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康复中心发展中“校区合作”模式的实施

时间:2022-09-17 10:19:06

社区康复中心发展中“校区合作”模式的实施

【摘要】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转型,校区合作模式被越来越广泛地使用。学校学生进入到街道及社区工作,利用自己专业特点展开专业服务。这样不仅仅解决了社区人力储备不足问题,还实现了学校社区学生三方联动人才培养模式。本文就是对学生走进社区康复中心,实施“校区合作”模式进行探讨。

【关键词】校区合作;社区康复中心;实施

为了培育社会需求型人才,形成了学生工作平台和社区工作平台有机融合的社会大平台。通过这种校区合作模式,不但让学生能够了解社会、发挥专业特长,还能够让社区选拔人才,有效解决人才缺乏的问题。因此,探究社区康复中心发展中“校区合作”模式的实施具有现实意义。

1我校在社区康复中心实施校区合作模式的意义

首先,“校区合作”搭建了实践教学崭新平台。在“校区合作”的社区康复实践实训中,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识,使学生感受到理论知识与工作之间的联系,提高他们理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其次,在社区服务中,通过学生与社区人员尤其是需要康复治疗与服务的人群及其家属接触,加深了对社会和人类的认识,体会到康复对提高残疾人日常生活能力的重要性,体会到康复团队团结协作的必要性,有利于学生职业角色感的培养。

第三,康复服务的主要对象是残疾人、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以后面对的多为社会弱势群体,为他们服务不仅要有良好的社会公德,更要有扶弱助残的意识和乐于奉献的精神,通过反复多次的具体行动不断增加学生与残疾人之间的情谊,并转化为自觉、自愿的助残行动,同时提高服务意识。

第四,在“校区合作”的社区康复服务活动中,使学生更加清晰自己未来的职业定位和就业方向,便于“订单式”培养社区康复所需的技能型人才,从而提高对口就业率和优质就业率。

第五,通过“校区合作”,专业教师和社区康复的一线工作接轨,丰富了自己的临床实践经验,可以将教学内容的真实性、具体性和案例的完整性得到显著提高,保证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极大地缩短了学生所学与工作所需之间的差距,达到“双师型”教师的培养目的,提高教学质量有了保障。

2我校在社区康复中心发展中“校区合作”模式的实施

为了事实“校区合作”模式,具体措施就是学校给淮安地区康复中性输送合格人才,同时培养人才过程监控。通过这种模式让学生取得工作经验,具备工作经验及工作态度。总体来说我校按照如下模式实施。

2.1在学校中构建选拔机制我校与淮安市区的社区康复服务中心自2006年以来合作至今,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能够参与到校区合作中去,因此学校必须要建立考核选拔机制。对于想参与到校区合作模式中的学生要采取竞聘上岗方式,增强挂职社区含金量。首先要限定其资格,最好具备有社区的服务经历,或者曾经参与到社区实践、通过网络服务平台展开网络社区服务。同时学校和社区协商在其管辖内开辟出各种服务岗位,为学生到社区服务提供条件。同时社区还要对服务学生进行评价,按照其完成任务数、社区考核情况及完成时间,自然学校也要对这些学生实施考核,把学生在社区中服务效果进行量化,要坚持每一学期考核进入社区学生。上岗之前要让他们明确进行培训的目标及服务内容,给参与学生明确任务与要求,以一学期的考核结果作为标准。

2.2社区构建考核选拔机制淮安地区社区康复中心按照学校所提供挂职学生名单,将这些学生分到不同岗位上,而社区中其他任务则要依据实况,选择较为优秀学生具体组织实施。同时康复中心对挂职学生工作情况实施考核,依照不同任务及服务效果得出考核结果,构建出切实可行的考核标准,最终将考核结果提供给学校。

2.3共建“校区合作”协商机制学生在康复中心挂职,参与服务,同时康复中心也需要有专业知识人员参与,这些形成社区共建,但是这种合作模式下怎样才能够产生最大化效益,就需要康复中心和学校沟通和交流,采用灵活协商机制。学校要给康复中心提供学生见习、实习的详细培养方案,一旦学生到了服务期间就要构建出常态交流机制。作为“校区合作”另一方,康复中心就要对服务学生提出自己要求,通过订单培养方式来满足社区个性化要求。事实上采用“校区合作”模式,学校依据社区所需人才,把学生学习方式延伸到社会,将各种思想政治教育落实到实际运用中去,和社区优势互补,共享利益。采取校区合作有效克服学校思想政治的封闭性与盲目性。在实施中一定要重视协商机制,分配任务、培养人员、安排学生等都需要学校和社区之间沟通协商机制。也只有通过合作与协商,才能够把合作目标实际,同时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搬到社会服务,通过服务实践增强学生自身的思想素质与职业素养。

3结束语

从实践可知,我校和淮安市区的两个社区康复中心建立紧密的教学合作,实施“校区合作”模式,不但在专业人才培养的道路上摸索出自己的一套经验,同时大大促进了社区康复服务的发展,得到了社区服务对象的欢迎和好评。

参考文献

[1]李延保.优化异地合作办学模式建好珠海校区[J].中国大学教学,2008(8).

[2]曾亚纯.“校区共建”人才培养合作模式研究与实施[J].教育管理,2009(10).

[3]许建飞.异地校区实验室管理体制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11).

上一篇:武警某部634名干部体检生化结果分析 下一篇: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4―10ngml时游离PSA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