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藏借阅习一体化服务模式的探讨

时间:2022-09-17 05:26:42

高校图书馆藏借阅习一体化服务模式的探讨

摘要: 藏借阅习一体化是当前图书馆服务的一种模式,体现了“读者第一”的服务宗旨,深受广大读者欢迎。但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文章以实践为基础,探讨高校图书馆实行藏借阅习一体化服务存在的诸多问题及解决措施。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藏借阅习一体化;对策

中图分类号:G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5-0276-02

0引言

高校图书馆藏借阅习一体化服务管理模式是指图书馆工作人员有效利用馆内外的各种资源,在同一室内为读者提供全方位、深层次的信息服务,把藏书、外借、阅读、学习、咨询形成有机整体。[1]这种管理模式便于发挥图书馆资源的整体优势,提高馆藏文献的利用率,节省读者的时间,充分体现了图书馆“一切为读者着想”,“读者第一”的服务宗旨,是一种理想的服务模式,其优势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却不容乐观,存在着许多问题。

1藏借阅习一体化服务模式所存在的问题分析

任何一种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藏借阅习一体化这种服务模式也不能例外。

1.1 对馆舍的要求高实行藏借阅习一体化之后,由于没有书库、阅览室和自习室之分,所以图书馆必须具备若干个同层高、同进深、同荷载的大开间、通透性强的房间。在藏书区,书架之间必须保证足够的间距(1-1.2米),以允许多个读者同时进入同一架间自由挑选图书。在阅览区和自习区,既要保证有足够多的阅览座位(200-500个),又要保留有宽畅的通道,以备意外事件发生时人员能迅速撤离。在藏书区与阅览自习区之间,还必须装有防火门,以满足消防的要求。[2]任何一个藏书空间都是有限的,而藏书却是每年都在增长,建一个再大的图书馆也有藏满的一天。阅览桌椅的数量设置的再多,也只能满足部分读者的需求,也会把许多读者拒之门外,尤其是在考试期间,同学都想到图书馆来学习。

1.2 造成没必要的浪费据统计,清华大学2005年到馆频率高于每周1~2次的人数约为45%,来馆目的多以自修(习)为主。[3]笔者长期在一线工作也发现了这样的现象:大部分同学到图书馆来是为了上自习。就此问题随机调查了100位读者,其中只看自己带的图书,不看馆藏图书占49%,自己书和馆藏图书结合着看的占38%,只看馆藏图书的占13%。这样看来图书馆似乎成了准自习室,造成了一些浪费。

1.2.1 人员的浪费随着藏借阅习一体化服务的开展,许多高校实行了8:00-22:00的不间断开放,这不得不在一线增加工作人员。在这些人员当中有很多具有高级职称,他们延长开馆时间只是为了看着学生上自习,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的确是一种浪费。

1.2.2 资源的浪费在这样大的空间里,需要大量的照明,冬天供热,夏天取凉,即使是来一位读者也需要开成片的灯。在提倡低碳的今天,这样的代价是否过高是值得去思考的。

1.3 环境卫生遭到破坏实行藏借阅习一体化的服务模式,读者可以带着书包进入借阅室,打手机、讨论问题、吃零食、乱仍纸屑、随地吐痰等行为时常发生,破坏了借阅室原有的整洁宁静的环境,给借阅室的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1.4 图刊的破损、丢失、乱架藏借阅习一体化拓展了高校图书馆开放的深度和广度,却使图书的破损、丢失、乱架问题严重。

1.4.1 破损一体化服务增加了图书利用率,同时也加重了图书报刊的自然破损,尤其是封面和书名页的破损。还有人为的破损,如撕页、“开天窗”,随意在书上乱写乱画,破坏了图书资料的完整性。

1.4.2 丢失由于借阅室允许读者带书进入自习,读者有时把自己的图书和馆藏图书混在一起带出室外,无论是一时疏忽,还是存在侥幸心理故意偷书,都造成了图书的丢失。

1.4.3 乱架乱架是一体化管理中最让人头痛的问题。图书馆的每一册图书都是按照图书分类来排列的,许多读者不了解这一规律,把书乱放,尤其是新生刚入学期间更为严重,往往是这一大类的书插在另一大类里。也有些读者为了下次来继续看这本书,故意把书藏起来。这大大增加了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也为读者找书带来了困难。

