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多元智力理论看如何提高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

时间:2022-09-17 06:53:06

从多元智力理论看如何提高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

摘要: 随着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如何提高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职院校必须解决的问题,作为高职院校的一名普通教师,笔者主要从多元智力理论这个角度来谈一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的看法。

Abstract: With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how to enhance quality of advanced vocational education comes to be a problem that all education adminstrative departments and advanced vocational college have to sovle. As a college teacher, the writer will give some opinions from the multi-dimensional intelligence theory.

关键词: 多元智力理论;高职教育;教学质量

Key words: multi-dimensional intelligence theory;advanced vocational education;teaching quality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5-0247-02

0引言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它们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在加快我国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创新型国家对高技能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高职教育既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1],只有全面提高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才能够实现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

1高职院校的生源现状

自从国务院发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一来,由于政策的扶持,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以及劳动力市场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学生报考职业院校,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数目在高等教育中已超过半数[2],说明了我国高等教育已突破了精英教育阶段,进入大众化时代,但是高职院校的生源现状却不容乐观,他们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参加高考后录取的学生,这是高职院校的主要生源,二是中考中录取的五年制高职学生。从高考中录取的学生他们的高考成绩一般不是很好,通常是在高考志愿中的最后一档录取,而中考中录取的学生的成绩就更糟糕了,他们大多数连普通高中的成绩都不够,不得已才选择上职校,所以从入学成绩可以看出高职院校的学生和其它高等学校的学生相比,他们是考试的失败者,他们中大多数人的文化课基础都比较差,导致有些课很多内容听不懂,所以对学习也就越来越没有兴趣,上课睡觉、说话或做其它事,课堂上不积极参与,下课不完成作业,更有甚者对学习产生厌倦心理,经常旷课到校外上网、打麻将等等不一而足。面对这群看似毫无前途的学生我们将如何把他们培养成社会的有用之才,使他们人人将来到社会上都有用武之地,这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这使我想到了美国哈佛大学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教授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

2多元智力理论的内容

加德纳教授在《智力的结构》一书中给出的智力的定义是:智力是一种或一组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或制造出一种或多种文化背景下被认为是有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智力结构是多元的,既可以是某种独特的能力,也可以是能力的组合。加德纳认为每个人都存在九种智力:言语—语言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智力、音乐节奏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我反省智力、自我观察智力和存在智力,这九种智力无优劣之分,它们通过组合发挥作用。在智力组合中各种智力的强弱程度是不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强势智力,也有自己的弱势智力[3],因此,用加德纳的理论来分析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的人有音乐天赋,而有的人却擅长数理运算,这是两个人的强势智力不同而已。其实社会本身也是多元的,社会的发展需要各种类型的人才,我们不能说贝多芬的贡献没有华罗庚的大,因为他们属于不同的领域,无法相提并论。

3多元智力理论对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启示

按照多元智力理论来看,每个人都是具有多种智力组合的个体,而不是只用单一的纸笔就可以测出智力优劣的个体,所以,那些在高考、中考中失利者,只能说明他们的言语—语言智力、逻辑—数理智力弱,而不能说明他们的智商低,没有其他孩子聪明,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强势智力,都有自己的优势领域,换言之,就是在这个世界上不存在谁聪明谁笨的问题,而只能说这个人和那个人相比在哪些方面更聪明,这也就意味着只要给他提供合适的教育去挖掘自己的潜能,发挥自己的强项,其实人人都能成为有用之才。那么,在工作中,我们如何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最终实现人人成才呢?

3.1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促使人人成才尊重每一个学生,公平的看待每一个学生,这是每一个教师首先要做到的,这就要求教师要摒弃那种以分数衡量学生优劣的评价观,从心里接受这些存在个体差异的学生,关爱每一个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潜能和优势领域,为学生创造多种多样的展示其潜能的情境,给每个人以多样化的选择,使其扬长避短,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总之,教师都应树立这样一种信念:学校里不存在差生,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智力特点,都是可造就之才。

3.2 构建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体系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与难点[1]。既然每个学生都存在多种智力,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应以开发学生的多元智力为目标,既应开设与本专业有关的必修课程,还应开设一些有利于开发学生潜能和吸引学生兴趣的选修课程,从而使部分学生在自己的优势领域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以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同时,还应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适应学生未来职业需求的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以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并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3.3 树立多样化的教学观多元智力理论所倡导的教学观其实是多样化的教学观,就是让教师要考虑到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智力的不同特点,采取适合学生智力特点的教学方法,从而使每个学生的主体性都得到充分的发挥,使他们都能在积极参与的教学活动中有所创造和提高。这其实就是孔子提倡的“因材施教”,因为,不同的学生采用相同的方法来教授相同的内容只会抹杀学生的个性和潜能。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本着关心学生和认真负责的精神来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要根据教育对象的不同选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在教材内容的选取上也应根据学生专业的差异而有所不同,要灵活选取教学内容,该删的删,该浅的浅。高职学生大多文化课基础比较差,有些理论学生听不懂,那么就本着“必须,够用”的原则,少讲理论,多让他们实际操作,关键是让他们掌握职业技能,提高就业能力。

3.4 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评价标准好比指挥棒,它挥向哪里,往往引导学生重视哪里。而传统的评价方式主要是利用笔试来考察教学效果,其结果往往只考察了学生的言语—语言智力和逻辑—数理智力两种,既不能对学生作出全面客观的的评价,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多元智力理论为教育评价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它倡导个性化、多元化的评价观。从评价的内容上看不仅看学生的学业成绩,还注意被评价者的多方面素质与潜能的发展,比如小发明、小创造,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甚至学生的道德品质、心理素质都可以作为评价内容的一方面;并且,评价方法多样化,除了笔试、测验外,还可以用观察、访谈等简便易行的评价方法,定量评价与定性描述相结合、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评价主体也是多元的,重视自评、互评及多主体共同参与。这种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注重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更注重过程而不是结果,更加科学化和真实性,更加尊重学生和爱护学生,相反,那种单纯的评价方式只会打击他们的自信、扼杀他们的潜能。

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正在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而努力,这就需要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所以,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潜能,使他们都能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这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应尽的责任。

参考文献:

[1]《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Z].

[2]《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Z].

[3]张东宏.职业生涯规划[M].北京:知识出版社,2009.7.39页.

上一篇:英语口译课程开设的必要性 下一篇:浅析高校“三困生”问题的成因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