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模式的一体化教学工作页开发实践

时间:2022-09-18 06:32:27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模式的一体化教学工作页开发实践

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一体化课程(下称一体化课程)是将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通过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模式结合到一起的课程。目的是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建设工作过程系统化模式的过程性学习体系。具体工作是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根据典型工作任务设计课程体系,通过工作过程设计课程内容,并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模式结合教育教学原理,按学生学习特点进行教学化设计和教学活动编排,并最终形成相关课程的工作页。一体化教学工作页是一体化课程的主要载体,工作页的编写与开发则是一体化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一体化教学工作页的开发过程

在开发和编写一体化教学工作页之前,应遵循工作过程系统化模式确定一体化课程,针对具体课程编写工作页。一体化课程开发主要有以下主要步骤(见图1)。

一体化教学工作页的开发是在完成岗位调研、任务分析、确定学习领域、形成课程之后进行的工作,开发设计、编写工作页是教师对本专业课程内容,重新解构并依照工作过程系统化重构的过程。编写工作页的基本过程如下(见图2)。

二、一体化教学工作页的特点

一体化教学工作页是职业院校学生使用的主要学习材料,它不是教材,而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案,也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案,其核心任务是帮助学生学会工作。工作页是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学习载体,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模式,结合教育教学原理和学生的学习特点设计的一系列教学活动。

1.真实性

工作页的学习任务必须是源于相关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按工作过程系统化模式,结合教育教学原理和学生的学习特点而编写的学生学习材料。通过真实情境体验,引导学生完成工作,产生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形成职业认同,并自我控制学习。

2.导学性

工作页中学习任务的相关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将以引导文或引导问题的形式出现,引导文和引导问题的设置要符合教育教学原理,始终将学生摆在主体的位置,而在具体的教学环节实施上,要保证教师的主导作用,工作页应将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有效的衔接。

3.探究性

工作页的设计就是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体现,也就是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情景化、过程化。这就需要工作页是可被探索的,而不能是说明书,工作页是在教师主导下,师生共同完成的,是有节奏、有层次、有步骤、有方法、有吸引力的逐步解决问题的过程。

4.开放性

工作页只是教师备课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对工作页进行个性化修改,融进自己的创意,工作页有可供师生丰富完善的“留白处”,让师生不断进行教学总结和反思。同时它也需要师生共同参与,发现存在的问题,不断改善,使工作页具有实效性、实用性。

5.层次性

工作页的编写要符合学生认知规律,遵循平行、递进、包容的渐进原则,由浅入深,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能力到综合能力,本着能用、够用的原则,有层次地安排学习内容。并且要兼顾班级中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优势,让学生不同的能力得以体现,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一体化教学工作页的编写原则

1.情境化原则

工作页的编写要完全打破传统的学科式教学顺序,按照工作工程系统化安排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具体的工作任务中进行学习。所有的教学活动应按照相关职业要求开展,并达成符合职业要求的工作成果。这样的教学环节设置和工作页编写更符合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要求,也便于学生能力的掌握和今后职业能力的对接。

2.过程性原t

完整的工作过程系统化应包括咨询计划决策实施监控评价六个环节,工作页就是将相关专业的典型工组任务按这六步法拆分,并进行教学化的编排和总结最终形成工作页。而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安排,就是让学生在系统化的工作页实施过程中进行学习,所以学生参与完整的工作过程是我们工作页的目的之一。在过程中学生完成查阅资料、制订计划、实施计划、总结经验等,进而获得知识,练习技能,形成体验,构建知识体系。

3.可操作性原则

工作页中的工作过程是来源于相关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但必须进行教学化处理,最终以教学活动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策划教学活动时,要考虑到教学过程的可操作性,教学任务的可实施性,不能违反教育教学规律;另一方面也要根据本地区本学校的实际情况和现有教学条件进行,在教学设备上有可操作性,在经济上具有可操作性,尽可能多地让学生能看得见、摸得着、参与到,得到真实体验。

四、一体化教学工作页的基本要素和功能

在编写工作页之前,应先编制学习任务设计方案和教学活动策划表。学习任务设计方案是将学习领域中的能力目标和学习内容进行基于教学论和方法论转换后,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由初学者到专家递进;由基础能力、单一能力到实用能力、综合能力完善的原则确定的学习单元。教学活动策划表是针对具体的学习任务,按照工作流程的六大环节策划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学生通过活动的进行来完成学习任务,达成学习目标。

工作页一般由首页、正文和评价反馈三部分构成。

1.首页

主要内容包括学习任务名称、学习目标、建议课时、工作情景描述和工作流程与内容。

首先是学习任务名称。通常是根据实际生产过程总结并提取的典型工作任务,命名方式一般以“名词+动词”的形式。

其次是学习目标。完成本学习任务后,学生能够达到的能力程度,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职业素养目标,能让学生懂得应掌握哪些内容,掌握到什么程度,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针对性。通常在制定学习目标时,应使用具体的行动或可被考察的要求来进行描述。例如“能按照车间安全防护规定, 正确穿戴劳保用品”。

再次是建议课时。建议完成本学习任务的教学时数。

之后是工作情景描述。根据教学活动策划表的设计,为学生描述一个情景。学生通过阅读情景置身于其中,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获得和学习任务的相关信息。在描述情景时要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给予学生足够的信息使情景可信。以有零件加工情景为例,应包括以下基本内容:任务委托方、生产岗位、零件名称、数量、工期、是否有图纸、是否有样件、教师角色描述、产品检测等信息。