1.5 阅览座位紧张来图书馆上自习的学生过多,导致阅览座位紧张,使一些真正到图书馆阅览的读者无座可坐,只能站阅、靠阅或蹲阅。还有一些读者不喜欢有人打扰,用书包、书等把周围的座位占上,影响读者享受图书馆的均衡服务。

2对策

2.1 加强自习室的建设和管理学生喜欢到图书馆来学习,主要是因为图书馆安静优雅的环境。学校方面应把现有的教室管理好,同时建几个安静舒适的自习室。这样的自习室不需要专门的工作人员去管理,可以让学生自发组织起来,轮流管理,也可以派勤工助学的学生进行管理。这样既节省了人力资源,又给了学生锻炼自我的机会。在桌椅的设计方面,可以设计成带有隔板的桌子,以营造私密性较强的个人空间,减少占座的机率。

2.2 藏书阅览分区设计把藏书区和阅览区分开,中间用隔断隔开,打开隔断就是一个借阅室,关上隔断就是一个自习室。由于高校图书馆读者利用图书馆具有规律性、阶段性。在期末考试期间对自习座位有着强烈的需求,这时就可以关上隔断延长开馆时间。在延长的这段时间里,可以找学生来进行管理,这样既满足读者的需求,又不增加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对于灯光、电扇、空调的设计也要做到尽可能的细化,哪里需要就开哪里,尽可能的减少没必要的能源浪费。

2.3 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做有效的教育、教化,将爱护公共财物转化为人的自觉行动,不能忽视预防性的先导性教育,人是行为的主体,“无知”则“无行”。

2.3.1 加强新生入馆教育新生刚入学时期,也是图书馆最乱的时候。许多新同学怀着好奇心、求知欲来到图书馆,但不知道怎样去爱护这个书的海洋,往往是东翻西找,看一本扔一本。因此要重视馆前教育,在新生一入学就灌输他们爱护图书的思想,引导他们如何利用图书馆,遵守图书馆的各项规章制度,每人发放一本读者手册。

2.3.2 定期搞“做文明读者”活动把一些破损、乱画、撕页的图书拿出来展览,让读者明白这些图书严重影响了下一个读者的阅读。倡导学生做一个“文明的读者”,图书馆的事就是大家的事,读者之间相互监督,营造一个爱护图书光荣,损坏图书可耻的良好阅读氛围。

2.3.3 保持与院系管理部门的联系建立诚信管理制度。总体思路就是对读者的借阅行为进行全程跟踪记录,并设计相应的分值,对遵章守纪的读者加分,对违规的读者减分,每一位读者都有一个诚信分值。各院系对学生进行考核、评比的时候,这个诚信分值也将作为一个考核标准来衡量每一位同学。

2.4 优化馆藏实行藏借阅习一体化之后,要对各藏书区的图书质量提出明确的要求,坚决剔除陈旧过时的图书和多余的复本。因为保存这些无人利用的文献既会使工作人员付出多余的劳动,也会浪费读者挑选图书的时间。况且,在任何一个藏书区内,其藏书空间都是有限的,不可能允许藏书量的无限增长。应利用计算机对图书的借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对于无人利用的图书要尽快剔除。

3结束语

实践证明,图书馆实行藏借阅习一体化服务管理模式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但许多问题也应运而生。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应扬长避短,想尽一切办法克服困难,方便读者。

参考文献:

[1]贾艳玮.高校图书馆藏借阅习一体化服务管理模式优势分析.文教资料,2010(5):193-194.

[2]邓福泉.高校图书馆实行藏借阅习一体化之探讨.图书馆论坛.2007(2):13-14,18.

[3]刘峰.阅读介质转型背景下的高校图书馆设计研究.南京: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

上一篇:论当前形势下经济法的发展趋势 下一篇:基于工作过程的GIS专业课程体系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