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兴趣 巧用方法

时间:2022-09-17 02:59:51

激发兴趣 巧用方法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可见语文教学很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要努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关键词:语文; 课外拓展; 兴趣; 方法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9-006-002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记得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同志们可以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想自己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是得之于课外阅读。”可见,多读书能提高语文能力是古往今来人们不谋而合的想法。《语文课程标准》也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对学生的阅读量还做了明确的规定,既然课外阅读功效显著,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开展课外阅读呢?我认为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来进行。

一、激发兴趣,培养课外阅读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才能尽最大限度的使人人参与到读书活动中去。

1.利用课内课文激发兴趣,巧妙的由课内向课外迁移。例如,教过《陈涉世家》一课后,问:同学们学完这篇课文后,一定对陈涉的聪明才智和他杰出的领导才干心生佩服,他比李闯王头脑聪明多了。那么他最终有没有建立自己的朝代?课文只选了一半。其余的就请同学看《史记》吧。记得培根在随笔《论求知》中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下周告诉老师答案,再想一想如何成为一个杰出的领导者?让老师看看谁将来可以成为一个出色的领导者。结果班级51名同学中有45名去读了《史记》。用他们自己的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2.运用故事或问题引趣。把一篇篇幅较大的读物概括成一个故事讲出来,或者提出一个与原著有关的问题引出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去探究原著。如引导学生读《水浒传》,我先将这本书的内容概括成一个简练的故事讲出来,然后告诉学生要想知道其中的细节,那就请你自己到书中去细细品味。再如引导学生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老师先提出问题:保尔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比一比,看谁读得仔细,对保尔这个人物理解的透彻。

3.展示成果,激发兴趣。中学生课外阅读既渴望有所得,又期望所得的收获外显,得到老师、家长、同学的认可和赞同,满足自己的成就感。在平时的具体实践中,我采用“课外阅读成果展示栏”的方式,记录展示学生课外阅读的成果。小小的展示栏中有学生摘录的好词好句好段,有同学在讲故事、演讲比赛中获得的奖状,有学生自制的手抄报……我定期向学生展示他们的课外阅读成果,使每个学生心理上产生极大的满足感,从而更好地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更好地进行课外阅读。

二、加强方法指导,提高课外阅读效率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只有正确合理地选择自己所需的作品,快速准确地运用阅读方法,做好读书笔记,课外阅读才会有效率,才会有收获。

1.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课外阅读好处多,但未必开卷有益。更何况现在的图书市场鱼龙混杂。因此指导学生正确选择课外读物非常重要。

首先,由于中学阶段的孩子一般都具有好奇心强,好表现的心理特点,比较渴望神秘、冒险,仰慕机智、勇敢等。我们可以向孩子们推荐《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草房子》《海底两万里》《寂静的春天》《发明启示录》《吹牛大王历险记》《魔法学校》等畅销全国的读物。

其次,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基础学科,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确立大语文观,鼓励学生从生活出发,选择适应时代、贴近生活的各种不同领域的读物,满足合理的时尚需求,解决成长中的困惑。《哈利·波特》《少女的红发卡》《科学世界》《女儿的故事》《昆虫记》《宇宙的奥秘》等就是不错的选择。

再次,高尔基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对话。”可见课外阅读对孩子的精神世界有着深远的潜移默化影响。经典名著则可以诱发他们一生的文化向往,温暖他们的心灵,激发他们心中善良温柔的一面。唐诗宋词、四大古典名著、国外经典以及寓言童话、神话故事等都是孩子们很好的精神食粮,它们可以纯净孩子的精神世界,敞亮孩子的心扉。

2.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方法。好的阅读方法是提高课外阅读效率的金钥匙。由于受年龄、阅历及智力等方面的限制,学生的阅读水平良莠不齐,加之课外读物有其各自不同的特点,这就要求阅读方法的指导力求多样性,以满足不同对象的需求。

2.1课内课外相结合。做到“得法于课内,得益乃至成长于课外”。例如,课外阅读佳篇名著时,我要求学生按课堂上精读课文的一般学习方法进行,初步感知整体把握精读赏析积累运用。首先快速阅读目录,得到一个总的概要;然后问问自己想从中得到什么?带着这个问题泛读全书,边看边想,在读中自悟,在读中自得;最后找到你想精读的内容,欣赏其精彩片段,品味其独特写法;有兴趣的还可以通过文字的形式表达阅读的成果。

2.2个别阅读和小组阅读相结合。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个别阅读可以充分体现个性,随机性强;小组阅读则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有利于互相沟通,激发竞争意识,促进小组成员的整体提高。如对《亲近母语》的阅读,我就采用了这样的方法,书中多数文章让学生自己阅读,获得独特体验;同时选择部分难度适中、学生感兴趣的文章进行小组探究性阅读,并以小组为单位在全班交流评比,营造良好氛围,掀起读书的热潮。

2.3读与写相结合。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要指导学生学会积累,学会做读书笔记,可采取的方法:一种是眉批笔记。在阅读时随手进行,把读书时产生的心得、评语、疑问等随时写在书页的空白处。第二种是摘录笔记,把读书时发现的好词语、句子、片断摘录下来。第三种是提纲笔记,将原来较长较深的书或文章用提纲形式摘录下来。第四种是写心得体会,也就是读后感,把读书时的心得体会写成短小文章保存下来。当然,教师在指导学生记笔记时,大可不必统一形式,应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喜爱的笔记形式来记笔记。读书也是一种创作,读书笔记应成为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读什么书,在笔记上记下篇名、出处及阅读日期,这是日后考核阅读量的依据。读到好文章,摘录下好词好句,记下自己的心得体会。这样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增加了词汇量,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读累了,在本子上描描画画,或一朵小花,或一棵大树,或高山流水,或鸟兽虫鱼,这样,给阅读增添了无限的情趣。

3.落实检查,深化课外阅读效果。只有通过检查,不断地改进课外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学生的阅读才能有所获,有所得。

3.1家校互动,相互配合。学生的课外阅读一般都在家中进行。在工作上,一定要争取家长配合、督促、检查子女的阅读情况。从阅读的时间、态度、内容、效果……并及时与老师交流沟通,杜绝放任自流的现象,保证学生的阅读效果。

3.2定期检查读书笔记,或开展优秀读书笔记评比活动。这样既能让老师了解学生阅读书籍的内容、种类、数量,并指出笔记的优缺点,明确努力方向,还能通过引进竞争机制,激励情趣。如比一比谁读的书多,谁了解的故事多,谁认识的人物多……

3.3每日读书成果汇报制度。每天中午利用20分钟左右的时间,组织安排两三名同学在班上讲述自己阅读中的体会、收获,其他同学评议。这样一来,既能矫正学生课外阅读中的不足之处,又能让学生在展示自己阅读成果的同时获得成就感,而且,又能借助该同学之口,开拓其余学生的视野。真可谓是一举多得。

3.4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讲故事”、“剪贴册”、“手抄报”、“知识竞赛”、“诗歌朗诵比赛”等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不但能有效地检查月底情况、巩固阅读成果,还能让学生享受阅读的乐趣,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推动课外阅读步步深入。

得法于课内,发展于课外。这样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学生的学习成绩也有大幅度的提高,促进了课堂教学更好的进行。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要积极研究探讨,为学生的课外阅读保驾护航。让学生倘佯在书海中,在书的海洋中去积累语言,亲近母语,陶冶情操。

参考文献:

[1]走进语文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上一篇:浅谈托小班区角“娃娃家”变形记 下一篇: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心理素质教育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