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09-17 12:40:52

关于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的几点思考

【摘 要】 随着统筹城乡工作的推进,农村资金互助社这种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成为缓解农村金融问题的主要手段。作者通过对温州瑞安汇民农村资金互助社的调查,在分析该互助社的运行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加快农村资金互助社健康发展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农村资金互助社; 金融风险

一、引言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农村金融的改革与创新是解决我国农村金融问题的主要途径。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逐步推进,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资金和人才缺乏、技术低下等问题成了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特别是资金问题,它不仅对农村经济发展意义重大,也是解决人才、技术问题的主要推动力。但是由于农业企业规模较小,贷款金额不高,加之缺乏抵押物,很难向传统的金融机构获得贷款。现阶段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实践很大程度上是停留在“机构不足建机构;补贴不足加补贴;监管不足改监管”的阶段,农村金融组织也多在支农与自身可持续发展目标之间徘徊,逐渐迷失了方向(刘锡良,2009)。在三十年的农村金融改革进程中,学者们做了大量的研究,也取得了丰厚的成果。王曙光(2006)根据城市金融改革的启示,指出农村金融改革的关键在于组建新一批增量金融机构,引入有效的新型竞争主体,构建多元化、竞争的农村金融体系。培育符合农村、农业发展特点和金融实际需求的创新型农村金融组织,有效破解农村产业发展融资瓶颈,是当前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趋势所在和根本要求。

自2004年开始,连续七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创新型金融机构。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引导农户发展资金互助组织”,同年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为缓解农民和农村小企业融资难题,允许设立农村资金互助社这一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这个惠农政策的鼓励下,全国各地的农民纷纷在地方政府的引导下建立了农村资金互助社。农村资金互助社是指由农民和农村小企业按照自愿原则发起设立的为入股社员服务、实行社员民主管理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从性质来看,农村资金互助社属于合作金融的范畴。与传统的金融机构相比,农村资金互助社具备手续简便、方式灵活、融资成本低等优势,以服务社员为宗旨,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民间自发创新的农村资金互助社,大多产生于一个乡镇的村庄之间,通常建立在农村合作社的基础上,社员之间比较熟悉,在生产和经济互助的基础上形成了资金互助。因此,农村资金互助社运行的信用环境是基于私人之间的非制度信任(康蓉英,2008)。

二、瑞安汇民农村资金互助社运行状态分析

2011年3月23日温州地区首家“农民银行”――瑞安汇民农村资金互助社正式开业。该资金互助社是经浙江省银行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由梅屿蔬菜专业合作社、荆谷白银豆合作社和篁社索面合作社联合发起组建,并由3家合作社698位社员自愿入股组成,为该互助社社员提供存款、贷款、结算等业务的互银行业金融机构,注册资本金500万元,为目前浙江省规模最大的农村资金互助社。资本金是三个合作社的698名共同入股的,最低的200元,最高的为44万元,该互助社理事长黄则强出资44万元,监事长出资20万元,按照规定个人在资金互助会的股份比例不能超过10%。该互助社实行封闭运作,所有业务只对该互助社社员开放。瑞安市马屿镇汇民农村资金互助社设立理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实行经理管理制。合作社经理林大国是外聘的,对理事会负责。林大国之前在瑞安农村合作银行工作,具有丰富的银行从业经验。互助社目前共有5人,一位经理、两个柜员、一个会计和一个保安。互助社从698名社员中选出39人作为理事,理事对资金互助社的重要事项进行表决,按照互助社的原则,表决权与股份的大小无关,实行一人一票。

截至2011年6月底,该互助社共发放社员贷款1 300万元,贷款期限基本上为6个月,也有2-3个月的,月利率在0.5%~1.14%之间,贷款金额从5 000元到50万元不等,贷款对象都是来源于社员。贷款的类型有抵押贷款、互保贷款和信用贷款。互助社的抵押贷款和商业银行的抵押贷款有所不同,只是在办理贷款时,农户需要提供房屋的产权证复印件;互保贷款是指一笔金额较大的贷款需要3-5个左右的社员共同担保才给予发放;信用贷款一般仅用于小额的贷款。截至2011年7月,互助社的贷款基本上都是抵押贷款,互保贷款和信用贷款只有一笔。互助社分别在三个合作社设立了三个调研员,互助社的人员和调研员对贷款对象的经营状态和信用情况非常了解,所以资金互助社的贷款效率非常高,如果资料齐全,金额不超过20万元,一般半天之内就可以完成审批并给予资金,相对于银行和信用社贷款,手续简便、速度快捷。瑞安市马屿镇汇民农村资金互助社对经理和信贷员的放贷权也进行限制,对于3万元(含)以下的,信贷员可以直接操作,经理的权限是20万元(含),理事长的权限是50万元(含),如果超过50万元需要理事会研究决定。该互助社的资金来源来自股东的出资,金额从200元到几十万元不等,有好几百农民都是出资200元,入股最多的是该社的理事长,还有社员的储蓄存款,存款利率和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存款基准利率一致。目前,互助社遇到的最大问题是资本金不够,据该社监事长估计,目前还有将近1 500万元的贷款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2011年3月开业到同年7月,互助社共为100余位社员贷款1 300万元,其中已经收回10多笔,都是社员主动提早还贷的,尚未出现不良贷款现象。

