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贫困生精神救助的途径

时间:2022-07-12 03:56:11

浅析高校贫困生精神救助的途径

摘要: 贫困大学生问题已日益成为重要的社会问题。为解决贫困生问题各级政府都采取多种措施,但更多的是物质上的帮助,而忽视帮助他们摆脱精神贫困的困扰,未达到标本兼治的解困目的,更不能实现教育目标。本文作者在分析了高校贫困生精神贫困的严重性、危害性和贫困生精神救助的重要意义的基础上,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帮助贫困生精神救助的具体途径,希望能引起相关部们的重视,为解决贫困生这个重要社会问题制定更为有效的政策和措施。

关键词: 贫困生;精神救助;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5-0272-02

0引言

贫困大学生问题已日益成为重要的社会问题。进入新世纪以来,伴随我国高等教育迈入国际公认的大众化发展阶段的同时,我国高校的家庭经济贫困大学生(以下简称“贫困生”)也在不断增长。据初步统计,2008年,全国公办和民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总数为2103.27万人。其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约为473.96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22.53%;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约为158.32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7.53%①。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在校生总人数2285.15万人,其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数527万人,占全部在校生总人数的23.06%;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人数166.1万人,占全部在校生总人数的7.27%②。

1高校贫困生的精神问题更为严重

经调查发现,经济上的资助并没有消除他们由于经济贫困而产生的思想、心理、道德等精神上的“贫困”③这些都直接导致了贫困生存在着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④等心里贫困和理想困乏、价值观偏差、道德人格不健全⑤等思想贫困以及社会文化贫瘠。谢桂阳程刚通过研究发现,一部分贫困生与非贫困生作为同龄人,有着共同的个性特征,他们都乐群外向、富有才华、坦白直率、沉着自信、独立性强,但同时也存在着差异⑥。贫困生在个性特征上,紧张性、有恒性高,兴奋性、幻想性低,在心理健康状况上,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及精神病性五个方面得分高于非贫困生。

探讨对他们进行精神救助,以“造血”的方式来提高贫困生的竞争能力和生存技巧,把“授之以鱼”的接济式扶贫转变为“授之以渔”的开发式扶贫,不仅是贫困生的迫切要求,更是改善救助内容体系和方法途径的重要渠道,是高校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才能达到标本兼治的解困,实现我们教育的目标。

2高校贫困生精神贫困的危害更大

贫困生承受经济、学业、能力、就业等多方面的压力,在这些压力下,他们会时常陷入迷茫和困惑之中。如果长时间处于这种状态之下,会慢慢侵蚀他们的意志和信念,促使他们形成一种不思进取、自暴自弃、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并表现为冷漠、偏执、郁闷、迁怒、绝望的人生态度,进而影响到他们的一生。应该说,对贫困生而言,物质匮乏是他们贫困生活的外在表现,较易解决,而贫困生活对他们的精神、人格完善和心灵的损失是难以弥补的,并且这种精神上贫困的影响将更加深刻而持久,更加难以克服,并容易同物质上的贫困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因此,精神贫困对贫困生的危害更大。

3贫困生精神救助的重要意义

3.1 从学生现实需求出发,从根本上做好贫困生的救助工作现在的助困体系是以“贷、奖、补、勤、助”为主要内容,其目的主要是以缓解贫困生的经济困难为主。这种“授之以鱼”的简单帮扶方式,缺少救助与育人的有效结合,虽然能使贫困生稍解燃眉之急,但他们的精神贫困、行为困难的局面却很难改变,依然难以适应将来激烈的社会竞争,所以仍然无法从根本上摘除“贫困生”的帽子。“扶贫先扶志”,经济帮扶绝不能代替精神救助,经济帮扶只能解决暂时的困难,而精神救助才具有长远的效果。

3.2 有利于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贫困生的精神贫困不仅对正在学习知识的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将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对他们的个体身心健康产生严重危害。而且,还会影响到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时效性,甚至会影响学校整体工作和学校的稳定与发展。所以,做好贫困生的精神救助工作,可以给贫困生和他们的家庭送去温暖,体现党和政府对贫困生的关怀。不仅如此,以贫困生全面健康成长为中心的精神救助工作的开展,还是“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教育领域的体现,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

为此,我们应该从社会的高度,从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从实现国家未来发展目标和科教兴国的高度来认识做好贫困生的精神救助工作的重要性。

