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能力与社会需求的探索和研究

时间:2022-09-17 04:46:22

大学生能力与社会需求的探索和研究

摘要:本论文根据当前的时代高速发展的实际情况,针对社会对大学生人才知识的需求,提出了多方面的建议。主要结合自身的所授课程在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等方面的研究,提高大学生综合能力,从而适应社会的需求。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ear, this paper proposed a lot of suggestions according to the society demands for the college student’s knowledge structures. Combined with the author’s teaching experience, ability to practice, ability to apply knowledge and innovation ability, the paper is mainly focused on promoting the colleg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capacity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society.

关键词:教学实践 能力

Keywords:Teaching practice capacity

基金项目:本文为2009年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研究课(项目编号:SGSY2009YB281)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胡瑛礁(1980-),男,江苏苏州人,文学学士,苏州科技学院音乐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音乐教育。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已经逐渐的普及化迈进,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和社会的高速发展产生了一定的问题,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的需要成为了高校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大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含量有多少,是否符合社会发展需要,这决定着我国高等教育未来的发展。因此,实施大学素质教育,要加强大学生能力建设,要真正面向社会需求,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进行能力培养。

现在为了适应国际形势的变化和本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有许多国家明确提出了21 世纪人才应具备这样的能力,即知识性、职业性、适应能力、开拓能力和创造意识。美国劳工部通过调查,认为21 世纪人才能力的标准为: (1) 处理信息的能力;(2) 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3) 系统看待事物的能力;(4) 处理好人与资源关系的能力;(5) 运用技术的能力。而台湾社会学家杨国枢教授也指出:“大学教育必须同时达成五大类目标;(1) 培养大学生对自己内在身心特质的了解; (2) 培养大学生求取新知的方法与能力; (3) 培养大学生适应个人生活所需之较高品质的能力、情操及行为; (4) 培养大学生适应社会生活所需之较高品质的能力、情操及行为。这些观点也值得我们借鉴和思考。综合来看,形成包括认知能力、学习能力、选择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是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基本要求。

我国现在已完成了由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重大转变,随之而来的是大学生就业出现了局部的和结构性的供大于求的矛盾。在新形势下,高校必须树立以大众化为特征的就业观念。首先,高校的管理者和教职员工要认识到, 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已不仅是量的变化, 其社会需求、培养模式、教学方式等也发生了一系列结构性的变化。这个结构性的变化,突出的特征是以就业为导向,要完成培养精英人才和专门人才,承担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的任务,满足更为复杂和多样化的社会需求。其次,高校有责任向大学生和社会公众正确宣传大众化高等教育背景下就业岗位大众化的新理念,使大学生和社会公众正视就业形势, 转变“精英教育”背景下所形成的“高端就业”思维方式, 引导毕业生正确认识自我,认识社会职位要求,找准就业的社会定位,到基层去,到普通的有一定技术含量或管理要求的劳动岗位上去,这就需要教育单位要在学生理论学习的同时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我们结合自身实际和课程特点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探求培养创新能力的途径和方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下面将主要的收获和经验加以总结。

一、传统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

高等教育一直坚持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方针,应该说是正确的。但如何发挥好主导和主体的作用,探索两者间的促教促学关系.是当前教学改革需深入探讨的问题。

常规的教学方法是要求教师认真讲好所授课程,即从教学内容、语言表达和思维逻辑性等方面准确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而学生要在脑中记忆学习知识。我国已完成了由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重大转变,随之而来的是大学生就业出现了局部的和结构性的供大于求的矛盾。如何培养学生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应该说是目前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也就是说应该让教师从传统教育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把传授知识的过程转变为培养能力的过程。开展创新能力的教育,必然将促进教学思想.教学内容到教学观念发生重大的变革。教育观念的转变必会引出一系列的变革,来适应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在大学四年中,要始终贯彻培养学生的能力这根主线,每门课都应有其相应的责任。

