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不能全凭兴趣

时间:2022-09-17 05:07:20

阅读不能全凭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想必没有几个人不知道,大家几乎是一致地认为:无论做什么事情,兴趣都是极为重要的,如果一个人对他所做的事情没有什么兴趣,那么效果如何,可想而知。阅读亦不例外,所以总有人说,阅读应当凭兴趣进行,不喜欢、不感兴趣的书就不必勉强自己去读。

听起来,这些观点似乎不无道理,然而笔者以自身的经历,回过头来看,却还是觉得,兴趣有时也并不是最重要的东西,并不是左右成败的关键因素。就像阅读,许多时候,阅读未必全凭兴趣。

笔者是一个十足的书迷,甚至可以说是书虫,家里到处堆放的都是书,各种各样的都有,当然最主要的还是文学书籍与历史著作。这么多的书,要让你都很感兴趣,基本上是不可能的。那么读什么书,先读哪一本,然后读哪一本,就不一定全凭兴趣进行,有时全靠自己的意志坚持执行。在我读的书中,许多都是依靠自己的计划与意志乃至毅力坚持读下去的。我先给自己列出一个读书计划,然后,在计划中把要读的书的名称罗列出来,排在最前面的就先读,排在后面的后读。我从不打乱自己的计划。有人可能要说,这样读书不是很苦吗?确实挺苦的,比如有的书,在自己的计划中,排在第一,那么我就得先读这本书,不读完这本书,我就不去读别的书。看起来,这样的读书似乎有点残酷,其实非常有用,于我也非常受益。大学毕业后我便一直按照这种计划进行,年初列好,然后一本一本地读下去,绝对不改变计划。毕业后的第一年,我列出了一个长长的书单,实际上,我没有能够完成。但是我还是按照计划在进行。比如排在第一的是《三国演义》,这本小说,当时我读的时候,说实在话,觉得很吃力,因为要记的人名很多,而且里面几乎全与战役有关,看起来,没有武侠小说那般舒畅;但我没有退缩,而是坚持看下去。开始一天只看五六页,后来,慢慢地就看进去了,直到看完全书。接着我又读排在第二的《水浒传》。读完了四大名著,我再读下面的书。有的书,我就这样读完了四五遍,虽然有的书第一遍读的时候感觉不好,但当自己读完几遍后,还是慢慢地喜欢上了它们。

这样读书表面看来挺笨的,而且有点机械,更与别人提倡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观点不太一致,然而我还是一如既往、毫不犹豫地坚持了下来。时至如今,我因这样的读书而受益匪浅,乐在其中。我并不是想说我的这种读书观点与读书方法有多么高明,我只是觉得,其实阅读未必全凭兴趣,只要你的阅读观点与方法适合自己,就可以坚持下去,因为它终将使你从中得到收获。

(选自《 中华读书报 》2013年1月16日)

上一篇:向中考的“妖魔鬼怪”进攻 下一篇:吴宇森:暴力美学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