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德育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渗透

时间:2022-09-18 03:38:46

浅谈德育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渗透

摘 要:历史教学肩负着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重任。从深挖教材内容,渗透德育;将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教学,渗透德育;将历史知识融入生活实践,渗透德育三个方面探讨了德育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渗透问题。

关键词:历史;德育;教学;价值观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要加强对学生的德育,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作为人文学科的历史中蕴含着民族传统美德,初中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发挥历史学科优势,加强学生德育的培养,是初中历史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深挖教材内容,渗透德育

新课程改革要求历史教学帮助学生了解中国的国情,弘扬民族精神,继承民族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树立为民族事业奋斗终生的远大理想。历史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感,学习历史可以增强民族自信心,而民族自信心是爱国主义情感的具体体现。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下绵延五千多年,蕴藏着极为丰富的人文资源和进取向上的民族精神,正是这些内容才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代代传承的动力源泉。教师应积极利用这些资源,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国情和历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初中历史教师要认识到历史课程资源的丰富多样,积极开发和利用资源,使课堂教学变得丰富多彩,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通过学习中国古代史,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方面的重大成就,培养民族自豪感;通过学习近代史,了解中国人民饱受帝国主义欺凌的史实,培养学生的历史使命感;感受英雄烈士的民族气概,震撼学生的心灵,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从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增强民族自尊心。历史长河中,有许多超越自我的故事,很多历史人物用不同的方式演绎自己的精彩人生,历史教师要挖掘合适的材料,巧妙展开课堂教学,升华学生的情感体验。如,《图说红军长征》的教学,课堂教学结束时,教师总结一段话,巧妙地完成学生的情感升华,“红军历尽千难万险,终于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伟大壮举,需要坚定的信念和坚忍不拔的精神和面对困难不放弃的执著,红军坚强的意志、勇往直前的勇气,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教师总结性的陈述,恰到好处地激励了学生的意志,促使情感目标的达成,提高了学生的历史素养。

二、将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教学,渗透德育

人们凭借历史材料,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树立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学习历史不仅是了解历史知识,通过历史教学,体会历史人物的心态,感受历史氛围,形成历史意识,学会生存和生活。多媒体技术化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生动,图文并茂,形象逼真,色彩生动,全方位地刺激人的视觉、听觉和触觉,符合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提高了教学效率。如,《八国联军的侵略战争》的教学,用多媒体演示八国联军侵略中国领土的动态路线,展示中国人民抗击侵略者的英雄故事,具有形象性和趣味性,播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电影片段,把战争的经过直观地展现出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他们记忆深刻、理解透彻,了解到八国联军入侵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深重灾难,从历史的悲剧中,学生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责任感。

三、将历史知识融入生活实践,渗透德育

加强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方法,将历史学科知识融入实践活动,能更深刻地理解知识。历史学科具有不可再现性,历史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纸上谈兵,渗透德育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初中历史教学要关注现实,注意把现实问题与课本内容联系起来,培养学生关注现实的学习习惯,学会用发展的观点分析问题,探究历史,感悟过去,面对现实,思考未来,注重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做到通古贯今。例如,在《社会生活的变迁》教学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网上搜索生活中的衣、食、住等习俗,人们对服饰的要求款式趋于新颖多样,有着强烈的个性需求,饮食越来越注重健康科学,家居追求浪漫温馨,补充优化了教材内容,帮助学生感悟社会生活的变迁,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初中历史教学要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创设具体情境,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所以学生在亲历中可获得体验,在生动有趣的体验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总之,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就要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关注人的生命价值,注重人的精神追求,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坚定的意志,健全的人格,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学生通过学习历史,认识自己、自然和社会,分清真善美和假恶丑,形成衡量客观事物的标准。历史教学肩负着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重任。

参考文献:

[1]祁成军.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0.

[2]赵亚夫.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陈眉娟,女,1974年3月出生,本科,就职于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高资中学,研究方向:初中历史教育。

上一篇:从小升初谈学生的心理适应性辅导 下一篇:高中心理教育对高中生良好行为的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