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视角下创造力培养的方法探析

时间:2022-09-17 01:54:51

大学生视角下创造力培养的方法探析

摘 要: 知识经济时代,创新素质是大学生的必备素质,大学生创造力培养直接关系到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本文阐述了创造力的内涵和特征,分析了大学生创造力的现状,并进一步探讨了大学生提高自身创造力的方法与途径。

关键词: 大学生 创新 创造力 培养方法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大学生的创造力水平直接关系到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大学生要成长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必须具备创新精神,敢于创新、善于创新、勇于创新,充分发挥创造潜能,成为富有创造力的创新型人才。

一、创造力的内涵及特征

创造是人类特有的能力,是社会进步的动力。在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创造力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但由于研究的侧重点各不相同,对于什么是创造力尚未有定论。一般认为,创造力是进行创造或创造活动的一种特殊能力,是人们在创造性解决问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个性心理特征,是在一定的目的支配下,运用一切自身掌握的信息,发挥自己的创新性思维,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例如创造新概念、新理论,发明新设备、新技术,创作新作品等都是创造力的表现。

创造力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综合,它的构成可归纳为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知识。任何创造都离不开一定的知识储备,这是创造力的基础。二是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不受现有知识的限制,也不受传统方法的束缚,思维路线具有开放性和扩散性,这是构成创造力的核心要素。三是创造人格,它是创造活动所需要的人格品质。优良的人格品质是发挥创造力的重要条件和保证。总之,知识、思维和人格品质是创造力构成的基本三要素,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决定着创造力水平的形成与发展。

创造力人人都有,具有普遍性。正如法国哲学家亨利・伯格森所指出的:创造力是人类生命本身的属性,对尚未形成稳定的创造力外在表现的人来说,它只不过是还处于一种潜在状态罢了。[1]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也充分肯定了创造力的普遍性,并进一步指出了创造力的层次性。他把人的创造力分为原初创造力、次级创造力和整合创造力等三种能力,认为原初创造力(创造性的灵感阶段)具有非理性的特征,是每个人都具有的普遍的和共同的东西,而次级创造力是在原初创造力的基础上,运用理性、逻辑、控制和秩序等形成的、具有理性特征的创造力,能以良好融合或交替的方式运用上述两种过程的创造力则是整合创造力。[2]创造力是人的天赋,但是受具体环境的影响,每个人的创造力有高有低,表现出不同的外在创造力水平。

二、大学生创造力的现状

从整体上看,我国大学生对于新鲜事物有着较强的好奇心,具有一定的批判精神,是一个比较有活力的潜在的创造群体。但是,大学生创造力水平普遍不高,创造力现状不容乐观,具体表现如下。

1.有一定的创新意识,但缺乏创新的恒心和毅力。所谓创新意识是人们对创新与创新的价值性、重要性的一种认识水平、认识程度,以及由此形成的对待创新的态度,并以这种态度规范和调整自己的活动方向的一种稳定的精神态势。创造力的发展必须以创新意识作为前提,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开发是培养创新人才的起点。创新意识包括创造动机、创造兴趣、创造情感和创造意志。在大学阶段,大学生的视野拓宽,对未知的专业充满了好奇,也产生了探索的欲望和创新的动机,但是创新活动的实现仅有创新的兴趣是不够的,它还需要以创新情感作为动力,在智力和情感的共同作用中,在长期的毅力的支配下才得以完成。[3]对于毅力在创新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大学生都有着明确的认识,但是具体到创造兴趣的稳定性的保持,以及创造兴趣的深度和广度的发掘时,却往往缺乏恒心和毅力,不能专注或坚持到底。

2.有一定的思维能力,但创造性思维有待提高。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开创性的探索未知事物的高级复杂的思维,是一种能多角度、多层次、多结构思考问题并寻找答案的思维方式,其不受现有知识的限制,也不受传统方法的束缚,因此具有开放性、扩散性和创造性。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因素,在创造性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人’之可贵在于能创造性地思维。”目前,大学生思考问题的面不断扩大,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有很大发展,思维的独立性、合理性、灵活性增强。在常规思维继续发展的同时,创造性思维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大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也在尝试创造新的知识,表现出了一定的独立性与批判性,但是,从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来看,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3.有一定的创新体验,但缺少必备的创新技能。人的创造力的形成需要多方面的、各种形式的学习和实践活动。对大学生来说,亲身体验和尝试进行创作、发明和创造对于创造力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各高校和社会有关机构为促进大学生创造力的发展举办了各种活动,许多大学生对此表示了极大的关注,有些大学生甚至亲身体验、参与到其中,但是大学生亲身体验科学探究全过程的比率较低,亲身体验技术创新全过程的比率更低,究其原因,大学生缺少必备的创新技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创新技能是指创新主体的行为技巧的动作能力,包括新信息的加工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掌握与运用创新技法能力、创新成果表达能力和物化能力。我国大学生在长期的应试教育中形成了很强的应试能力,但动手实践和创新创造上的能力则远远不够。

