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思考

时间:2022-09-17 02:46:40

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思考

摘 要:本文对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意义、当前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普遍问题,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对策及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措施等相关内容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企业 内部控制 对策 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6(a)-0162-01

企业内部控制是企业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等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制定与实施内部控制制度的意义

为了促进企业依法合规经营,规范管理,防范风险,确保企业健康、有效、可持续发展,企业应加强内部控制与监督的管理。

一是,加强和规范企业内部控制的需要。一般而言,各类存续企业大都建立了相应的管理制度,但是需要根据内控规范要求,对原有制度进行修改、完善和提升;对于新建企业,更需要依据内控规范,构建企业内控制度和管控流程。

二是,有利于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同时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实现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强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与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是内控体系的核心内容特别是在我国应对金融危机与经济模式转变的情况下,内控规范化对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与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与作用。

三是,有利于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公众利益。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是创造社会财富的市场经济主体和宏观经济的细胞。

2 当前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普遍问题

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当前有一部分企业对建立内部控制制度还不够重视。内部控制不健全,还没有渗透到各个业务领域和各个操作环节,没有覆盖所有的部门和人员,是企会计工作秩序混乱,核算不实而照成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极为严重。

2.1 监督机制不完善

会计工作的日常控制主要依靠日常监督,内部会计监督工作要求会计人员对企业经济活动展开监督工作,但是,部分企业管理人员经常干预会计工作的落实,导致会计人员只能按照管理人员的意图开展工作,致使会计监督工作无法得到全面落实。

2.2 内部审计力度较弱,轻视了内部审计与财务内部审核的作用

内部审计是企业内控制度中不可缺少的构成环节。实际上,大部分企业均没有设置相应的内部审计部门,即便是设置了相应的部门,相关领导也没有予以重视,导致没有充分内部审计工作的作用。还有部分企业没有设置设置财务会计审核岗位,或者是存在着审核工作不规范的情况。并且在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时候,因为领导的干预、制度的不完善、部门的缺失等原因,导致无法发挥内部审计工作的作用,阻碍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2.3 领导缺乏认识,法律意识不强

部分主管企业财务的领导,存在着、、等不当行为;部分业务经办人员以及财务人员,利用内控制度的漏洞,进行大量收受贿赂,甚至挪用、贪污公款等,出现了很多违法行为。这些问题的产生大部分原因就是企业领导缺乏认识,并且企业领导与员工的法律意识淡薄,进而出现了各种问题,影响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4 防范风险意识不高,内部压力较小

因为社会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企业经营风险也在逐渐加大,但是,从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而言,其还是缺乏一定要的风险防范意识,企业管理人员也缺少经营风险概念,进而也就没有制定相应的风险防范管理制度,导致企业抗风险能力不高。随着这些问题的不断出现影响了企业信誉度,导致企业经营能力不断下降,同时也消减了企业综合竞争力。所以,企业一定要勇于迎接新形势的机遇与挑战,促进自身发展,建立与完善企业内控制度。

2.5 缺乏规范的会计基础工作,日常财务管理工作不严格

因为主客观的因素,部分企业没有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设立账本、原始凭证的审核也不够严格、成本核算不准确、记账凭证不及时、财会报告虚假、没有及时处理盈亏等,均会影响会计工作的展开。如果一些隐患得不到及时的处理,当发现的时候已经晚了,给企业带来了严重的损失。

3 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对策

在企业内部的控制和管理过程中,难免会由于管理者的意识淡薄或者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等原因导致很多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内部控制制度不能发挥其应当发挥的作用和效果,从而阻碍企业的发展。

(1)加强内部审计。(2)接受外部审计师或独立审计师服务。(3)小规模企业要充分利用复式记账的会计系统,同时加大管理层监管。(4)制定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和惩罚规定。责任追究制度是企业内控制度贯彻执行的根本保证。(5)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体系。(6)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制度监督意识。

4 立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措施

加强内部控制意识,使员工理解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健康快速发展的保障,同时也是促进企业持续发展的有效武器。

4.1 职务分离控制

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一般包括:授权批准与业务经办、业务经办与会计记录、会计记录与财产保管、业务经办与稽核检查等,只有明确机构和岗位的职责权限,使不相容岗位和职务之间相互监督,相互制约,才能形成有效的制衡机制。

4.2 统控制

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对内部能够向管理层提供经营管理的诸多信息。对外可以向投资者,债权人等提供经营投资决策信息。

4.3 批控制

授权审批是指企业在办理经纪业务时,必须经过规定程序的授权批准。企业必须建立授权批准体系,明确授权批准的范围;授权批准的层次;授权批准的程序;授权批准的责任。

4.4 护控制

财产保护控制内容主要有:(1)财产记录及实物保管。针对企业重要文件资料而言,一定要进行及时的备份,避免出现意外而损失相关资料,在计算机处理情况下尤为重要。(2)定期盘点及账实核对。其主要指的就是对实物资产进行定期的盘点,保证账账相符,账实相符,并且将盘点结果和会计记录进行对比,如果存在着不相同的情况,也就说明出现了资产盘盈或者盘亏的现象,一定要找出原因,明确责任,完善管理制度,促进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5 预算控制

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加强企业内部控制越来越显示出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做好内部控制管理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永恒不变的有效途径,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对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风险行为防范能力,确保企业战略目标得以实现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 翟利艳.谈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J].会计之友,2006(4).

[2] 魏秀萍.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建立和完善[J].现代审计与经济,2006(5).

[3] 钟子亮.现代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探索[J].财经论丛,2001(2).

[4] 朱恩荣.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的思考[J].会计研究,2001(1).

[5] 隋玲.企业内部控制[J].中国网通,2002(5).

上一篇:工科高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 下一篇:浅论水利施工管理现状及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