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园林施工及养护管理策略

时间:2022-09-17 05:39:59

城市园林施工及养护管理策略

摘要: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与养护是一项周期较长,影响因素较多的系统复杂工程,在工程施工与养护全过程的各个阶段上,其工程管理关注的重点和工作内容有所不同。本文主要对城市园林施工及养护管理策略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城市园林;施工;养护;结合

中图分类号:TU986.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园林工程的核心内容是在在如何综合发挥园林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功能的前提下,处理园林工程设施与风景园林景观之间的矛盾关系。它主要包括设计、施工、养护管理这三方面环节。三者间各有特点又相互关联,并非独立存在的。成功的园林工程项目,需要将施工、养护管理这些各个环节进行有机结合,才能最大程度发挥园林建设的生态价值、人文价值、社会价值。因此我们更需要在园林工程建设中,对其中各个环节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引起重视。

一、园林绿化工程的特点

1、综合性强

园林绿化是总体园林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园林绿化工程是在总体设计意图指导下进行的,其设计、施工应与地形、水系、园路、广场、园林建筑等共同配合,应具有全局的观念,以保证总体设计意图的实现。而且做好园林绿化工程的设计和施工,也需要各种理论知识和方法的综合运用,如植物学、生态学、美学、心理学、设计和构成方法、施工管理与施工组织方法等。

2、养护管理的长期性

养护管理工作是在园林绿化工程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一种持续性、长效性的工作,有较高的技术要求,园林绿化工程中养护管理工作内容包括整体面貌维护、植物保护、绑扎修剪、浇水施肥、花坛花境中的花卉种植、环境保洁、日常管理等内容。

3、园林绿化工程材料市场价格的不可定性

园林绿化工程中所使用的材料种类繁多,规格也不同,而且区域性明显,市场短时间内价格变动大,较难把握。对于园林植物材料来说,国家目前对栽植定额还没有统一的规定,各地的定额计算方法基本不同,因此给园林工程造价带来了一定困难,对价格进行统一的管理显得困难。

4、园林工程的附属性与广泛性

一般来说,除了绿化广场、大型公园、高速公路、大型整体景观带等项目外,园林绿化工程大多为建筑的配套附属工程,其工程内容分散,规模较小,不便于施工管理。

二、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策略

1、确保施工符合工程设计图纸的要求

工程设计图纸是工程设计工程的成果,是具体工程施工的指导性文件,合理的工程设计图纸是工程正确施工的保证。园林工程建设要从技术、工艺、施工组织等方面切实的按照工程设计的要求艺术性的种植各种绿化植被,并最大程度的使其成活,努力使得植被能够尽快的发挥绿化的作用。从这个角度来讲,工程设计是园林绿化的灵魂,缺少科学的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变很难有序的进行。工程施工如若不能严格的遵循设计的要求进行施工,将会使设计理念无法正确的贯彻,施工效果难以达到设计的目的。因此,为了保证工程设计理念得到切实的贯彻,施工管理人员应当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使得施工人员能够准确的把握设计的精髓,加强与设计单位的沟通与联系,严格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进行施工建设,确保园林工程质量。

2、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组织结构和人员配置的优化

施工组织结构优化需要首先对工程进行分解分析,把整个工程项目,按照性质和某方面特点的不同,划分成几个工程组。明确各个工程组与工程之间的归属关系,确定主要的施工负责人,并把施工质量管理、造价管理、进度管理及安全管理责任到人,以实现没件事情都有人负责,每个人都有要负责的使其。人员优化方面,应根据工程施工进度编制的安排,进行合理的配置,重点把关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根据工程施工设计及实际特点的需要,真正做到人员组织结构的系统安排。

3、严格控制绿化材料的质量

由于工程材料的质量低劣造成的工程质量事故和损失往往是非常严重并难以弥补和修复的,因此,工程中必须尽力避免发生此类问题,防患于未然。在材料的质量监理中,首先要求施工单位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使施工企业在人员配备、组织管理、检测程序、方法、手段等各个环节上加强管理,同时在施工承包合同和监理委托合同中要明确对材料的质量要求和技术标准,并明确监理方在材料监理方面的责任、权限以及建设单位的要求。