4贫困生精神救助的具体措施

为了帮助贫困生在精神上解困,一方面要逐步完善贫困生资助体系,坚持解困与人才培养相结合;另一方面,要重视贫困生能力的提升,不仅要帮助贫困生成人,更为重要的是帮助他们成才,乃至成功。具体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4.1 帮助贫困生学会精神自立,感恩生活①要教育贫困生对贫困的正确认识。贫困其实是人生的一大财富,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改变贫困的状况,要坚强面对贫困。对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主动地进行自我批判和自我教育,努力去避免、克服和改正,从而形成健康的生活价值观。借机培养自己的品质,锻炼自己的意志,提升自己的能力,为将来的机会做好准备。②加强对贫困生的“独立意识”教育。注重培养贫困生的心理自立意识、经济自立意识、社会自立意识,加强锻炼自我谋生的技能。同时要加强锻炼他们敢于承担社会义务和社会责任的能力和勇气。要教育他们找机会,不断培养自己的组织、策划、沟通能力,开阔自己视野,树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③加强对贫困生的感恩教育。通过各种形式培养他们的感恩心,让他们饮水思源,认识到感恩不但是美德,而且是一个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条件。④培养贫困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养成勤俭节约的美德。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不仅是一种优良作风,更是一种砥砺意志、激人奋进的精神状态。

4.2 注重心理健康教育,以促进贫困生的人格健康发展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除了关心贫困生的物质困难外,还要关注他们的“心理贫困”,帮助他们调适自己的心理,战胜心理困扰,以促进他们的人格健康发展。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①建立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配备专门人员从事贫困生心理咨询工作。心理咨询机构通过门诊、电话、网络等途径开展日常性的心理咨询工作,让贫困生有倾诉的机会,同时也有助于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②对所有学生建立心理档案。而对贫困生进行定期的心理测试和心理普查,建立贫困生心理档案,以全面掌握贫困生的心理状况,一旦发现同学心理上有异常情况,就要立即组织专门的心理咨询人员对其进行辅导和治疗。③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等形式,普及心理知识,提高贫困生对自身心理健康水平的认知程度,教会他们学会进行有效的自我心理调适。同时,加强心理危机干预,引导贫困生将压力转化为动力,塑造他们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④引导贫困生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在活动中找到自己的群体,相互支持,相互交流,扩大社交圈子,从而可以增强心理适应性,缓解心理压力。

4.3 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加强专项培训,提高贫困生进入社会的竞争力大多数贫困生来自农村或城镇下岗职工家庭,而由于我国基础教育状况存在差异,贫困生在某些基础课程上相对于非贫困生更多地存在学业不良现象,在综合素质方面也处于相对劣势地位,个性缺乏充分发展,而这些都造成了贫困生在竞争中错失了许多锻炼的机会。高校有关部门应为贫困生的各项培训提供资金和人力支持,加强培训,以增强他们的能力和技能,提高他们的竞争能力和综合素质。

4.4 引导贫困生加入团体,建立和谐人际关系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团体的接纳。因为在团体中可以得到他人的帮助,减少孤独和心灵上的痛苦,减少恐惧、宣泄自己的愤懑和不快,从而减少心理压力。同时还能够充分表现自我的身心品质,从而获得安全感、平衡感和自信感。感受到社会和学校的温暖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相互鼓励,相互扶持,让他们在心理上找到一个“家”。因此,要引导他们建立自信,把自己融入集体,与人交往,培养交往能力,在与他人之间的关心、真实、信任的关系之中,树立正确的交往观,走出封闭,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贫困生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这个问题的最终解决,有赖于教育改革的深化和社会的发展,需要社会各方及贫困生自身的共同努力。精神救助在高校贫困生的育人过程中意义重大,不仅关系到贫困生的健康成长,还涉及到祖国的未来、社会的和谐,任何时候都不能松懈。高校要切实提高帮困助学的时效性,应立足长远、标本兼治,既要“授之以鱼”,也要“授之以渔”,做到全方位塑造和提高贫困生的行为能力水平,从而为将来通过自我努力解决经济困难打好坚实基础并提供保障。

注释:

①《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执行情况》,教育部网站:2009年08月06日.

②教育部通报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资助政策执行情况》,教育部网站:2010年08月12日.

③苑素梅.试论精神教育贫困大学生精神的重要意义[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版),2005(3).

④许若兰,刘宏.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J].四川心理科学,2002(1).

⑤龙晓东,廖湘蓉,邓治文.关于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思考[J].湖南社会科学,2003(4).

⑥谢桂阳,程刚.高校贫困生的个性特征及心理健康状况[J].心理科学,2002,(05).

参考文献:

[1]李可.“贫困大学生的‘精神贫困’现象必须引起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研究》,1999,1.

[2]苑素梅.试论精神教育贫困大学生精神的重要意义[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版),2005(3).

[3]龙晓东.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成因分析与对策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3,(5):90-92.

上一篇:陕南传统体育的功能及价值分析 下一篇:高校在大学生人文素养培养中的定位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