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学生抗压能力

时间:2022-10-03 11:19:57

浅析大学生抗压能力

摘 要:教育是强国之本,改革开放的几十年来,国家大力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大学生数量倍增,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然而面对压力我们却发现这一具有高学历的群体并不能正确应对,近年来很多大学生通过自杀的方式解决这一烦恼,令人深思。本文对大学生的压力来源及提升做出探讨,以期提高大学生的抗压能力。

关键词:大学生;压力;现状;原因;对策

1 现状

当将“大学生自杀”五个字输入搜索引擎中,我们会发现大量相关信息。2002年时新闻报道的为20起左右,到了2006年增长到100多起,最近几年每年都有一两百起,大多数事件的原因都是大学生抗压能力差。

2 原因

压力不具有专属性,每个人都有压力,其实在常人看来那些造成死去的大学生的压力有时候往往都是普普通通的问题,那么为什么作为大学生这一受过高等教育的群体却有着低于常人的抗压能力呢?压力来源于生活中的困难、挑战与挫折。我们来探讨这一问题首先就要了解为什么大学生在应对压力,应对困难,挑战与挫折时如此消极。

2.1 学生个体

中国的大学一直以来是严进宽出,每位学生必须苦读数十载才能进入大学校门,那么经过长期严格的高中学习生活之后,在大学生中会存在两类普遍的现象,第一类是大学生活十分懒散,漫无目的;大学前的紧张忙碌与大学的轻松惬意形成强烈反差,往往让人放松自己。如果自控能力不强,久而久之使大学生变得懒散,生活没有目的,学习没有目标。第二类大学生从小到大都是优等生,品学兼优,考入名校,深受老师喜爱,家长骄傲,同学崇敬。但是这类学生往往具有信心极强,自尊极高的通病。可是进入大学后,越是名校,竞争就越大,受到挫折的可能性就越大,如果不能正确面对,往往会伤害自尊心。

2.2 学校教育

学校的书本教育永远都是理想化的教育,课本的编排总是体现人类的真善美。不得不说我们需要这样的教育,我们培养的人才就是需要有良好思想道德水平,但凡事都得辩证看待,这种教育也会产生两种影响:

第一种,原则感,当代的大学生原则感越来越强,归根结底是因为教育中良好的方面影响了学生,让很多大学生在为人处世上都有一套自己的准则。但是社会准则是大众人群的准则,和个人准则难免会有冲突,遇到冲突时原则感骤然上升,往往让自己陷入“死胡同”,压力感倍增。

第二种,大学教育缺乏实践性。人在社会的安身立命之本在于交流沟通,在于积极应变,现如今大多数高校学校安排的学生实习或者社会活动,不仅时间短而且多以学科调研为主,没有让学生能够真正地体验社会,得到锻炼。

近年来,社会上出现许多言论,诸如,“本科生不如专科生”,“大学无用论”等,这也就说明一种问题,许多学生上了大学之后好像就如同与世隔绝一般,眼高手低。所以大学教育与社会脱轨使许多学生不适应社会,甚至害怕步入社会,那么可想而知大学生压力油然而生,当然也应对无门。

2.3 家庭生活

家庭对于人的影响是持久深远的,每个家庭对于子女的期望值都是很高的,这种期望值是孩子前进的动力,但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其社会发展的阻力。首先,过高的期望值会让大学生自身的定位不准,大学生这一社会群体本身就是受过高等教育,加之家庭的高期望值,实质上就已经给其笼罩了压力这层厚厚的乌云。其次,正是家庭的高期望值,影响了大学生的抗压处理能力。为什么这么说,相信每位学生的父母都经常说一句话,“你现阶段的任务就是好好学习,其他事情不用你管”。大学生们背负着家庭的希望,在遇到失败挫折时往往会有深深的自责感,感觉自己深深辜负了父母家庭。再加之“其他事情不用你管”,使大学生们从小到大真的很少独自处理生活中的困难,挫折。所以在压力面前不知所措,只能默默独自承受,时间一长后果不堪设想。

2.4 社会压力

大学是学生步入社会的最后台阶。尽管没有正式地进入社会,但是社会的压力已经悄悄地压在了大学生的身上。社会的压力简而言之就是生存的压力,社会的生存压力让常人都难以承受,更何况是大学生,毫无社会经验的群体。再加之中国现在处于社会的转型期,社会的发展风云变幻,经济发展迅速。曾几何时哪一位大学生没有对自己毕业后的生活感到一丝慌张呢?所以大学生在社会压力面前很容易慌乱,不堪重负。

3 对策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认识到了大学生抗压能力弱的原因。那么如何帮助大学生提升抗压能力?

3.1 个人

做人讲究中庸之道,同样大学阶段我们也要用平常心看待,不能过度放纵自己,过度的自由散漫会让人难以用百分百的精力去应对挑战,要有危机意识,责任意识;当然也不能过分要强,事事争第一,对待事情看得太重,一旦遇到失败就会感觉难以接受;同时不要有太强的原则意识,懂得随机应变。

3.2 学校实践教育 我们的9年义务教育和3年高中生活为了上大学而成为了应试教育,那么大学教育更要注重社会实践性,要将书本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提升实践教育的实效性;真正培养出适应社会,心理素质强大,不惧挑战,坦然面对一切压力的应用型人才。

3.3 家庭教育

家庭,对孩子的希望是必要的,但是这不能成为孩子的负担。孩子是家庭的一份子,理所应当分担家庭的责任。让孩子从小就具有责任意识,这样家庭方面的压力会因其的责任意识而转变为强大的责任感。当然还要从小培养孩子独立应对事情的能力,这样才能让孩子在压力下处变不惊。

3.4 社会

社会的发展是不会停滞,总是高速向前发展,那么首先大学生要做的就是主动适应社会,社会的生存立足离不开就业,正确的就业观就是提升抗压能力的良方。切忌好高骛远,提倡脚踏实地。树立多元就业观和职业平等观。初期的就业以积累社会经验为主。其次,社会舆论要加强引导,不仅引导学生的就业观念,而且要提倡社会对于大学生更多的包容。

能力是要慢慢培养出来的,不能一蹴而就。大学生的抗压能力之所以薄弱,是因为从小到大很少独自面对问题。家长、学校是学生生活的指导者而不是主导者,过度的保护只能让大学生更加不适应现代社会,同时作为大学生一定要提高个人素质,内心真正的强大才能让自己从容应对一切压力。希望从此不要再发生此类令人痛心疾首的事件,希望我们的大学生能够真正的具有抗压能力,勇担大任。

作者简介:

朱鹤,男,安徽合肥人,阜阳师范学院政法学院大三学生,研究方向为法学理论,社会法。

戴璐,女,广西桂林人,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大三学生,研究方向为物流工程与供应链管理、工程项目管理。

孙健,男,安徽芜湖人,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法学理论。

上一篇:化学教学中体现职业教育的教育特性 下一篇:高职计算机网络安全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