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有效学习

时间:2022-09-17 07:32:39

浅谈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有效学习

[摘要]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和社会的发展与人们观念的更新促使我们必须树立全新的教育观念。在教育思潮繁荣更新的今天,如何使我们的美术教学更趋向于科学,使我们的教学工作更有实效,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教育课题。如何在美术课堂中引导学生有效地学习?以下是我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一些心得,提出共勉。

[关键词]美术教学 引导 有效学习

课程的改革不仅是内容的改革,也是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我结合美术教学的授课过程提出了如下五个观点:

一、细致全面,让课前备课为有效课堂教学做下良好铺垫

任何一节成功的课堂都是从教师精心备课开始的。细致深刻得钻研教材,全面合理地结合教学大纲是我们备好课的前提。科学有效的安排教学模式,详尽完备的研究教法学法是是我们把课堂教学形成文字过程的先决条件。课前的一切准备,是我们去思索教学中产生的一个个思考题,进行有针对性去寻找、发现或思考查找相关的一些资料、图片,以及备好需要用到的教学工具、材料等等,为学生取得良好学习效果做好充分准备。同时,我个人认为,良好的教案必定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独立性和个性化,从而达到课标里所提到的教育教学要求,提供了一个非常大的和谐空间。因为,课前的备课活动是在课堂以外的时间和空间里进行的,它在学法上有着两大特点:自由性和体验性。自由性体现在一是学生心灵的自由性;二是探索学习的时空的自由性。正因为这两大特性,课前这个备课环节,对培养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特别是让学生养成自主探究、创新性和独立性学习、学生个性的发展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多样贴切,使导入环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主动性

要想上好一堂课,就必须重视知识的导入设计及使用方法。每堂新授课的导入犹如一场精彩的演出,首先要展开引人入胜的序幕,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及时的切入主题进入情境教学中,使整个教学过程受到良好的效果。新课的导入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美术课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冲击下,更需要发挥其艺术特色,其他课都讲究艺术,美术课就更具有它的独特性每一节课,例如课堂的导入方法可以是讲故事,可以做游戏,可以展示实物,可以用儿歌谜语等等。我们都不应拘泥于一种形式,应灵活掌握,它是一门课堂艺术,也是课堂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无论采用哪种形式,导入的方法都要符合学生心理特征和教学实际,都要紧扣教学目标,坚持有利于诱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原则。对此,我们要不断进行理论指导及在实践中反复练习尝试。

三、扎实有效,师生探究合作,展现有效课堂的核心

美术课堂的延伸阶段是我们教学效率高低与否的重要环节,在能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上,我个人的观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应用多媒体辅助美术教学手段,增加美术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美术教学既是当前教学改革的必然发展趋势,同时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种必然要求。与传统教学手段相比较而言,现代多媒体教学的实效性强,有形象直观,内容丰富等特点。比如,在五年级的《远近的奥秘》一课中,运用FLASH动画可以将“近大远小、近低远高”的透视规律直观地呈现出来,使学生一看就懂、一学就会。教学资源网的美术课件可随心下载,互联网资源可以共享,使得美术课堂素材更加丰富,有限资源得到无限使用。只要老师能够充分地发挥多媒体的作用,对美术课堂教学来说,无疑大有裨益。

2、拓展美术教学材料,丰富美术教学课程的内容。例如,二年级《闪亮的名字》一课中,用绘画的方式来表现名字的字体变化,也可以用杂物拼贴的方法加以表现。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科学的评价,可以使学生提高表现能力和学习的积极性,扩大有效课堂的教学成效。

四、巧妙拓展,是美术课堂美育的延伸

美术课堂的拓展包括训练任务的延续,情感的交流,教学环节的补充等。无论我们采取任何一种课堂拓展方式,都应迎合课堂设计的需要,作为有效教学的课堂延伸。

在以培养适应时展需要的综合、优秀的“人才”为标志的现代素质教育的今天,小学美术教育在完成孩子们快乐审美体验的同时,也要肩负起的教育责任有:培育小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丰富的学习方式、团结的协助能力、健全的生活观念等等。如何更有效地教学,使学生的学习更高效,是我们搞好教学教研的最终目标。以上浅薄反思,疏漏之处,恳请斧正和指导。

(作者单位:莱芜师范附属小学)

上一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认识 下一篇:创新教学呼唤自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