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健全高校网络辅导员队伍的思考与探究

时间:2022-09-17 04:36:38

建立健全高校网络辅导员队伍的思考与探究

[摘 要]随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进网络”的不断深入,建立健全一支网络辅导员队伍成为必然趋势。网络辅导员通过扮演“网友”、“博主”、“大虾”等角色,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引导、情感疏导、学习指导,从而克服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一些弊端,开创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

[关键词]高校 网络 辅导员 思政

[中图分类号] G45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1-0070-02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正全方位地影响和改变着学生的行为模式、价值选择、政治立场、心理发展、道德形成等各个方面。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占领网络阵地,引导大学生汲取先进文化,把握人生航向,建立理性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但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目前思政工作进网络却面临着“进网络易,施影响难”的困境。高校可通过建立健全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既熟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要求,又精通网络技术与运用的专兼职网络辅导员队伍,更有效地打造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新平台,“化虚为实”,拓宽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领域,主动占领新阵地。

一、建立健全网络辅导员队伍刻不容缓

(一)网络对学生的影响力日益扩大

学生一直是我国互联网的最大用户群,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中心(CNNIC)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已达到5.64亿人,其中学生所占比例为25.1%,连续多年高居榜首。[1]同时据另一项调查表明,大学生上网率达到84%,其中有67%的人上网是为了玩游戏,34.1%的人是为了找朋友、聊天,29.2%的人是为了关注影视文艺动态,27.9%的人是为了关注体育动态……[2]这些数据表明,我国学生网络消费意识还处在初级阶段,网络化学习意识淡薄。与此同时,网络文化的多元性、开放性、便捷性导致大学生价值观冲突更加直接、激烈,价值取向更加多元化,价值选择更加困难。此外,网络垃圾信息的传播也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误导,尤其是一些色情、暴力的不良信息更严重影响一些自制力较弱、意志不坚定的学生。

(二)传统思想政治辅导员的工作亟待改善

辅导员是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群体与骨干力量,也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指导者与引路人。辅导员的工作职责贯穿了大学生在校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从思想教育、学习指导到日常管理,几乎无所不包,承担着全方位职责。辅导员既要服从学校各级党政部门的领导,又必须承担所在院系的学生工作及其他行政事务。事无巨细,凡是与学生有关的,都会找辅导员,千条线万条线,最后都穿过辅导员这根“针”。因此,辅导员同时扮演着“保姆”、“通讯员”、“消防员”等不同角色,其工作职责也被形象地比喻为“110”、“119”与“120”。由于辅导员终日在事务性工作中疲于奔命,几乎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在学生日常教育管理中也往往是应接不暇,顾此失彼,对思政工作的内容、方式、实效等也缺少深入思考与研究,极易陷入“忙”与“盲”的恶性循环。

(三)思政工作进网络的现状不容乐观

近年来,很多高校围绕以网络为载体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了诸多的探究与尝试,绝大多数高校建立了校园网,很多还设立了党建网、团建网等思政网站,创建了思政工作微博。但根据在部分高校开展的调研结果显示,思政工作进网络的成效不尽如人意,在大学生中的关注度与影响力还远远不够。高校思政网站访问量寥寥无几,思政工作微博粉丝屈指可数。综观一些高校的思政网站和微博,或内容空洞,缺乏针对性;或一味说教,缺少吸引力;或管理不善,沦为信息“垃圾场”。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此类平台缺乏有效管理,责任不到位,又缺少与学生平等相待、坦诚交流的意识与姿态,因此无法发出受学生欢迎的“好声音”,更起不到吸引学生眼球、深入学生头脑的作用。

因此要发挥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阵地的作用,光靠建立网站、微博、论坛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建立健全一支既懂思政教育又懂网络技术的专兼职网络辅导员队伍。这支队伍既能解决传统辅导员忙于应付学生琐事无暇开展细致思政工作的矛盾,又能有效依托网络阵地,开展快速、便捷、全天候、全覆盖的思想政治工作。