三、大学生提高自身创造力的方法探索

创造力是每个人都具备的潜在的自然属性,每个人都有潜在的创造力,但这并不意味着每个人的创造力都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和发展起来。创造力的形成、发展与后天环境的培养和个人的主观努力密切相关。近年来,各高校都日益重视大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努力为大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大学生应该有意识地进行创造力的训练与开发,通过努力不断激发自己的创造潜能,培养自己的创造力。

1.优化知识结构,夯实知识基础。知识是人类社会实践的经验总结,是长期积累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创造需要以丰富的知识为基础,没有一定知识的积累便无法进行创造。学愈博则思愈远,知识越丰富,思维也就越有广度和深度,从而也就越有助于创造潜力的发挥和创造水平的提高。正如泰勒博士所说:“具有丰富知识和经验的人比只有一种知识和经验的人更容易产生新的联想和独到的见解。”[4]因此,大学生要重视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大学生学习知识不应只是被动接受,而应主动探索;所掌握的知识不应该是支离破碎的,而应该是系统全面的。一个人创造力水平的高低和他的知识结构是否合理有着密切的关系。目前我国高中阶段的文理分科导致许多大学生的知识面出现断层,极大地阻碍了创造力的发展。实践证明,善于创新的往往是兴趣广泛、知识丰富的人,而许多新知识、新创造正是在不同学科领域知识的碰撞与融合中产生的。因此,大学生要注意知识结构的优化,文科学生要加强自然学科领域知识的学习,理工科学生应该广泛涉猎人文学科知识,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

2.培养创造兴趣,训练创造性思维。创造兴趣是个体从事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活动的内驱力,没有创造兴趣的推动就没有创造活动的进行。除此之外,更为关键的是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也是一切创造活动的灵魂。因此,大学生不仅要保持对事物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创造兴趣,而且要大力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为创造活动的开展准备必要的条件。脑科学和思维科学的研究表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不仅需要具备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包括比较、分类、分析、综合等逻辑思维方法),而且需要具备直接理解和判定的直接思维能力(包括直觉、灵感、形象、情感等非逻辑思维方法)。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培养发散性思维,养成多视点、多角度认识事物、思考问题的习惯,另一方面要善于逆向思维,培养直觉,并及时保存思维的灵感火花,使之成为研究的新发现。

3.增强创新自信,培养创造人格。创造人格,是指主体在后天学习活动中逐步养成,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和发展起来,对促进人的成才和促进创造成果的产生起导向和决定作用的优良的理想、信念、意志、情感、情绪、道德等非智力素质的总和。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智力因素相近的情况下,人格因素可能成为创造力的关键因素。创新不仅是能力的开发,而且是特质的培养。要培养一个人的创造力,就要培养与创新有关的个性特质,如意志力、观察力、想象力和乐观独立、富于社会责任感等人格品质,特别是创新自信这一心理人格。因此,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独立思考、敢为人先,敢于质疑经验,勇于挑战权威,不怕风险、不惧失败,在创新的道路上坚持不懈,执著追求。

4.参与创造实践,提升创造技能。实践与创造力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创造力培养的最终目标体现为为社会实践服务,创造成果需要用实践来检验其成效,同时创造实践也是帮助大学生培养创新意识、创新品质及创造力的重要途径。大学生应该把理论学习和创造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运用理论知识进行创造活动,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在创造实践中不断巩固和深化所学知识并产生新方法、新理论。大学生应该积极参与创新团体活动,如成立各种科技小组或兴趣小组,参加一些科技、创新或创业类的比赛等,并在教师引导和帮助下主动参加科学研究。目前我国大学生只“学”不“研”的状态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大学生应充分利用实验室、图书馆、网络等资源,通过查资料、做实验、参与课题研究等一系列实践,在思考与探索中锻炼研究和创新能力。同时,大学生还应该主动走出校门,参加社会实践,进行社会调研,多看、多问、多想,在社会实践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确实提高创造力。

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肩负着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历史使命。每个大学生都应该树立创新观念,提高创新意识,积极努力、开拓创新,培养创造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徐振寰等.潜能与创造力开发[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1999.

[2][美]马斯洛著.李文译.存在心理学探索[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

[3]王莹.大学生创新能力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5).

[4]尚继宗.创造性学习心理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

本文为武汉商业服务学院院级科研课题《高职院校大学生创造力培育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0G002。

上一篇:地方高校大学生国际交流意向的调研与探索 下一篇:以兴趣为切入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