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时间:2022-09-17 04:43:53

试论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多年来,由教育部实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贯彻着一个非常清晰的教育改革逻辑,即教育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环节是教师的专业发展。

由此观之,课堂、教师是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但目前,我们语文课堂教学有一个怪现象:教师教得很苦,学生学得很累,然而学生却没有应有的发展。那什么才是有效的语文教学,怎么做才能得到有效呢?

有效的语文教学,就是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获得进步与发展,使之语文素养得到提升,并亲历学习过程和掌握学习方法。简单地说“教学有效性”就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

有效性教学的实践操作众说纷纭,但必须承认的是,任何一种教学理论最终都要落实到教师身上,无论他是传授者或是指导者,所以我认为应以教师的教学行为为主要立足点。反思自己的教学,并不断实践,认为要提高语文课堂的有效性,可从这几方面尝试: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兴趣。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詹姆士曾用实验证明,通过激发兴趣,人的积极性可以增加3——4倍。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在可能的范围内,一切事物应尽量地放在感官的跟前,一切看得见的东西应尽量地放在视官的跟前,一切听得见的东西应尽量地放到听官的跟前……假如有一个东西能够同时在几个感官上面留下印象,它便应当用几个感官去接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努力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氛围,引起学生共鸣,提高教学效率。

1、利用学生生活体验,启动情感。

《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对语文定义的:语文即语言和文学的简称。语言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产生并发展;文学是对生活的集中反映,虽高于生活却源于生活,如果只是停留在语言学的分析,文学论的教研,就背离了语文的本义,放弃了生活,必然使语文学习变得枯燥无味,那么语文课的有效性也就无法落实。所以必须让生活呈现于课堂,让课堂回归于生活。教师也应紧紧依靠“生活”这位好老师。

如在教学《济南的冬天》时,我就从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入手,让学生撷取记忆里的温馨花絮,与大家分享印象中冬天的景色及特点,再带着自己的认知走进济南的冬天,感受文中诗意美、跃动美和灿烂美。就如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活泼流个不息。”

2、播放感人音乐,调动情感。

创设语文情境,借助音乐是渲染情境的一种重要手段,音乐和文字都都能唤起学生心中的感受,调动已往的经验,重现某种场景或者是感情。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善于把音乐与语言文字沟通起来,这样在语文教学中就真正实现了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器官,在这种联觉的通感中,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教学《我的母亲》的时候,我就放了《烛光里的妈妈》这首歌,让学生感受到了深深的母爱,仿佛进入了文章的情景中。借助音乐调动情感,烘托、渲染气氛,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

3、再现感人场景,表达情感。

我们的学生是一群充满生机,情感健全、丰富的青少年,但他们的人生经历短暂,接触面狭窄,有时文章中描写的事、物、景离他们的生活实际较远,这时,就需要教师去点燃他们内心的激情。

如在教学《诺曼底号遇难记》这课时,我截取了电影《泰坦尼克号》在沉船之际,面对慌乱的场面,几个乐手坦然演奏的片段,通过直观的感受,不用太多的言语,学生自然被人性中的美所感染,这时我就引导学生找找文中让你感动的地方,顺理成章地转入到本课的学习。

因此,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兴趣,引起师生情感的共鸣,达到了“亲其师,信其道” 的效果,从而提高了语文课堂的有效性。

二、合作学习,提高课堂有效性。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交往昭示着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机械相加,传统的严格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所谓的合作学习是指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培养合作交流能力的重要手段,最终由“授之以鱼”走向“授之以渔”,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自己体悟方法,努力提高自己。

在教学《皇帝的新装》时,我就以课本剧的形式展开教学。课前安排学生认真阅读,并提出具体要求:根据自己的想象,对课文进行大胆的改编,可在不违背原意的基础上增加或删除部分内容;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一个角色,并将其特点尽情展现出来;充分考虑人物的性格特点,设计表演时的语气、神态、动作等;课堂上大家对表演点评、质疑,小组成员解释。为了能够准确把握花的特点,大家反复阅读课文,讨论,修改,甚至请教家长,上网查资料……,高质量地达到了设定的教学目标;为了使自己的小组成为最优秀的,人人主动参与,甚至有的小组还自制了道具,在学习语文的同时,也做到了学科间的整合,更是收到了合作学习的高效。

在课上我充当了一个欣赏者、评价者、参与者,当学生遇到疑难时,引导他们思考,为他们铺路架桥,到达彼岸。正如叶澜教授指出的:“课堂应是向未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园景,而不是一切都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行程。”

把课堂还给学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这个学习过程是学生积极主动探索知识的过程,是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获得了知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三、引入多媒体,有效服务于课堂教学。

在新课改的进程中,出现了许多的误区。就拿多媒体的使用来讲,老师用它替代了板书;用花哨的图片替代了对语言文字的品读;用课文录音替代了教师的示读与学生的朗读……甚至形成了“无多媒体不成公开课”的局面。但《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从而适应时代的要求,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那两者是否矛盾呢?我认为并不相悖,只要是能突出课堂教学重点、难点的;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多媒体,定能提高语文课堂的有效性。

在日常教学中,学生知识能力的积累大都借助于课文这一载体。但新教材涉及的知识面广,时空跨度大:课文内容有的关于战争时期或上个世纪的有关事件、也有异国风情的、感受科幻之神奇……仅凭课本上的语言文字描述或简单的几张图片,那是很难让学生真正把握透彻的,毕竟“隔岸观火”与“身临其境”的感受是不一样的。而多媒体是一座跨跃时空的桥梁,化无为有—— 拉近作者、文本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沟通了三者之间的感情。

在教学中,学生情感的自然迸发是学生领悟课文意蕴的完美体现,运用多媒体手段,通过再现生动感人的画面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将学生带到一个他从未去过的地方,领略祖国风光,异域风情。

如《阿里山纪行》一课,作者向我们展现的是阿里山特有的景象。仅凭文字描述学生很难感受景物特点,借助多媒体让学生突破时空亲自去领“神木”的魅力。这样由于学生的“身临其境”,再回到课文,阅读文本,从语言文字中去感受,体会作者寄予的情感就比较容易入手。

乔姆斯基理论认为:人的大脑独具一种“语言获得装置”,这种装置只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才能成为具体的语法,说出具体的语言。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学生与作者、教者的情感交流,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学的生命,是一种过程,更是一种理念。它取决于教师自身教学艺术的发挥,也取决于教师对教学中情、趣、理的挖掘,这将是一条艰巨的道路,但我想只要能立足课堂,立足学生,不断学习、实践、反思,必能提高语文课堂的有效性。

上一篇:施工现场甲方管理实践探讨 下一篇:小学生数学质疑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