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学有效课堂浅谈

时间:2022-09-17 08:55:34

高中生物教学有效课堂浅谈

摘 要:教学中,如何更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已成为众多教师探索的问题。但是在目前的中学课堂教学并没有使学生得到真正的有效发展。如何真正地实现有效课堂,领会新课改的实质,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关键词:生物教学;有效课堂

有效教学是指在符合时代和个体积极价值建构的前提下,在单位时间内学生学习活动的质和量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同时,通过一定时段的教学后,学生取得了较为明显的具体进步或发展。它的内涵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关注自身教的效益,也要关注学生学的效率。教学有没有效,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完成教学任务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

生物是一门特殊的学科,有很多生物学理论要记忆,因此生物教学的高效率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教师必须让学生理解知识,才能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本人就如何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做了如下几点探索:

一、精心准备,奠定课堂有效性的基础

备好课是上好课,实现课堂有效教学的前提和关键。备课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如知识结构、学生的个性和需要、课程资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要想做到有效备课需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备教材和课标

在吃透课程标准的基础上,通过研读教材,感悟教材内容布局和文字运用的准确性;要尊重教材,源于教材,也要敢于超越教材、质疑教材;要把握教材特色,与教材平等对话;要弄清重点难点,抓住核心内容;要瞻前顾后、注意横向与纵向联系,注意必修与选修联系,做到“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2.备学生

传统备课中的“备学生”一般只是分析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从而确定教师能讲什么知识。而有效备课则要求考虑学生的求知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学习减数分裂以马和驴的图片抛出问题“为什么马和驴爱情的结晶――骡子,却不能有自己的后代呢?”再以学过的有丝分裂为例一步步假设推理,最后引出减数分裂的学习,以此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

3.备教法

新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我们要改变过去“满堂灌”的教法,应由单一性转向多样性。所以我们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上,应充分考虑学生积极性的调动,以学生为本,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比如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关视频,资料,吸引学生注意,激发求知欲,让学生爱学,愿意学,主动学。

二、紧密联系生活实例,激发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

任何事情只要是学生愿意做,主动去做,那都不是难事。因此,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调动学生主动性是关键。那么,如何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呢?这就需要老师善于发现身边的生物学。

生物学中基本概念很多,如何使这些枯燥无味的基本概念的教学变得丰富多彩呢?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流传着许多脍炙人口的民间谚语,其中就蕴藏着许多生物学知识。比如:“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这反映的是遗传现象,在生物界中普遍存在;“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反映的生物变异的现象;“一山不容二虎”反映的是生物的种内斗争;“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泥巴”反映的是食物链;“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体现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等等。只要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有意识地挖掘,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运用,就一定可以增加生物教学的趣味性,起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

三、巧设疑问,营造课堂气氛,提高教学交流的有效性

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既可以缓和师生关系,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又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他们乐学,好学。要想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既要设计好开头,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要注重各教学环节之间的衔接。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声音,关注学生的想法。教师可以通过设疑、追问、补充,让学生感觉到老师一直在关注他们,这样自然而然地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比如在学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时,通过视频播放生命演化的过程,进而设问最早提出进化论的人是谁,然后学习拉马克和达尔文进化论观点,通过对他们观点的评论,引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方向,最后设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呢?设下悬念,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一系列的问题串扣住学生的心,在师生共同讨论的热闹氛围中,获取知识。

四、注重习题课的讲解,合理利用,提高作业点评的有效性

习题讲评课的有效教学应该进行习题精讲,讲学生之所难,解学生之所疑。而要解决学生的难、疑所在,是要下功夫的。每次批完作业或试卷之后,要对学生的答题情况做一个统计,可抽样调查,统计各题的错误率。对于错误率在30%以下的题目,不予讲解,可以通过学生间的互教把问题解决,也给学生一个锻炼的机会。错误率高的试题,可以先让班上的尖子生讲解,对于学生听不懂的再由教师给予分析,这样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培养他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同时也改变了过去老师满堂包的现象,学生们也感兴趣。教师轻松,学生开心,师生关系和谐。学习效率自然也会跟着提高。

五、开展课外活动,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性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自然科学,高中课本中设有很多学生实验,这些实验内容既是对课本知识点的补充与拓展,也是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而实验能力的培养仅靠课堂实验教学是不够的,还要尽可能的开展课外实验小组活动,让学生对植物、动物、环境污染、人口问题等进行调查、研究,让他们有机会自己设计完成实验,并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运用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去观察现象,分析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从而主动获取知识,进一步提高实验能力。通过实践活动,使他们看到了生物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更加激发了他们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总之,要想使高中生物课堂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有效课堂,只有“用心”把学生放“心”里,关注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将课堂时间都用在“刀口”上,讲学生之所需,解学生之所疑;同时教师应多总结多反思多钻研多实践,只有做到“心中有生”,才能在生物课堂的有效教学中取得更大的成绩。

参考文献:

1.廖胜波.浅谈构建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课堂.2013(1).

2.高慎英.有效教学论.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3.张丹颖.诗词成语中的生物学知识拾贝.2008年普通高中课程组改革实验省教师远程培训.

(作者单位:安徽省天长中学)

上一篇:浅谈高中物理解题与数形结合思想 下一篇:手绘动漫校本课程中课程层次设计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