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在初中思想品德德育过程中的作用

时间:2022-09-18 05:02:42

微信在初中思想品德德育过程中的作用

(安徽省池州市第十一中学)

摘 要:现如今,随着移动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社交技术产品如微信、QQ、微博等开始出现在人们生活中,尤其在年轻人群体中较为普及,很多学生也开始广泛地接触这些社交软件。微信,因其具有即时性、互动性、功能多样性等特点,成为人们最喜欢的一种网络交流方式。作为一名初中思想品德教师,要及时抓住这一契机,借助微信这一社交软件来促进初中生道德品质、健康心理、法律意识与公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微信;初中思想品德;作用

微信作为一种社交软件,支持发送文字、语音、图片和视频,支持多人群聊;在朋友圈,用艨梢苑⒈砦淖趾屯计,也可通过其他软件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安装此软件,人与人之间的通讯变得非常快捷、方便,那么,微信这些功能在初中思想品德德育教学中会发挥怎样的作用呢?本文就结合笔者自身的实践经验,对此问题阐述几点个人的观点与看法。

一、利用微信可以增进师生间互动,增强德育教学效果

传统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教师往往只注重对德育基础理论知识的讲解灌输,而且自始至终都是以自身为主体,极少与学生进行交流和互动。而微信作为一种聊天软件,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可以使人们随时进行交流,如利用聊天功能发送语音、文字或者进行群聊和视频。作为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在德育过程中我们就可利用微信这一交流功能来增进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这对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提升德育效果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例如,以《维护消费者权益》这一课为例,为了使学生切实掌握依法维权方面的知识,我们就可以通过微信群组聊天,将搜集好的一些有关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案例发到群里,让学生畅所欲言。也可在上课过程中让学生打开群聊,就我们上传的案例或者相关资料进行阅读和交流。或者,我们可以在朋友圈分享一些依法维权的相关新闻,学生可以点击评论,阐述自己的一些看法、观点,我们则及时进行回复,实现与学生快捷、高效的交流。如此,通过微信,我们的思品德育教学手段不再是以自身为主体的讲授式和灌输式,而是做到了以学生为中心,促进了学生对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有效增进了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而且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了依法维权方面的相关知识,增强了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了学生依法维权的自觉性,使本课的德育效果得到了极大幅度的提升。

二、利用微信可以有效拓展德育内容,丰富学生的学习视野

传统的初中思想品德德育教学,由于受上课时间的限制,教

师基本都只是对教材上的德育素材与学生进行分享和分析,很少涉及课外素材,这就在很大程度上使教师的德育内容受到了限

制。而微信是一种能够快速传播信息的媒介,它能够及时最新的社会热点问题,而且所具有的动态式搜索功能能够使人们主动获取各种自己想获取的信息。针对微信的这些功能,我们就可在初中思品德育教学过程中,结合具体的德育内容,利用朋友圈转载各种与德育教学主题相关的内容,并与学生进行互动。如此,通过利用微信,便为我们的德育工作提供了新的载体,能够有效拓展德育内容,大大丰富学生的学习视野,使学生受到更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例如,以“人生当自强”这一课为例,本课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感受到自强对一个人的成长所具有的巨大作用,并初步培养学生自强的生活态度,在教学过程中,我就在班级的聊天讨论组里分享了微信公众号所的与本课教学主题相关的热点新闻,如“小伙车祸高位截肢,独立自强娶妻生子”“保定90后小伙儿带着父亲建高铁,自立自强上央视”“全国最美中学生,照顾生病母亲14年”“为照顾患癌母亲,杭州15岁中学生一肩扛起家”等等,这些新闻的相同之处是都体现了这样一种精神:面对生活中的风雨坎坷,主人公们都坦然接受、乐观笑对、独立自强。这样,我们的教学素材就不再仅仅局限于课本上,而是利用微信的公众平台,突

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学生接触到了更多与德育主题相关的新闻信息,有效拓展了德育内容。而且,在无形中感染和教育了学生,能使学生感到自强对一个人成长具有的巨大作用,并逐步培养自信、自立、自强的生活态度,结合实际将自己培养成自强

的人。

总而言之,身为初中思品教师,我们要将微信以合理、科学的方式运用于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充分运用微信所具有的独特优势与功能来促进思想品德的教学,借助微信这一社交软件来促进初中生道德品质、健康心理、法律意识与公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楠.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在初中思品课的应用研究[D].宁夏大学,2016.

[2]杨威.“微时代”中思想政治工作如何突破[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0(4).

上一篇:初中地理教师教学情境创设行为研究 下一篇:浅谈中高职一体化教育培养模式的内涵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