4、遵循植物生长规律,掌握苗木栽植时间

栽植树木的最佳时期一般是从其休眠期到春天树木萌动前,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往往由于工期或其他要求,非栽植季节植树的情况时有发生。为了保证成活率,应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苗木土球应适当提高标准。枝叶视品种进行不同程度的短截,在叶面上喷洒发芽抑制剂和蒸发抑制剂,减少水分蒸发。还应尽量缩短从掘苗到种植的时间,有条件的还应搭好遮阴设施。对于超过壮年的老树,贵重的大树或生长不太好的树,如果时间允许最好做断根处理。断根的同时还应减少枝叶数量、增加断根处须根数量、促进成活、移植时间在阴天或在遮阳条件下进行,有利成活。

三、园林绿化工程养护管理策略

园林工程竣工后,养护管理工作尤为重要,树木栽植是一时之事,而养护则是长期之事,即“三分栽,七分管”。各种树木有着不同的生态习性、特点,要使树木长的健壮,充分发挥绿化效果,就要给树木创造足以满足需要的生活条件,就要满足它对水分的需要,既不能缺水而干旱,也不能因水分过多使其遭受水涝灾害。灌溉,树木生长所需的水分,主要是由根部从土壤中吸收的,在土壤中含水量不能满足树根的吸收量,或地上部分的水分消耗过大的情况下,都应设法满足他们的需要,这种措施就叫灌溉。灌溉一般根据植物叶片内渗透压或吸收水分的大小决定。灌溉时,如叶片的吸水能力很大,则证明水分不足,就应及时喷水。抗旱灌木虽受设备及人力条件的限制,但必须掌握新栽的树木、小苗、灌木、阔叶树要优先灌水,长期定植的树木、大树、针叶树可后灌。夏季正是树木生长的旺季,需水量很大,但阳光直射、天气炎热的中午做好不要浇水,中午时叶面灌水也不好。灌溉时要作到适量,最好采取少灌、勤灌、惺灌的原则,必须根据树木生长的需要,因树、因地、因时制宜地合理灌溉,保证树木随时都有足够的水分供应。

四、园林施工与养护有机结合

1、园林施工与养护均是设计理念的再现

园林施工就是通过有效的施工组织管理和技术措施,按照设计要求,根据合同规定的工期,全面完成设计内容的全过程。设计是人们对工程的构思,要将构思变成实际成果,就必须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对工程进行严格管理,重点体现设计理念,并将园林设计者的设计意图转化为具体园林景观的过程。

2、园林绿化的养护要贯穿整个施工过程

绿化工程要达到预期的绿化效果,就要保证树木种植的成活率,达到理想的绿化效果。树木移栽过程中为了减少水分流失,就必须在树木起挖、运输、种植的过程中减少根系损伤,栽植后对树冠进行必要的修剪,修剪后要及时用胶水密封伤口,尽量降低树冠失水的程度。种植后如果阳光照射很强,要尽快采取适当的遮荫措施,可根据光线的强烈程度选择不同型号的遮阴网,必要时用浸湿的草绳缠绕树干,适当喷水,用来减少树干水分流失,保证树木的成活率。

3、园林施工与养护均应合理安排资金

园林施工与养护均应有详细的资金使用计划,将资金的预算管理工作充分结合到实际的施工养护过程中,并做好详细的施工养护日志以作参考。要根据资金的安排把握好施工、养护的档次,例如农药、机械等的选用。并合理选用工程材料与园林植物种类,控制好工程造价的关键环节,达到施工优质优量。切忌施工的过程中随意更改设计,改变设计者的意图,从而影响后期的整体景观效果。

结束语

综合上述,城市园林绿化是依据园林化城市建设标准,植树、栽花、种草,使之尽可能更快更好地形成绿化功能的过程。园林绿化施工及养护管理作为其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必须做到掌握园林工程原理与设计意图,才能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实现园林绿化工程科学性、艺术性与技术性的完美结合,建造出经济、实用和美观并存的园林作品。

参考文献

[1]邓泽进.浅谈园林建设工程的施工管理及控制[J].科技创新导报,2008(10).

[2]王文成.园林施工及养护改善措施的探讨[J].吉林农业,2011(3).

[3]冼惠兴.对园林施工与养护管理的研究[J].科学之友,2010(9).

[4]赵典宏,栾春梅,刘虹泽.景观工程施工技术浅探[J].林业科技情报,2009(3).

上一篇:石家庄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污水处理及节水改造工... 下一篇:浅析如何利用施工技术更好的保护园林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