二、全面推进网络辅导员队伍建设

(一)网络辅导员队伍的素质要求

按照教育部有关规定,辅导员需具备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德才兼备、乐于奉献、潜心教书育人;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等素质。[3]网络辅导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队伍中的特殊群体,在具备传统辅导员的标准要求之外,还必须熟悉网络语言环境,精通网络技术,掌握网络传播规律,要能以年轻的心态、平等的姿态、创新的精神,大力发展和传播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切实将高校网络平台建设好,利用好,适时、适度、有针对性地开展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学生成长成才。

(二)网络辅导员队伍的构成

高校网络辅导员的配备可采用专职为主、专兼结合的形式。专职网络辅导员的来源主要可来自两方面:一是新聘符合条件的网络专职辅导员;二是原有的部分思政辅导员转岗成为网络辅导员。兼职网络辅导员的组成可更灵活,来源也可更加广泛。首先是校内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干部、专家,思政课专业教师以及部分优秀思想政治辅导员,他们或拥有深厚的理论修养、学术功底、育人理念,或有丰富的学生教育管理经验,是网络辅导员队伍中不可或缺的力量;其次是校外专家、知名校友,他们被特聘为学校的网络兼职辅导员,可通过网络“现身说法”,介绍自身的奋斗经历、人生感悟等,往往能发挥“明星”的示范效应,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最后,兼职网络辅导员队伍还可以吸收部分学生骨干加入,既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功能,又能切实增强网络思政工作的针对性与影响力。

三、网络辅导员的工作职责

(一) 网络辅导员应唱好“主旋律”

网络辅导员在依靠网络这个“媒介”与大学生进行思想交流、沟通、引导的过程中,应坚持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唱响主旋律,及时各类思想教育信息资源,如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重大新闻等,供大学生浏览,阅读;针对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及时发出正向引导信息,主动解释、答疑、评论或澄清,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严守网络管理的法律、法规,删除网上不健康的内容,过滤不良信息,教育、约束和引导大学生的思想行为。

(二)网络辅导员应成为学生的知心“网友”

《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即时通信依然是第一大上网应用,网民使用率仍在继续上升。另据调查,QQ仍然是目前大学生网民最主要的即时通信工具,使用者达74%,聊天室、BBS等其他网聊工具的使用率有所下降,微博、飞信、微信等的使用则显著上升。[1]调查表明,交流思想感情和相关信息是网民网上即时通信的主要目的与核心内容,因此网络辅导员必须能够熟练运用QQ、微信、飞信等聊天工具,通过发网帖、刷微博、组织群聊等方式便捷、高效地与学生进行“无缝”交流,倾听学生心声,解答疑难困惑,在虚拟的环境中实现与学生的真实交流,成为大家的知心“网友”。

(三) 网络辅导员应争当人气“博主”

据中国互联网络中心(CNNIC)的调查,微博已经成为中国网民的主流应用,截至2012年底,微博用户达到3.09亿,其中手机微博用户2.02亿。[1]微博已日益成为网络舆论传播中心,网络辅导员应主动占领这一阵地,建设好、利用好自己的个人微博、博客等,这些不仅是自我展示的平台,更是和学生交流互动的桥梁。网络辅导员要树立“平等、坦诚、互信、互助”的理念,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爱学生,赢得学生的信任、关注甚至崇拜,力争成为拥有众多学生粉丝的人气“博主”。网络辅导员还要积极与粉丝互动,让大家能够随时随地通过关注、评论、留言、咨询等,表达真实想法与需求,为学生传道解惑、排忧解难。

(四)网络辅导员应努力成为知名“大虾”

虚拟社区已经成为大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现实、参与实践的重要窗口,也是他们表达观点、意见与情绪的重要途径,其社会影响力也越来越大。网络辅导员应积极关注“人人网”、“中国人”等知名学生社区网站,及时捕捉网上相关信息,关注学生思想动态,参与互动交流,多看多想多发言,努力成为受到众多大学生网民赞誉甚至追捧的知名“大虾”和意见领袖,面对突发性事件或重大舆情时,要具备登高一呼齐响应的魄力与能力。

建立健全一支网络辅导员队伍,是提高思政工作时效性的有益尝试,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种种弊端,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与内容,促进思政工作更加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也必将推动大学生更好更快地成长成才。

[ 参 考 文 献 ]

[1] 《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2] 王雪.对于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的探索[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8(3):95-96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

上一篇:“法律文化节”视角下的法科学生就业能力提升... 下一篇:技术应用型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