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临床路径运用到PBL教学模式中的效果评价

时间:2022-09-18 12:53:32

将临床路径运用到PBL教学模式中的效果评价

【摘 要】目的:将临床护理路径(CNP)应用到临床护理教学的PBL教学模式中,将CNP与PBL的教案巧妙的联系起来,使护生通过对PBL的学习,能对教案中的病例有一个动态且深入的理解,并能调动护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护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护生的信心,提升护生的整体素质。方法:将2009年8月~2012年3月在我科实习的专科护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行科室常规临床实习的PBL护理教学,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开展将临床护理路径(CNP)运用到PBL教学里。结果:观察组的护生学习积极性、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对PBL教案中疾病的健康教育完整性的掌握及病人对护生服务的满意度均较对照组高(P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PBL教学;效果评价

【中图分类号】G 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817―02

临床护理路径(CNP)是针对某一病种的监测、治疗、康复和护理所制定的一个有严格工作顺序和准确时间要求的诊疗计划,其时间为横轴,以理想护理手段为纵轴,运用图表形式提供有序性和时间性的有效照顾,减少康复的延迟及资源浪费,使服务对象获得最佳的医疗护理服务质量[1~3]。临床护理路径能够使护士主动且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同时也能帮助患者明确自己的护理目标,能很好的提高患者满意度,在临床上已广泛开展使用。PBL的全称是“Problem-Based Learning”,即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是1969年由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创。目前已成为国际上较为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4]此方法强调以护生的主动学习为主,而不是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讲授为主,尤其适合临床实习阶段的教学。在临床实习过程中,我科室首次将CNP运用到PBL教学模式中,将CNP与PBL的教案巧妙的联系起来,并在原基础上对其进行扩展,使护生通过对PBL的学习,能对教案中的病例有一个动态且深入的理解,并能调动护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护生的整体素质,使其能更加完整且系统的掌握PBL教案中病例的健康教育知识,在临床教学中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8月~2012年3月在我科实习的护生40例,均为大学本科,学制为4年,年龄为19~23岁。随机将专科护生分为观察组合对照组各20例,两组年龄,学历,心理状态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

1.2方法

1.2.1 CNP与临床PBL教学模式的联合运用

两组均按科室常规护生临床实习的PBL教学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由带教老师开展将CNP运用到PBL的教学模式,按CNP的内容进行PBL教学,并让护士对教案中的病例实施相应的护理技术和健康教育,由带教老师随机抽查护生对健康教育内容的掌握情况。

首先应根据科室的不同病种类型,选择具有本科室代表的典型病例,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和以护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基础的原则,将该患者从入院到出院可能会出现的护理问题分为以病房场景为背景的四个阶段。再将CNP运用到PBL教学模式中,将病案中第一幕患者入院后即由学生饰演的责任护士写入院评估表,临床护理路径放入护理病历内,按步骤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并在四幕学习中根据教案病例中患者的情况,对做过健康教育的给以打勾、签名和和记录。

