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档案文化建设

时间:2022-09-17 11:25:00

浅谈档案文化建设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离不开档案的文化建设。档案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是确凿无疑、颠扑不破的事情,也为广大档案界同仁所认知和接受。但时至今日,在已取得巨大成就的情况下,它的步履却难以合上时代的节拍,体现不出自身应有的光彩,这不能不引发人们对当前档案文化建设中一系列问题的深入思索。

一、档案文化属性的理论及实践意义

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档案和人类文化的发展具有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相辅相承关系,有着其他一些文化分支所不具备的特点。因此可以说没有档案不可能有人类文明的星火相传、世代传承,没有文化也不会有档案的形成、流传,以及档案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而对档案文化的这种特质,则是人们经历很长时间才会逐渐认知的。

档案与生俱来的文化属性是客观存在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档案具有人类文化发展的基本特性;反映着人类文化发展的基本特性。档案的载体形态,档案的形成与管理,乃至档案开发与利用等各个环节和层面,与一定时期的社会和文化发展状态有着密切的关系。而档案工作的各个环节,无不渗透着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人类的文化取向。从档案载体的演变过程来看,经历了结绳、刻契、龟甲,到后来的竹、帛、纸张,以至今天的磁带光盘、胶片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与人类社会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是同步运行的。因此,从人类学角度出发,档案的文化属性是显而易见毋庸置疑的,而档案文化属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对于档案文化的弘扬具有很强的指导价值。这种价值主要是:

1、解读文化遗产的凭证。档案的这种独特文化功能得到世界文化发展史的充分印证,反过来又成为人们拜读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通道。

2、传承人类文明的使者。在世界文明发展的进程中,每个民族在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进程中都创造了特定的历史文化。这些形形的民族文化长期延续,传承不辍,构成了世界文明多姿多彩的瑰丽画卷。而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是与档案文化功能分不开的,档案在民族文化传承中处于基础地位。由于档案延续了民族文化成果,通过对它的开发利用,可以达到发展已有文化成果的目的。

3、教育人民的工具。档案史料具有真实性、权威性的特征,是民族文化教育的重要素材。利用档案蕴含丰厚文化资源,通过举办档案陈列、展览等社会教育活动,能够发挥资治教化、陶冶情操、传承民族文化的作用。档案以其独有的魅力,正在成为吸引社会受众眼球受到广泛关注的地方。

二、档案文化建设的症结

档案文化的特性揭示了档案文化建设应有的发展途径和前行方向。但是,作为档案文化建设的主体,档案馆(室)长期以来却被视为政治机关和保密单位,行为主体自身性质的模糊性极大地制约了档案文化的健康发展,也阻碍了档案文化功能的发挥。主要症结在于:

1、对档案文化属性的非认同性。档案文化的发展相对迟缓显然与档案的文化属性和文化价值的长期不被认识和开掘不够有密切关系。长期以来,档案和档案工作一直被当作阶级斗争的工具,档案的文化属性受到极大的制约,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档案文化未能迅速发展壮大起来。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档案事业的快速发展,档案的文化属性逐渐得到业内人士的认识,文化人办文化事日益成为共识。

2、工作体制上的非文化性。长期以来,档案馆并没有正视自身文化事业机构性质,而更多的是成为政治机构的附属品;在公众眼里,难以将档案部门同文化单位联系起来,档案馆的文化形象受到公众质疑。

3、文化功能建设上的非社会性。档案馆作为人类社会活动成果记录的保管中心,同时档案本身更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重保管、轻档案文化功能的开发问题长期存在,已成为制约档案文化发展的瓶颈。

三、档案文化建设的发展之路

1、强化档案文化意识,建立适合自身运行规律的管理机制。发展档案文化,客观上要求档案工作得转变传统观念,深刻认识档案的文化属性,增强档案工作的文化意识,按照文化事业自身的运行规律,谋求建立适应档案文化发展的管理机制,克服以行政管理代替文化事业管理和衙门作风盛行等现象,确立崭新的工作文化形象,在文化建设事业中奠定档案工作的基础地位。

2、扩大档案工作视野,强化档案社会文化功能的发挥。一是扩大档案的接收范围;二是扩大档案的开发力度和范围;三是强化档案的社会教育价值,发挥档案的教化育人作用。利用档案展览、宣传资料等形式,使档案馆真正成为爱国主义、国情教育和汲取文化滋养的基地。

3、树立档案部门的文化形象,加强档案文化产品的研发和产出。档案工作是在通过建设档案文化来传承社会文明和为公众提供文化滋养,所以,为公众提供足够多的档案文化精品将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职责。当前,我们要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传播的手段,加强档案产品的研发力度,充当传播社会文明的使者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助推器,为弘扬档案文化走出一条宽阔的大路。

上一篇:黑龙江省历史大事要览(连载二) 下一篇:黑龙江省大事记(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