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新课标下阅读教学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时间:2022-09-17 11:35:37

【前言】例谈新课标下阅读教学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第三是思维的流畅性。思维的流畅性是思维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对于高中生而言,思维的流畅性也是一种应该具备的素质。落到语文阅读教学上,我们认为,一要告诉学生思考的方法和角度,二要提供必要的信息,三要有适当的点拨,四要给他们独立思考的时间。大部分学生的思...

例谈新课标下阅读教学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新课程实施过程中,阅读教学应该特别重视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如果做得好,可以凸显新课程的实施效果。

一、注重思维品质的培养

心理学的研究结果表明,我们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应该在教学中把切实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当做一个中心目标,一切教育最后都需要借助于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来进行。注重思维品质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是思维的深刻性。我们在教学中常常发现,当老师提出一个稍有深度的问题时,不少学生总是表现出茫然不知所措的样子,也就是不知道该如何思考。如笔者在教学《报任安书》时问,司马迁为什么要到任安临刑时才回信?许多学生说是因为司马迁平时写书忙,没时间且信息闭塞而导致的。这样的回答往往是脱离文本的,是无效的和肤浅的。笔者认为,司马迁此时才回信基于三方面原因:一是勉励其保持名节,临刑而死,于名节无益;二是值其临刑时回信,才能更好地使任安理解其苟活于世的意图;三是以己之经历,在任安临刑时,或许更能真切地体会到汉武帝的刚愎自用。培养思维的深刻性要学会追问为什么,当然深度阅读的前提是对文本非常熟悉。

第二是思维的多维性。通过多维解读可以培养学生抓住阅读最佳角度的能力,发掘出他人所未能发掘的观点。以必修五朗费罗的《箭与歌》为例。笔者问:读了诗歌后,想想“箭”与“歌”可以代表什么?许多学生根据诗歌所在的板块,就说两者代表的是友谊。笔者继续问:箭的特点是什么,歌的特点是什么?除了可以象征友谊外还能象征什么?引导学生进一步抓住“箭”与“歌”的特点可以发现,“箭”是急、快,一去如飞,射箭的目的是射中靶子,但射出去后,存在一种无法把握的特点;“歌”的特点是有声却无形,唱出来后就消逝了,唱歌是用来抒情的,唱歌要引起共鸣,但歌唱出来能否引起共鸣我们不得而知。经过引导,学生的思维更加开阔。对文学作品多维的理解,往往可以给我们一种柳暗花明的愉悦感,是培养学生创新力的途径之一,没有发散思维就不可能有创造。

第三是思维的流畅性。思维的流畅性是思维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对于高中生而言,思维的流畅性也是一种应该具备的素质。落到语文阅读教学上,我们认为,一要告诉学生思考的方法和角度,二要提供必要的信息,三要有适当的点拨,四要给他们独立思考的时间。大部分学生的思维品质不佳,因此当老师提出一个问题让他们去思考的时候,他们往往发生停顿现象,因此应经常告诉他们从什么角度入手。比如,读冯至《别离》时问:婴儿在此有什么深刻含义?学生不得其解。笔者说,这样的问题应该首先分析婴儿的特点,再联系“分别”这样一个语境。这样点拨一下,有些学生就能悟出“婴儿”具有新生、弱小的特点,此处用“婴儿”这个意象恰恰准确而形象地表达了分别所引发的痛苦,和诗人对分别后走入一个新的世界的期待。

二、注重涵咏、品味

新课标强调要学生学会与书本、与教师、与同学对话,而对话的前提是学生已经对文本深入解读和有所领悟,否则对话将是痴人说梦。新课标又强调学生要具备独立阅读能力,而独立阅读能力的表现之一就是会对文本进行涵咏和品味。

教学中注重涵咏、品味,教师可以做的是首先要在课堂上给学生相对充足的阅读时间,不要为了追求课堂效率而加大课堂容量。对多数学生来说应该带着问题阅读。比如,在教学《旧日时光》时,笔者要求学生对最后一节进行涵咏式阅读,要求学生在前面几节的基础上品味出最后一节所包含的丰富情感。最后笔者作了总结:伸出友谊的手,那是温暖,那是力量,那是对过去的缅怀,那是对朋友的鼓励,那是对友谊的赞美。喝下去的酒,流遍全身,则是对生命的热爱,对友谊的颂扬,对生活的珍惜,对往日的回味。

强调涵咏和品味,必须要自觉地运用语境意识,通过文字来深入作者的心灵世界,和作者交流。如苏教版必修五《罗密欧与朱丽叶》末尾朱丽叶所说的一段话,笔者要求学生充分利用语境来体会朱丽叶的心境。笔者问:为什么朱丽叶要“重新给”罗密欧;为什么用“浩渺”和“深沉”;为什么“我给你的越多,我自己也越是富有”;为什么在乳媪呼唤后,朱丽叶先说“亲爱的,再会吧”,又对乳媪说“就来了,好奶妈”。要求学生抓住以上问题的几个词语,品味朱丽叶的心理。品味后可以发现:朱丽叶无意中发现罗密欧在窗外时极度的惊喜,喜得无法控制自己,“重新给”实质是向罗密欧表白她也十分爱他;用“浩渺”和“深沉”则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爱罗密欧之深;“富有”一词则说明朱丽叶认为在相爱的人中给对方爱对自己也是一种无法言喻的幸福;而后面奶妈叫了之后的语言则表现朱丽叶欲走又不舍,不走又怕家人发现,走了又无法离开罗密欧的复杂心情。

三、引发思考胜过提供答案

首先,引发思考要找到学生的兴趣点。如学《长亭送别》,就今天来看完全是八股式的情节,大团圆式的结局。历来教学中经常关注的是崔莺莺与张生的恋情,而容易忽视崔母的心理,所以笔者设计一个环节,让学生体会一下崔母的心理在节选部分中是怎么样的,并请学生重新评价已有定论的崔母。这一下学生兴趣来了,很快进入文本中。探究的结果崔母由家长制作风十分严重和严重戕害少女心灵的形象变成虽然有些做法不甚妥当,但作为母亲一心为女儿好的心理是可以理解的,要知道在妇女地位并不甚高的古代,轻易地嫁给一个男子,而不计较男子的家庭条件是不太明智的。

其次,引发思考要提出有创意或有价值的问题。一个没有创意或价值的问题,即使符合学生需求,那也是违背课堂教学原则的,很可能使课堂庸俗化,剧场化。比如学《长亭送别》提的是“昨宵今日,清减了小腰围”的生理原理,那么学生很可能会兴趣高,但阅读的方向就错了。设计问题的基本条件是:A.在文本内可以找到答案;B.利用已有知识可以解决;C.能够引发学生思考兴趣;D.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再次,引发思考完全可以让学生自由发表看法。笔者在讲周国平的《直面苦难》时就采用了这一种方法,结果学生讨论非常热烈,有的甚至还不自觉地进行了辩论。比如,有的说周国平如果自己没经历过什么大的苦难就没有资格教别人如何直面苦难,有同学就反驳说,即使没有经历苦难也可以说的,因为知道这样做并不代表一定要做过。事后笔者反思,自由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兴趣爱好,使他们能自由地解读文本,并在自由的空间中自由地表达。

以上所说的关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问题,说到底还是我们在学习新课标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思考所做出的一些总结。其理论体系不够完善,有些论述也不够到位,权当是抛砖引玉,以期在新课程推广过程中来进一步引发大家的思考。

作者单位:浙江省临江市於潜中学(311311)

上一篇:如何指导学生快速把握诗歌主旨 下一篇:文言文教学中的“读、品、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