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学习我最行

时间:2022-09-17 03:41:44

自主学习我最行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实施,学生学习能力、思维特性、思想品质等方面的培养,已经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课题。如何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实现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已经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开展有效教学的重要内容和追求。但由于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很多老师往往还是将自身的主导作用作为提升教学效能的主要因素,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思维的创新性、探究的实践性、反思的自主性等能力没有得到切实有效的激发和提升。这些问题也引起了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和认真思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指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要主动融入到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过程中,要使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和素养。由此可见,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新课程理念和素质教育所提倡的学习方法和改革发展必然要求。我结合学生、教师、课堂三方面因素,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凸显学生主体作用,注重教学情境创设,有效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潜能。

初中数学改革纲要指出:“自主性学习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特征,教师应帮助学生尽快步入自主性学习的轨道。”但长期以来,广大教师却将学生放在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进行着“单一性、单向性”的传统教学模式,学生虽然学习效能得到提升,但主体特性、学习潜能没有得到激发,导致自主学习的能力得不到培养和提升,致使教与学不能共同发展、共同提升。因此,教师要始终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把握学生认知规律,在新课准备中主动分析研究教材,善于联系教材特点,能够做到“一切围绕学生转”,将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进行有效融合,设计出生活性问题情境,从而使学生自觉开展学习活动。

如在讲解一元二次方程时,我设置了生活化的情境:“从前有一个人拿着竹竿进屋,横拿竖拿都进不去,已知横着比门框宽4尺,竖着比门框高2尺,另一个人教他沿着门的两个对角斜着拿竿,这个人一试,不多不少刚好进去了。你知道竹竿有多长吗?请根据这一问题列出方程。”将现实生活中的生活问题与数学知识进行了充分的融合,这样就有效激发了学生对生活性问题解答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情感,学生学习和探究的欲望得到了充分激发,自觉主动地融入到了问题探究中,有效提升了教学效能。

二、凸显教师主导作用,善于创新教学内容,有效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育实践证明,初中学生虽然形成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和方法,但抵御不良社会影响的“免疫力”还没有完全形成,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导致学习不能具有持久性和经常性。这就要求教师要时刻扮演好“引导员”和“指导员”的角色,注重对学生学习习惯、思维方法、能力品质等方面的培养,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分层教学和合作探究教学方法,使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能够得到有效增强。如在“三角形面积”知识教学中,我一改开门见山、直接灌输的传统方法,采用逐层引导、步步推进的方法,先向学生出示以下问题:“有一正三角形,边长为6,在一边作垂线,求垂线的长度。”让学生进行思考解答,让学生初步感知内容。然后提出问题:“如果现在不是正三角形,而是一个任意的三角形,又应该怎样求三角形的面积呢?”最后出示问题:“有一任意三角形,已知边长分别为6、5、9,求这一三角形的面积。”让学生进行层层深入的思考。通过这种循序渐进的方法,学生较容易地得出了问题的解答方法,实现了新知的有效掌握和探究知识能力的提高。

三、凸显课堂纽带作用,重视课堂内外教学衔接,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很多教师片面地将教学分割为“课内”与“课外”两部分,只重视“内”,花费精力,而忽视“外”,放手任之,从而出现“课内+课外=0”的现象。这就要求教师将课堂与课外同等看待,一视同仁,将课外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在课外设置探究能力强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课外探究活动,增强探究能动性,实现探究和思维能力的提升。如在二次函数教学后,我根据学生学习实情,提出了如下课后探究问题:“有一座抛物线型拱桥,桥下面在正常水位AB时宽20m,水位上升3m,就达到警戒线CD,这时,水面宽度为10m,(1)在如图所示的坐标系中求抛物线的表达式;(2)若洪水到来时,水位以每小时0.2m的速度上升,从警戒线开始,再持续多少小时才能到拱桥顶?”让学生成立多个兴趣小组开展探究性活动,从而实现教学活动的有效衔接,充分提升了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水平。

总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的帮助和指导。广大教师要将学生能力培养作为重要教学目标,切实树立新型教育观念,重视学生主体特性的培养,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切实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热情,从而促进学生学习习惯的有效养成。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上一篇:论数学学习与学生的发展 下一篇:浅析文科女生数学学不好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