二、注重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建立

课堂教学是传授知识的主要场所。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讲授创新设计的基本知识。提升学生的创新欲望。我们从教学内容等诸多方面进行了精心的组织和安排。这就让学生从书本中走出来。当他们回到书本时对所学知识就有了更清楚的认识。以音乐专业为例,学生在学习音乐理论方面的课程如西方音乐史,传统教学的方法就是按照章节内容和历史的时间顺序讲解给学生,往往让很多学生觉得枯燥无味。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我在教学中采用了互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按照音乐时期分成巴洛克主义时期小组、古典主义时期小组和浪漫主义时期小组,每个小组要求收集这个时期的作曲家和代表作品以及所在时期的音乐特点,小组每个人都分工协作最后形成一个生动的课件,在课上大家一起分享、修改和完善,通过这样的方法大家积极参与课件研究和制作,相互交流,最后达到知识的融会贯通。这样的方式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在教学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当今科技的发展迅猛。要求学生的知识结构也是多元化发展。这就更需理顺其知识结构,并在这种理顺过程中,去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学生虽然在某些方面不很精通,但在创新设计中他只要能想到.就能更大的拓宽其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提出的创新方案才有理有据。基于上述的思想。在讲完每一章内容后都留一些启发学生创新思维的问题,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再大胆的设想,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评价。学生从中学到了书本上没有的东西。这就是所说的第二课堂的教学活动。须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非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认真的思考,循序渐进的过程。不仅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其创新意识,又促使教与学的紧密结合。大大加强了教师与学生的交流。而这种交流远非纸面上的。而是更深层次的思想与能力方面的“交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反过来又促进了教学.这在以往是教学中是难以实现的。也就是说教师应把教学的着眼点落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上。

三、开设认知实践课。加强学生的认知能和创新能力

理论来源于实践,能有目的的指导实践,不然就是盲目的实践。反过来没有实践的理论.也只能是空谈。既然这样,实践就是第一位的。例如: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学习和理解某一个时期的音乐特点,可以将这个时期的许多作品相互串联在一起进行分析,结合这个时代的背景和代表性作曲家的经历找出这一时期的作品特点。最后通过对代表性突出的作品的演奏来实现这个时期音乐的真实特征。这就使学生的理论与实践可以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学生在理论到实践的自然过渡过程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全面和具体。

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需要教师和教学环境相结合.实质上这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打造一支富于创新精神的师资队伍。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观念的更新,知识的深度,广度都会影响学生。所以,要不断加强自身的知识水平和创新能力,更要善于培养学生创创新能力和新意识。

(二)改变观念,确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新观念。从单纯传授知识向培养能力进行调整,特别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方向转变。这是高校教学改革的关键。

(三)重视在教学实践环节中,培养创新能力。为打破传统教学中对理论学习多、轻视实践的作法,应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让实践和理论联系起来。让学生不但能进行的常规思维,而且能逆向思维,多向思维,为学生提供施展创新思维的平台。

(四)理顺合理的知识结构,知识结构应服从于培养目标的需要。培养不同的人才应有不同的知识结构。教学计划应顺应着培养目标,课程不是愈多愈好,更不是愈精简愈好,而是要符合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要求。概括起来,就是要营造一个良好的软、硬件环境,更利于创新人材的培养。

综上所述,在普通高等教育中不但要注重教育功能,它还兼顾着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的劳动者,促进社会就业,维护社会稳定与和谐的社会功能。我们讨论的高等教育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其根本的主题,就是在全面实现其教育功能的过程中,使受教育者形成由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构成的结构性职业能力。所以,普通高等学校也必须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在课程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以适应职业能力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王茂盛,本科高校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运行机制探求,高等农业教育,2009,02

【2】郝桂荣,大学生能力素质的社会需求,高等教育,

【3】胡芳,赵亮方,实践教学和大学生能力培养,实验科学与技术,2008,02

【4】徐淑珍,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绥化学院学报,2008,03

上一篇: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开展信息服务的思考 下一篇:中\美创业板市场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