1.2.2 CNP在PBL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带教老师提前将该病例的四幕场景依照时间的顺序,将书面资料发给护生们。并根据护生在科室轮转实习的时间来安排PBL教学讨论的次数。如护生在科室实习时间为4~5周,可安排每一幕场景开展一次PBL教学讨论,即共四次教学。如护生在科室实习时间为3~4周,则可酌情将第三幕和第四幕安排在一起进行教学讨论。以科室实习小组为单位分组,每组安排主持人1人,书记员1人。护生按照老师所给出的场景资料,从患者的病情、治疗、护理、心理、社会等方面进行评估。包括:(1)PBL教案中第一幕患者入院时:护生根据教案中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各方面的辅助检查来确定患者的诊断后,如何接待新患者?如何评估患者?如何为患者在手术前后做好心理护理?我们将CNP与PBL教案紧密结合,由观察组的护生主动来介绍病区环境、病房各种设施、作息制度、探视陪伴制度、就餐时间、便民措施、主管医生、责任护士、护士长等。教育方法为给予讲解、指导患者和家属阅读相关的规章制度。(2)PBL教案第二幕的围手术期前:由观察组的护生向患者和家属介绍常规检查及准备程序,训练卧位大、小便的目的,指导患者预防感冒,介绍手术的优点,手术的目的、过程及术后限制的情况,术前备皮、禁食、用药的意义。(3)PBL教案第三幕患者术后护理及功能锻炼的指导:首先观察组的护生通过角色扮演向患者及家属讲解麻醉清醒前的注意事项,讲解术后疼痛产生的原因、及如何分散注意力,镇痛药的作用及不良反应、伤口敷料的观察和指导患者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的目的和意义。术后1~ 2d:合理饮食的重要性及术后合理的饮食搭配,术后对其进行轴线翻身的目的和意义。术后3~8d:早期下床进行功能锻炼的目的和意义,功能锻炼的正确方法及注意事项。(4)PBL教案第四幕出院指导: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如何坚持进行功能锻炼,定期门诊随访的意义。

在开展PBL教学期间,带教老师应鼓励护生通过翻阅书籍和上网搜索查阅大量有关疾病治疗和护理的文献资料。进行PBL教学讨论时,带教老师和以小组为单位的护生们按照面对面围坐的方式入座。根据CNP和PBL教案的四幕来有顺序的进行,在汇报病史后,随即引出护理问题,主持人根据CNP开始提问,护生们举手发言,并由书记员记录。其他护生针对同样的问题可以补充或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必要时带教老师再补充,达成共识后再进行下一个问题的讨论。主持人或带教老师可根据病例的场景和CNP的内容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启迪,引导护生们去思考,强化护生的记忆,最后给予解答和点评。并对护生的观点及时给与肯定和纠正偏差,表现突出的护生给予口头表扬。[5]在这四幕中,带教老师可以让护生们进行角色扮演,使CNP能贯穿于在整个PBL教案中,并能使护生通过CNP激发起其主动学习的作用。每次开展PBL教学讨论后,都要进行总结和效果评价。包括护生的自我评价,带教老师对护生的评价以及护生对带教老师的评价。通过总结和效果评价来得知护生对该病例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对开展PBL教学模式的适应状态及护生在该教学模式中的收获,不足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1.2.3 评价方法

观察两组护生学习的积极性,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对病人的服务满意度的问卷调查。

1.2.4

采用x2检验和t检验,运用SPSS 10.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两组护生学习积极性,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病人服务满意度的比较,见下表

3 讨论

随着临床护理教学模式的转变,PBL教学模式已经越来越广泛的开展于各个临床科室。而CNP是一种跨学科的、综合的、深化整体医疗护理的工作模式。CNP的实施能促进护理人员加强健康知识的学习和运用,满足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渴求,使健康教育的效果明显提高。所以在临床护理教学中将CNP与PBL教学模式的完美结合,能很好的调动护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的提高了护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大幅度提升了病人对护生的服务质量满意度。CNP在PBL教学中的运用还能规范护生的临床护理行为、改变较为单一的PBL教学模式,为提高护理临床教学质量提供了一种切实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也能更好的适应护理临床教学的需要。其效果评价满意。

参考文献:

[1] 黄宝琴,郑子梅.临床护理路径在分娩期孕妇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12):49.

[2] 雪丽霜.日本对临床护理路径管理的研究[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1,20(2):547.

[3] 齐德广,秦银河,李书章,等.确定多术式单病种临床路径实施范围和住院时间方法的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3,25(1):63.

[4] 王力,宋金霞,黄美萍.护理教学与护士考核管理.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7:196.

[5] 顾志华.浅析案例学习法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8,24(31):75.

上一篇:心内科培训护士的带教体会 下一篇:提高蒙医妇科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