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干预在早期高血压保健中的重作用分析

时间:2022-09-17 02:43:29

生活干预在早期高血压保健中的重作用分析

摘要:目的 对生活干预在早期高血压保健中的重要作用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以我院收治的10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在临床上主要采用常规护理进行干预,实验组则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增加生活干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临床生活方式变化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实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以及生活方式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生活干预;早期高血压;保健;作用;分析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饮食结构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这也让一些临床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1]。高血压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心血管疾病,作为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其会导致患者出现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以及慢性肾脏病等并发症。在临床上,对患者进行血压控制,是临床治疗的主要原则[2],同时还需要对患者加强生活方面的指导,从而提高患者的自主控制能力。此次临床研究中,我院对收治的10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了分组研究,实验组采用生活干预进行护理,效果显著。详细研究报道如下所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临床研究主要以我院在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10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有56例,女性患者有44例。年龄31~77岁,平均年龄为46岁。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个组别各5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以及年龄等一般资料的比较上,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临床上主要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干预,实验组则在该基础上增加生活干预,内容如下。

1.2.1饮食干预[1] 在饮食上需要对患者的盐分摄取进行限制,患者的盐分摄取需要

1.2.2体重控制[2] 向患者说明肥胖对高血压的危害,让患者明白体重控制对高血压保健的作用。在饮食上,高血压患者的热量需要控制在2000 cal以下,BMI则控制在20~24 Kg/m3,饮食注重低脂,并加强膳食纤维以及高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并鼓励患者多进行户外锻炼,运动次数需要保持在4次/w,控制在30~60 min/次,运动内容可以是游泳、慢跑、骑车以及太极等。

1.2.3戒烟戒酒 相关研究显示,吸烟喝酒群体中高血压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群体,可见,烟酒对高血压患者而言,是一个危险因素。因此在生活干预中,还需要对患者进行合理的教育和指导,并通过健康宣教,让患者明白吸烟喝酒对身体以及血压的危害,对于烟瘾不大的患者,需要尽早进行戒烟处理。对于烟瘾较大的患者,需要患者的家属加强配合,制定合理的戒烟计划。在酒精的摄取上,男性患者的限制量

1.2.4心态作息调节 心态是决定干预效果好坏的一个因素。在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需要加强与患者的交流和沟通,了解和认识患者的不安和顾虑,并尽量帮助患者,疏导患者的消极心理,提高患者的自信以及护理依从性。在作息时间上,需要做到有规律以及合理科学,保证充足的睡眠,并避开不良的刺激,防止精神和心理的压力加大,导致情绪不安。同时鼓励患者适当选择自己的爱好进行培养,保持乐观的心态,加强与外界的交流。

所有患者经过相应的干预后,均进行1个月的随访,并对患者临床疗效以及生活方式变化进行记录和比较。

1.3临床效果评价 此次临床研究主要以以下标准对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①显效:患者坐位舒张压下降程度≥10 mmHg,或者收缩压下降程度≥30 mmHg,或者患者血压恢复正常。②有效:患者舒张压恢复正常且下降程度10 mmHg。③无效:患者血压不符合上述2种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此次临床研究中,主要采用SPSS1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可见,实验组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患者生活方式变化比较,见表2。

可见,患者经过干预,生活方式有所改善,干预前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高血压是常见的慢性疾病,其是导致心血管疾病以及脑卒中的主要因素,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工作学习造成了严重的影响[3]。生活干预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一个内容,以人性化以及多角度的健康管理为原则,对患者的生活方式进行正确引导,加深患者的高血压防治意识以及自我控制能力[4]。在此次研究中,我院对收治的10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实验组进行生活干预,效果显著。可见,生活干预在早期高血压保健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和普及。

参考文献:

[1]刘显梅.社区护理在促进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及血压控制中的作用[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0,2(11):112-113.

[2]曾秀珍.家庭护理干预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医药导刊,2012,3(04):109-110.

上一篇:患者对口腔正畸研究生信任度及医患关系评价的... 下一篇:湿性疗法在老年压疮患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