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培养学生自学数学的能力

时间:2022-09-17 09:09:39

浅谈培养学生自学数学的能力

内容摘要:在课堂教学中,有富有表演艺术的教师用表演打造特色教学艺术;富有激情的教师把课堂教学提升为激励艺术;用阳光的心态去欣赏、感染学生把赏识教育打造为课堂艺术……以上这些都是在课堂教学中的艺术,但是,课堂教学之外,学生如何自觉学习也是我们要关心的。怎样才能培养学生数学的自学能力,就成为了我们要关心的问题。

关键词:自学数学、打造、激励、欣赏、感染、特色渗透、自学领悟

在课堂教学中,有富有表演艺术的教师用表演打造特色教学艺术;富有激情的教师把课堂教学提升为激励艺术;用阳光的心态去欣赏、感染学生把赏识教育打造为课堂艺术……以上这些都是在课堂教学中的艺术,但是,课堂教学之外,学生如何自觉学习也是我们要关心的。怎样才能培养学生数学的自学能力,就成为了我们要关心的问题。

我们都知道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及自学能力,不是先天具有的,而是在后天的社会实践中,尤其是在学校教育中,逐步形成的。培养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在小学,小学生具有模仿性强,可塑性大等特点,教师必须不失时机地抓好小学生自学习惯的培养,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在中学时期良好的自学习惯及自学能力还要更近一步加强,也要不失时机地抓好中学生自学习惯的培养,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要从全体学生着眼,一个班集体学习成绩的优劣,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往往取决于该班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自学习惯以及较强的自学能力。

我在数学教学中,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凡是学生能自己看懂的,让学生自己去学会,对有困难的学习内容,也尽量让学生先自学,教师针对疑难作适当的点拨、引导和讲解。我常采用先让优生把自学看懂的学习内容讲给全班同学听,通过优生带动中等生、后近生,逐步把全班学生的自学习惯和能力逐步提高。

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提高学生素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的根本所在。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我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中倡导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培养学生的良好的习惯,有效地促进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的全面开展。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实行学生自我管理的同时,开展多项评优、树标兵的活动。做得好的学生、小组、每周一评。此外,每月还评比十名做得很好的学生予以表彰。

教师如何评价学生,这对学生来讲十分重要,因为它不但对学生有强烈的引导性,而且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很大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讲,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在教学中作为一种机制,公正、恰当地评价学生尤为重要。

1998年10月,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自然教学专业委员会,在长沙隆重召开了“全国第七届自然教学年会”,年会上共展示了全国各省推荐的最优秀的课12节。在评课活动中,章鼎儿老师对这些课中的学生活动时间作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统计:学生活动时间平均每节课9分27秒,最长的一节15分钟,最少的仅3分钟。因此就有人说:“看来还没有一节真正意义上的让学生自行探求知识的课!”由此我们不难发现或认识到:要让学生自行探求知识,必须要有充足的时间留给他们,否则就不叫自行探求,而是老师灌输了。那么,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获得充足的时间自行探求知识呢?我认为至少应做到如下三点。

一、在平时教学中多教给学生自行获取知识的基本方法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是为了达到将来不需要教。”因此我们教学的主要任务应该是教给学生自行获取知识的基本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放手让学生自行获取知识,否则就不可能放手让学生自行探求知识,或者放手学生就会胡乱弄一阵,最后什么都学不好。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多教给学生一些自行获取知识的基本方法,这是让学生获得充足时间自行探求知识的前提。

二、在教学中尽量减少老师的直接参与

教学中,许多老师对学生的活动特别是实验活动很不放心,生怕学生弄错了或搞不懂,而且最怕的是怕学生不跟着自己设计的过程和自己的思路去做,从而处处牵着学生“鼻子”走,学生的每一个活动都要参与一下,因此使得留给学生自行活动的时间大大减少。而我是这样教的:首先提出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接着请学生看书和讨论把书中的问题全部自行解决,最后汇报各自己的结果。这种教学方法不但大大减少了老师活动时间,而且效果比老师讲学生听的效果还好得多。所以,在教学中尽量减少老师的直接参与,是让学生获得足够时间自行探求知识的关键。

三、在教学中尽量精简老师的语言。

老师在课堂上课的任何语言,都应算作老师的活动时间,老师少讲一句话,就会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活动。因此它要求我们老师的教学语言应更加精炼,特别是那些可讲可不讲的“废话”尽量不讲。例如有的老师上课伊始,讲一个很长的故事导入课题,虽然讲述很动听,学生很喜欢,但学生只是对你的故事感兴趣,并非在他后面的学习中起多大作用,因此这样的故事导入要改换,不然就浪费太多的时间。又如有的提问只要问一句就可以了,而有的老师喜欢反复地问,例如在上《爬行动物》时,许多老师常把这个问题这样问:“壁虎生活在什么地方?它的身体是什么样的?它怎样运动?乌龟生活在什么地方?它的身体是什么样的?它怎样运动?蛇生活在什么地方?它的身体是什么样的?它怎样运动?”总共提了九问,显得太繁杂。其实只要问一句就可以了:“壁虎、乌龟和蛇各生活在什么地方?它们的身体各是什么样的?怎样运动?”这样不但问题清楚,而且又大大减少了老师的活动时间。再如还有的老师由于对教案不熟或其他原因,上课时常出现重复提问,像第一次没问好,接下来又问第二次,这样也耽误了时间。因此,精简老师的语言,让学生获得充足时间自行探求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学生要学会学习,就必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而自学,尤其是独立思考,就是诸多良好学习习惯之一。

在教学实践中,怎样把自己的自学特色渗透在教学中,来培养学生爱自学的习惯呢?

1.预习时自学;2.讲例题时自学;3.质疑问难时自学;4.小组合作时自学;5.做作业时自学;6.课后复习时自学;7.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题;8.多给学生出没有标准答案的题目。教会学生自学,首先要让学生生活在自学的世界里。自学的方法,仅凭认真听讲是学不来的,它需要学生自己独立地自学领悟。只有学生不断品尝、体会到自学的乐趣,才能逐渐养成自学的习惯。

参考文献:《名师谈教育》

《中学数学教学概论》

《中学生数学能力培养研究》

上一篇:利用多媒体课件优化课堂教学 培养创新意识 下一篇:如何加强中学英语口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