最后是工作流程与内容。根据教学活动策划表编写工作流程及内容,就是将教学活动策划中的每个活动,按照学生认知规律和教学需要进行分类和介绍。分类后的每个活动就是今后正文中的学习活动。通过阅读工作流程使学生了解进行本次学习任务的步骤。

2.正文

通常由几组学习活动构成。每组学习活动包括:学习活动名称、学习目标、学习课时、学习过程几部分组成。由引导问题贯穿全文,同时还可设置一些小栏目,如学习拓展、小词典和小提示等。

首先是学习活动名称。简要描述学习活动,如“螺纹连杆的工艺分析”。其次是学习目标。完成本学习活动后,学生能够达到的能力程度,在制定每个小的学习活动目标时都应该能为学习任务目标服务。再次是学习课时。建议完成本学习活动的教学时数。最后是学习过程。通常由引导文或引导问题贯穿,引导学生有目的有意识地学习查找所需的知识,进行思考并尝试解决问题。引导问题应为小目标服务,主要是完成该活动所需的相关知识、规程、方法等,多使用图片和表格呈现。可以是在书中查找的专业知识,操作方法,也可以是引起学生思考的开放性问题,或是一个让学生动手的实践的练习活动。引导问题的设置是工作页编写的关键,它应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浅入深在学生完成每一个问题的同时掌握知识和技能。引导问题的设置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难易相辅,问题和活动相搭配。学习过程中除了设置引导问题还可以加入其他栏目,以增加学生对本专业的认识和了解,从多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除此之外,还有学习拓展。针对相应的学习内容进一步学习和了解,深入学习和探讨与工作相关的内容。如小词典,简要解释专业名词或技术术语。还有特别提示。主要是针对安全生产和安全操作的提示,应包括操作规范、维修技巧、注意事项,以及一些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等。

3.教学评价

一般由评价和反馈两部分组成。在学生完成所有的学习活动后,教师要对学生的整个工作过程进行评价,并将学生的各阶段表现反馈给学生。使学生认识自己在各阶段的工作完成情况和表现。评价反馈通常以表格形式出现,评价方式包括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评价点由表达能力、纪律观念、协作精神、工作态度、各阶段任务完成情况、教师评语等组成。

五、一体化教学工作页的编写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笔者院系在开发一体化教学工作页的过程中,遇到许多困难,出现很多问题,比较集中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工作页编写教案化

教案和工作页都是对教学过程的设计,但在本质上是有很大区别的,教案是以教师为出发点,将教学涵盖的内容进行设计编排,便于教学使用,强调的是如何教,怎么教,着眼点在于“教”。而工作页是以学生为出发点,将工作过程进行教学化处理,便于学生学习使用,强调的是如何学,怎么学,着眼点在于“学”。教案编写和工作页编写都是教研活动,但出发点是不一样的,不能混为一谈。工作页编写需要按照工作过程的模式进行,时刻强调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按照工作过程编排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师教学活动,通过活动的实施,让学生体验到理论知识与实践是如何密切地联系的,从而构建自身的知识体系。特别忌讳为了讲理论而讲理论,为了教实操而教实操,总感觉知识体系不完整,恨不得把所有相关知识都写上,求大、求全,结果把工作页变成了传统意义上的教案、教材。

2.工作页编写作业化

由于工作页是通过引导文或引导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但这并不是说工作页就是作业本、练习册,用引导问题推动教学过程只是工作页的一种形式,而工作页也不是教师讲完课就直接甩给学生自己做的,工作页是需要教师和学生一同完成的,更像是一个剧本,需要有时间、地点、人物、故事背景、情节变化、人物冲突,甚至是引人入胜、跌宕起伏、波澜壮阔。这就需要教师在设计和编写工作页的时候,深思熟虑,勤奋思考,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独立获取专业信息的能力,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特点,要防止把工作页搞成一本“练习册”“作业本”。

3.工作页编写的共性化

工作页的编写应统筹兼顾,应顾及班级当中不同层次的学生,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中来。教师在工作页的编写时应考虑到全体学生的需求,要让每位学生都能彰显出属于自己的个性,因而设计时要注意学生的分工与合作内容,通过他们的合作探究,使每个学生的能力都有所提高;工作页的编写应体现循序渐进原则,从大的方面说每一个学习任务的设定是有层次递进的,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从小的方面说每个学习活动的设置也是这样的;工作页的编写应体现层次分明,比如笔者面对的学生就有高中起点的高技生,还有初中起点的中技生,两个层次的学生在学习能力、交流与沟通、活动的组织、创新能力等诸多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差异,如果使用同一套工作页,其教学效果会截然不同。

六、小结

“教是为了不教”。一体化教学工作页开发的基本思路是通过学习情境的创设,让学生体验工作过程,学会工作方法,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再将知识迁移到实际工作中去。这样的设计是符合工作过程系统化,也是符合学习规律和认知规律的。通过工作页的开展实施,使学生能够根据任务自己搜集相关知识,制定工作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工作,进行自我评价等,一整套的工作过程系统化学习方法;教师通过编写教学工作页,可以加深对本专业课程的认识,了解本专业的实际生产内容,由教师编写工作页,更可以让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的发动、进行、展开、深入、监督、帮助、控制和评估,从各方面进行教学引导,更可以完整地把控教学环节,引导并启发学生自主学习,不断提高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

(作者单位:秦皇u技师学院)

上一篇: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分析 下一篇:论“健忘”在班主任工作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