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翻译领域中的若干目的概念

时间:2022-09-17 09:41:13

浅析翻译领域中的若干目的概念

[摘要]目的概念在翻译领域中涉及若干术语,有翻译目的、Skopos、目的论、目的准则等。德国功能学派建立了以目的论为核心的功能翻译理论。目的论认为决定翻译过程的最主要因素是整体翻译行为的目的。这里的“目的”外延丰富,包含了不同层次的能指。目的论的目的准则是最高准则,此外还有一致准则和忠信准则作为必要补充。本文将对翻译领域中涉及目的概念的“翻译目的”,“Skopos”,“目的论”以及两个准则的内涵加以分析阐述。

[关键词]目的 翻译目的 目的论 目的准则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9-0044-02

在翻译领域中,“目的”一词内涵丰富。在某一具体的翻译活动中,不同的参与者有不同的目的,译者本人也有多种目的。这些目的有的是由翻译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有的则是出于经济上、文化上、政治上的或其他方面的因素的考虑。“目的”一词也涉及到几个概念。不同学者对这些概念有不同的阐释。20世纪70年代末与80年代初,德国功能翻译学派代表人物汉斯·弗米尔(Hans J.Vermeer)摆脱了以原语为中心的等值论的束缚,创立了功能派的奠基理论:翻译的目的论。该理论以目的准则为最高准则,其含义就是指翻译的一切行为方式由行为的目的决定。目的(Skopos)之下还有目标、目的、意图和功能等概念。其中“译文的目的”是核心的概念,起关键作用。

一、翻译目的

在翻译领域中,目的一词对应的英文有“purpose”或“Skopos”,相关的术语有翻译行为的目的、翻译的目的、译文的目的、译者的基本目的、文本目的、非文本目的等,相关的理论有目的论、目的准则。

(一)翻译与翻译行为

翻译是什么,实际上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就目前而言,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德国功能翻译理论认为“翻译”(translating)和“翻译行为”(translational action)是不同的概念;翻译以源语文本为基础,是翻译行为的特殊类型;而翻译行为则还包括了其他类型的翻译行为,是译者实际上的一系列所作所为。在汉斯·弗米尔的理论中,他认为:

任何形式的翻译行为,包括翻译本身,都可以看做是一种行为。任何行为都有一个目标或一个目的。“Skopos”这个术语指译文的目的。而且,一种行为会导致一种结果、一种新的情景或事件,也可能形成一个新的事物。(Vermeer 1989b:173f;Nord 2005:15)

功能翻译观是把翻译看做是翻译行为当中的一种直接接触处理原文本的行为,一种必然带有某种目的的行为。这种行为导致的结果,也就是通过译者的文本处理行为所产生的译文,有可能会不同于传统翻译对等理论对译文所期望达到的对等效果。因为决定翻译目的的最重要因素是受众, 译文预期的接受者,他们有自己的文化背景知识,对译文的期待以及交际需求。这时,对于译者来说,源文本只是一种信息提供(Information Offer),译者必须通过选择那些最符合目标情景要求的特征来解释“信息提供”的内容。(Vermeer 1986:42;Shuttleworth & Cowie 2004:156)

功能理论的翻译行为这个所指的能指比较宽泛,除了“翻译”,还可以包括提供建议、跨文化咨询、跨文化专业性写作等。而在中文语境中,“翻译”这个所指的能指可以是译者、文本转换的实际行为(翻译行为)、译文等。也就是说,中文语境中的“翻译行为”就只是指译者的文本处理行为,在这个意义上,“翻译行为”与“翻译”意思等同。实际上,在功能派的诸多理论阐述中,实际上也是把“翻译行为”从狭义的角度进行运用,也就是从能指为“对源文本的处理”的角度把翻译行为与翻译等同起来。

既然不同学者对翻译、翻译行为有不同理解,那么对“翻译目的”这个所指又该如何理解呢?

(二)翻译目的

“翻译目的”这个所指看起来是一个单一的概念,实际上因“翻译”这个概念本身有多种定义,所以“翻译目的”从不同角度来看有不同的能指。有学者认为,翻译的目的应该分为文本目的和非文本目的,指出翻译的目的即让不懂原文的读者通过译文知道、了解,甚至欣赏原文的思想及其文体风格(曹明伦2007:151)。曹明伦把这一目的称做“文本目的”,并指出这是翻译活动产生的最初目的,也是其根本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一切翻译活动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其他与翻译活动相关的政治目的、经济目的或别的什么目的都是属于非文本目的。(ibid.)此种区分可谓拨云见日,使译者在面对翻译活动中种种目的时不会无所适从,从而牢固树立以实现文本目的为译者之根本任务的信念。

在目的论中,既然翻译与翻译行为是不同概念,因此翻译的目的与翻译行为的目的也应是不同的概念。翻译行为这个所指是一个集合,那么翻译行为的目的也应是个集合。功能理论认为多数翻译行为有多个目的,它们呈等级分布,译者要为自己选取的特定目的作充分说明。(Nord 2001:29)换句话来说,翻译行为的目的包括了翻译目的。而从另个角度来看,翻译行为的目的这个集合实际上就是包括了单一的文本目的和多种非文本目的。这个问题的探讨涉及到“Skopos”这个概念。

