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汶川地震后羌族体育市场化重建之路

时间:2022-09-17 12:08:28

浅析汶川地震后羌族体育市场化重建之路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地震后羌族传统体育特点、地震对之破坏情况、市场开发的意义与价值、现状与存在问题等方面时行调查研究并深入分析,提出了对羌族体育进行市场化重建的基本原则、模式与途径,旨在为羌族地区灾后重建及发展中华民族族群文化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汶川地震;羌族体育;市场化重建;资源开发

一、羌族传统体育特点及汶川大地震对其破坏的情况

羌族是中华民族中的一支,其传统体育是中华体育文化中的奇葩。由于运动本能、顺应自然的生活节律的需要、生存与生产劳动的需要、原始军事战争的需要等原因产生了体现族群特色传统体育,并在其特定的民风民俗中得到推广,伴随着羌族悠久的历史沉淀着文化的内涵。如同中华民族的其他族群一样,羌族传统体育也具有形式和内容的广博性、娱乐和竞技的同一性、历史与文化互根交融性等特点,负有文化传承、政治交往、社会教育、、竞技比赛、休闲娱乐、健身审美等多重功能。最具特色羌族传统体育如跳萨朗、推杆、跳盔甲、石抱蛋等,它们或竞技于节庆集会,或表演于婚丧典礼,诉说着美丽动听民间故事,传递着中华民族永远自强不息的薪火。

羌族大部分聚居区位于“龙门山式”以东北走向为主的断褶构造体系的汶川县、北川县和茂县,是我国地球板块运动非常频繁强烈的地区。2008年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使中华羌族聚居地区及族群文化遭到严重破坏,文化生态环境毁于一旦,羌族现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多数被掩埋,川内羌寨几乎被震成废墟。[1]在地震中大量人员死亡,羌族人口结构受到严重破坏,死伤人口占总人口的10%以上。一批代表性传承人受到损失,民间文化主要传承人――释比多有伤亡,幸存者数量稀少,大多年事已高,心灵创伤,这使羌族文化濒临失传的境地。

二、羌族传统体育市场开发的社会意义与经济价值

羌族大部分聚居区位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山高风多,可耕种地少且相对贫瘠,植被、森林覆盖率较差而易发水土流失,所以农牧业生产受到限制,导致特色种植和养殖业的发展缓慢,缺乏竞争力;林种结构还不完善,经济林未能突出优势,故第一产业基础薄弱。高原地狭人散的特点使得本地区无法更大程度地推进城镇扩大化,交通网分布不足和人口总量少的特点也使得原料与市场不足,生产劳动力与管理人才缺乏,加上产业化程度低等因素也限制了第二产业的发展。所以,目前地区经济增长的着眼点在第三产业当中。[1]

旅游业的发展使羌族体育的经济价值得以充分释放出来,羌族体育具有了市场化开发的新价值。羌族聚居区具有适合开展休闲体育旅游的自然环境,具有有利于开展休闲体育旅游的历史文化背景,具有社会休闲性的民族体育受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具有优越的区域地理与环境条件,再加上社会、经济与政策方面提供了大力支持,特色的羌族体育是开发是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有效途径。

三、地震后羌族体育市场化开发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地震之前,以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四川民族师范学院)的研究者就强烈呼吁要积极开展羌族民俗体育抢救、保护和开发等工作,并作了大量的发掘性研究,也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地震使得这一项任务变得更为迫在眉睫了。在当地高校的努力下,羌族传统体育产业的发展逐渐有相应的理论体系作为支持、指导,使本处于自然状态的羌族体育市场变得有组织、有计划、科学化和规范化。[2]

而羌族体育市场化开发存在的问题首先表现为产业化水平低。大部分传统体育项目还没有达到商业化,更谈不上产业化,近年来如茂县开展“娲尔娥簇”节和汶川县开展的“古羌文化节”都是政府在办,没有商业化操作。有些景点开展羌族“锅庄舞”或“萨朗姐”等羌族传统文艺体育活动,依赖于旅游,无法直接创造经济效益。其次是人们观念中错误地认为传统与现代是不相容的,具有不可调和的矛盾。突出表现为固守于一些封建迷信、巫教邪术而拒绝改革而不能融入当今社会,无法进行市场化重建。第三是地域条件限制,体育资源开发利用的外部环境较差。羌族多聚集于偏远地区、高半山,交通条件、经济状况落后,缺乏除了少数体育场和体育馆以外的更多的配套设施。另外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已开发的羌族体育项目是娱乐和健身性质的,且只在旅游景点或民运会和民族重大节日内进行,而缺少一些惊险、刺激和吸引力的项目,时间的延续性和热点的连续性不够,缺乏社会、集体、个人、外资进行商业经营性投入。其他方面还有品牌策划、包装和促销的力度不足、体育旅游专业人才缺乏,普通民众观念落后、产业链延展不力,缺乏龙头企业为核心的一体化管理与营销的战略等问题。

四、羌族体育市场化重建的基本原则与模式选择。

羌族体育市场化重建的中应注意遵循以下一些基本原则,首先是要注重羌族文化本身的特色,挖掘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其次是要注重民俗风情,突出地域特点,再次是注重民族体育的互动参与性开发,不能单纯的单向的表演性展示,再有就是要注重防护措施,突出安全性的原则。政府要积极参与到这个工作中来,对羌族体育资源开发进行总体规划和调控,加快配套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相关职能部门积极配合,充分利用关注度,加强宣传营销,塑造体育旅游品牌;主导有关事业企业单位挖掘资源、拓展市场、努力培养和引进人才,提高服务管理水平,规范管理体制,促进羌族传统体育产业市场化。

在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指导下,充分利用宏观政策与国内需求带来的发展机遇,运用良好的模式推进羌族体育的市场化重建。在结构上采用以点带面的发展模式;在内容上实行以体育赛事和体育文化旅游推行为先导的完整体育产业链,在形式上结合体育圈的资源共享模式,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合作多赢,准确定位,区域联合整体发展;在实质上走文化路线,以“羌族传统文化”为依托,提炼羌族的特色文化打造羌族特色体育产业,在保持羌族传统体育项目民族性特征不变的基础上,必须对其项目进行筛选、改造、加工、雅化与包装。[3]

五、结语

融会了红色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饮食文化和史学文化为一体的羌族体育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组成部分;羌族体育文化深厚,市场资源丰富,在灾后重建中,在保护文化的基础上,以弘扬文化、发展经济为出发点,充分发掘其商业价值,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神圣梦想而发挥应有的作用。 [4] (作者单位:四川省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社科类重点科研项目(羌族民俗体育抢救、保护和开发研究,编号:09SA003),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级重点课题项目(汶川地震灾区社会体育的重建与发展研究,编号:ASA09-11)。

参考文献

[1]余宗贤, 覃荣周, 杨友国, 等. 四川省汶川县三江水磨地区开发传统养生旅游的SWOT分析[J]. 商, 2013, (13): 325-326.

[2]覃荣周, 刘剑钊, 余宗贤, 等. 《反射疗法学》课程建设实践与探索究[J].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3, 30(2):111-114.

[3]陈颖. 四川省羌族传统体育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B/OL].丨华网络中京洛阳站:http:///luntan/zjbx/201202/t01221402101203.asp,2012-02-10.

[4]张浩, 覃荣周, 李琪, 等. 川西少数民族地区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SWOT分析[J]. 商, 2013,(7):228-230.

上一篇:理性看待法院调解的强制性因素 下一篇:“网购节”热潮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