三、互助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通过调研,发现瑞安汇民农村资金互助社目前遇到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四个方面:

1.资金来源不足。到2011年6月底,瑞安汇民农村资金互助社共吸收存款800万元,加上募集的500万元股金,可贷款资金为1 300万元,基本上都已经发放,现在已出现了无钱可贷的情况。由于互助社的存款利率要与人民银行公布的存款利率一致,而且对象只能是社员,所以存款金额上存在不足。虽然互助社在年终会根据利润再给予社员按存款金额1%的返利,但是很多社员还是不愿意将存款放在互助社。

2.政府的扶持还不到位。农村资金互助社作为农村新型的金融组织形式,国家从2004年开始一直到2010年的一号文件都有提及,但是目前地方地方政府还没有切实有效的扶助措施。以瑞安汇民农村资金互助社为例,截至2011年7月7日笔者采访该互助社理事长黄则强当天,温州市人民银行还没有给予该互助会机构账户,虽然该互助社的设立是经过浙江省银监局批准的。

3.固定成本所带来的规模困境。对于资金互助社来讲,有固定支出的沉没成本,例如6位办事人员的支出和营业场所的租金。对于金融类企业,存贷款的规模决定着企业的利润。按黄则强估计,目前互助社1 300万元的贷款规模只能实现保本经营。为了互助社能生存和发展,需要拓展存贷款规模,但是规模扩张具有一定的难度。第一,吸收存款比较困难,对于社员来说,本身的资金需要大于资金供给,总体上属于净资金需求者。第二,资金互助社难以获得农信社贷款,一方面是对这一新型金融组织的不信任,同时担心该组织对农信社业务的冲击;另一方面,如果互助社存贷款规模过大就会带来风险监管的问题,毕竟农民组成的资金互助社缺乏金融人才和完善的金融监管机制,风险过大就会留下风险隐患。

4.缺乏风险监管。目前农村资金互助社的运行中还没有采取相应措施来规避金融风险,以瑞安汇民农村资金互助社为例目前还没有设立风险专员或者管理风险的机构。资金互助社采用的关系型信贷模式,通过信贷员、调研员和理事会成员对贷款社员的了解来杜绝信贷市场出现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但是对于一个金融机构来说,尤其是涉及广大农民的存贷款业务更加需要做好风险的监管。

四、对策及建议

1.扩大对农村资金互助社存款利率浮动区间,推进微金融机构利率市场化。存款利率放宽之后,农村资金互助社可以通过更好地吸收会员的存款,通过存款的增大来实现互助社规模的扩大,从而更好地满足社员贷款的需要,避免出现“无钱可贷”的窘境。至于利率浮动的区间,政府可以以试验的方式逐步放大。同时,也可以允许互助社推出期限各异的创新性结构化储蓄产品,供社员自由选择。

2.政府要加大对农村资金互助社的扶持。作为新型的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初期可能不被大多数农民所接受。所以需要政府通过政策出台等形式,加大宣传、积极引导,使得广大农民了解和认同资金互助社,从而提升农村资金互助社的社会认知度,让更多的农民参与和支持互助社的发展。随着知名度的提高,资金互助社的存贷款规模就会不断增加,互助社就能朝着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另外,政府部门还需要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使得互助社在一定时期内可以享受税收减免、利息补贴等优惠待遇,以保证处于创业初期的互助社这种新型农村金融组织渡过难关。

3.扩充农村资金互助社的资本规模,鼓励其他金融机构也参股等形式加盟。由于农村资金互助社的贷款仅来自于社员的股本和存款,资金来源十分有限,互助社的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就在于后续资金的充足。目前,城乡统筹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理念,可以将金融资源引入农村,借助农村资金互助社等创新型金融机构构建城市金融和农村金融的统筹链接。利用控股、参股等形式实现城乡资金的融通,从而增强农村资金互助社的资本规模。另外,农村资金互助社可以加强与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合作,在信用社营业网点设立窗口,办理农村信用合作社不愿意办理的贷款业务或者通过担保等形式促使会员获得信用社的贷款资金。

4.建立风险自控体系,加强对互助社的风险监管。第一,互助社需要建立风险自控体系,建立贷款分级制度、资产损失准备、备付金等制度,严格控制资金贷款流向,实现资金在社员间封闭运行。第二,设定各级别贷款限额,同时对于大笔贷款建立理事会审核、专人监督制度,建立营销―审批―管理的全程稽查制度。第三,将农村资金互助社纳入中国人民银行的个人征信系统,提升信息获取的全面性,减少信息不对称的不利影响。第四,加快农村金融人才的培养。通过培训、深造等方式,提高互助社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的金融知识水平,培养严谨的风险管理理念,完善风险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1] 刘锡良,齐稚平.城乡统筹建设中金融发展的三个视角[J].金融发展研究,2009(3).

[2] 王曙光.农村金融和新农村建设[M].华夏出版社,2006.

[3] 康蓉英.关于中国农村资金互助社运作的研究[J].理论导刊,2008(12).

[4] 薛艳丽.由“农村金融之谜”探讨农村资金互助合作金融的构建[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9(7).

[5] 高杨.农村资金互助社研究文献综述[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6).

上一篇:中小上市银行盈利能力比较研究 下一篇:内部开发无形资产会计处理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