二、目的论

“Skopos”一词来自希腊语,意为“目的”。根据目的论,决定翻译过程的最主要因素是整体翻译行为的目的(Skopos)。(Nord 2001:27)由此定义看出,“Skopos”目的一词指的是“翻译行为”的目的。由于翻译行为这一概念本身涉及到比较广泛的能指,因此可以推断“Skopos”这个概念能指广泛。广义上来说是一个集合,有着不同层次的含义。弗米尔认为翻译领域中可能存在的三种目的:翻译过程中译者的基本目的,目标语环境中译文的交际目的,以及使用特定翻译策略或翻译程序的目的。(Vermeer 1989a:100;Nord 2001:28)同时他又指出“Skopos”一词通常指译文的目的,这里的“通常”可以理解为从“狭义”的角度。所以“翻译行为的目的”,从狭义上来说就是翻译的目的,就是指译文的目的。译文的目的在整个集合中处于最高的地位,它制约了翻译策略或翻译程序的目的,从而制约译者的基本的目的是否实现的问题。因此,换句话来说就是,“Skopos Theory”目的论中所阐述的翻译行为的目的或“Skopos”通常是狭义上的意义,即译文的交际目的,或者说目标文本在目标语境中想要达到的“目的”。

除了“Skopos”,弗米尔还使用了“目标”(aim)“目的”(purpose)“意图”(intention)和“功能”(function)等概念。这里“目标”被定义为最终结果;“目的”被定义为实现目标过程中的临时阶段;“功能”指接受者眼中文本所表达的用意;“意图”被认为是文本发送者和接受者双方的“以目标为取向的方案或行动”(Nord 2001:28)。从定义可以看出,先是有“目标”,然后是根据“目标”制定方案或行动的“意图”,然后是确立文本的“功能”,然后再细化到不同层次的“目的”。所有这些都由“Skopos”统领。

三、目的准则

目的论以目的准则为其最高准则。弗米尔这样来阐释:译/释/读/写皆遵循某种方式,此方式可让文本/译本在其使用环境下运作,面向想要使用文本/译本的人,并且完全按照他们所希望的方式运作。(Vermeer 1989a:20;Nord 2005:37)目的准则认为翻译由目的决定,目的因接受者不同而不同。目标文本即译文的形式应当首先由功能即目标文本在目标语境中想要达到的“目的”来决定,即“目的决定方法”(Reiss&Vermeer,1984:101;Nord 2001:29)。

目的准则在非文学翻译中可以帮助译者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比如意译为主还是直译为主,是动态对等还是形式对等。为了让目的准则能够运用于文学翻译,符合文学翻译中译文要实现对原文最大化的“忠实”的要求,功能派在目的准则下又增加“篇际一致”(intertextual coherence)或“忠信”(fidelity)这个次准则。也就是说,当目标读者对译文的期待是“忠实”于原文,希望通过译文能够全面了解、欣赏原文的所有内容和体裁风格时,译文的目的就是“忠实”。这时,对同一原文本,目的准则或对等原则指导下所产生的译本功能是一样的。

四、结语

目的论的目的准则有其强大的指导意义,但存在概念混淆和对文学翻译说明不够等不足。在对“翻译目的”这一概念的各种理论阐释中,“文本目的”和“非文本目的”这一对概念的能指更为清晰。“翻译原是一种‘必要之恶’,一种无可奈何的代用品。”(余光中2000:36)翻译也是艺术,可以说是一种遗憾的艺术。优秀的译者是这门艺术的专家。高质量的译作就是他的艺术杰作。作品的文本目的实现得越好、越全面,其艺术价值就越高。文学翻译可以很好地实现文本目的,在非文学翻译中,非文本目的是不可避免的,但也不能背弃文本目的。因此,处理好二者的关系也是翻译艺术的内容。在文本目的和非文本目的发生冲突时,必须立足于文本目的的实现为宗旨,不可以牺牲文本目的为代价换取非文本目的的实现。就是以译作“在目标语文化中立足”为限,以符合“目标语读者的期待视野为限”。(曹明伦 2007:201)

【参考文献】

[1]曹明伦.英汉翻译实践与评析[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年5月.

[2]曹明伦.翻译之道:理论与实践[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7年7月.

[3]杰里米·芒迪(著),李得凤等(译).翻译学导论——理论与实践[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

[4]方梦之主编.译学词典[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年。

[5](德)诺德(著),张美芳、王克非(译).译有所为——功能翻译理论阐释[M].北京:外国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年3月.

[6]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7]余光中.余光中谈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年.

[8]Nord Christiane.[1997]Translation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9]Shuttleworth,Mark and Cowie,Moira.[1997]Dictionary of Translation Studies[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A Brief Analysis on the Concept of Purpose in Translation Field

Yao Xianro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cultures,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ianyang 621010,Sichuan,China)

Abstract:The concept of purpose in translation field relates to several terms which include the purpose of translation,Skopos,Skopostheorie,Skopos rule,etc. German scholars develop functionalism. According to Skopos theory, the prime principle determining any translation process is the purpose (Skopos) of the overall translational action. Here,the concept of Skopos has a variety of signifiers. The ‘Skopos rule’ is the top-ranking rule for any translation. This article will give a brief analysis on the terms of the purpose of translation,Skopos,Skopostheorie,Skopos rule.

Key words:purpose;the purpose of translation;Skoposetheorie;Skopos rule

上一篇:当代建筑“涌现”浅析 下一篇:浅谈开架书库的管理困扰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