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技巧及教学方法

时间:2022-09-28 07:36:08

朗读技巧及教学方法

[摘要]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依赖于学生朗读的质量和数量,加强朗读技巧的指导,改进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提高朗读质量。

[关键词]朗读 技巧 教学方法

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要学生对课文达到了解好欣赏,而朗读与欣赏的关系极为密切。不通过一定的朗读,朗读达不到一定的水平,就不可能真正达到对课文的了解与欣赏的目标,由此可见朗读教学的重要。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上要积极开展有效的朗读教学,必须要了解朗读的要求,掌握朗读的技巧,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

给学生提出朗读的基本要求,是指导学生朗读的一个重要的方面。朗读有一定的要求。朗读,一是要正确、清楚:用普通话朗读,读准字音,不漏字,不添字,不错字,不颠倒,不读破句;而是自然流畅。态度自然大方,语气顺畅,停顿合理,节奏恰当;三是传情达意:能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比较准确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朗读有一定的技巧,朗读教学要指导学生学习掌握诵读的技巧。朗读的技巧主要是停顿、重读、语调和速度。

停顿是语句间的间歇、声音的休止。一般分五级。篇名,小标题与正文之间,段与段之间停三拍;句、问、叹和冒号处停两拍;分号处停一拍半,逗号停一拍;顿号、间隔号处停半拍。长句中没有标点的地方有的也应适当停顿;根据作者在句中所表现的感情也要作适当停顿。重读就是把句中重要的词语读重一些,复句中的关联词语要读重一些以示强调。“重要的词语”要在具体的句中体会确定,一般地说,句子中的主语、动词谓语、修饰限制的定语要读重一些,复句中的关联词语要读重一些,感彩比较强的词语要读重一些。语调的变化是用来表示不同的感情,常见的有升调、降调、曲调、平调四种。一般地说,表颂扬的、赞叹的、热诚的、悲壮慷慨的句子,要用升调;表祈求的、感激的、沉痛悲哀的、叹息的句子要用降调;表犹豫的、怀疑的、暗示的、双关的句子要有曲调;表心平气和的、庄重的、谨慎的、仁慈的句子要用平调。速度依文章的内容而定,交代、说明性的内容,描写幽静环境、秀丽景色的内容,含有庄重、尊敬、沉郁、悲哀、凄凉等的内容要读得缓慢;紧张气氛的内容,激烈对话的内容,慷慨陈词的内容,含有快活、确信、愤怒、恐怖、惊愕等的内容要读得急促。

训练学生朗读的技巧,初始可分项训练,可用一套朗读的符号在原文上作标示;让学生看着文章听录音也是一种很好的训练方法。

语文课堂上的朗读教学的突出特征是多安排学生读,以多种形式反复不断地让学生读,教师加强指导,使学生在朗读中提高朗读的水平,加深对课文的记忆理解,增强语感,陶冶情操。朗读教学要开展得生动活泼,富有成效,重要的一点是要根据课文的不同特点,采用恰当的方法。以下根据课文的一些类型,提出几种朗读教学的方法,供语文教师参考。

1、老师范读,感染学生。老师用自己声情并茂的、抑扬顿挫、极具感染力的的语言去感染学生,会很快把学生带入课文特定的境界中,通过声音为学生创设了一个隋景,尤其是那些写景抒情的文章,更是如此。对于那些说理性的文章,我们范读时要有轻有重,有快有慢,通过节奏的变化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内涵,明白其中的道理,将教材蕴含的思想性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背诵朗读。这种方法就是通堂朗读,达到背诵。诗歌类的课文,如《有的人》、《回延安》等,语言优美的散文如《春》、《济南的冬天》、《荷塘月色》等,很值得让学生背诵,课本中也要求背诵。教学这类课文,完全可以安排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朗读、背诵,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

3、欣赏性诵读。就是放录音或录像,让学生欣赏高水平的朗读。这对学生理解课文,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帮助是很大的。有些课文朗读的难度较大,如《,你在哪里》;有些课文篇幅较长,意义较难理解,如《祝福》、《阿Q正传》朗读教学宜采用放录音、录像的欣赏性朗读。这种方法学生是喜闻乐见的。

4、表演性朗读。有的课文具有较强的表演色彩,如《范进中举》、《白毛女》《最后一次讲演》、《变色龙》等很适合让学生通过练习准备,到讲台上进行表演性的朗读,学生对此会很感兴趣,课堂气氛很热烈,教学效果也较好。

5、模仿播音式诵读。教材中的一些政论文和富有气势的论说文,如《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反对自由主义》、《谈骨气》、《“友邦惊邦”论》等在进行朗读教学时,宜让学生模仿广播电视上优秀播音员的播音去诵读。现在广播电视很普及,学生对优秀播音员的播音是很熟悉的,教师―提出让学生模仿,学生会很感兴趣,大脑中很快会形成清晰的朗读标准且会努力去达到。采用这种方法,对学生理解欣赏政论文,提高朗读水平帮助很大。

(作者单位:江苏省泗洪县五里江中学)

上一篇:关于学习拼音的教学探讨 下一篇:塑造未来 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