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从心开始

时间:2022-09-16 09:56:38

[摘要]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这些孩子是人类的无限多样化的花园里最脆弱、最娇嫩的花朵。”学生是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师要把特别的爱给特别的学生,以爱为出发点和归宿,用“爱心”去架起心灵的桥梁,“细心”地捕捉闪亮点,持“恒心”去发掘,去打磨,去雕琢,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关键词]爱心;细心;恒心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3)17-0011-03

[作者简介]蔡少梅(1965―),女,广东普宁人,本科,广东省茂名市第十五小学教师,小学高级。

雨果说:“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教师就像那默默奉献的绿叶,时时刻刻衬托满园鲜花的娇艳;学生就像那美丽的鲜花。但是,花园里竞相开放的花朵中有娇艳的、茁壮的,更有那些长满刺的。因此,教师就要讲究一定的方法,“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如果能够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直接、全面地影响学生,就会收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一、爱心――通往心灵的桥梁

冰心曾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是老师教育的源,有爱便有了一切。”爱是一种力量,一种品质,是教育成功的秘诀。教师传递着情和爱,用爱心打造学生的天堂,必然会结出丰硕之果。

黄同学是四(2)班的学生,典型的学困生。他身材比同龄学生要高大,力气大,动作敏捷,好动,喜欢同学。课间,校园很多角落几乎都能见到他闪过的身影,追逐、吵闹、打架是他每天都会发生的事,也经常看到老师教育他的情景。我第一次走进四(2)班时,看到他坐在第一排最边的位置上,我就知道肩上的任务艰巨。可能因为看到我是他升上四年级后的语文老师,不是班主任,不了解情况,他仍是那样放肆地调皮。上课或是明目张胆地睡觉,或是毫无顾忌地大声插嘴,或是周边的同学;下课,追逐打闹,作业本几乎是空白,每天都有其他班级的老师向我投诉。年轻班主任也说管不了,真是让我绞尽脑汁、伤神费脑。通过观察、接触,我觉得他智力不差,思维较敏捷,有一定的是非判断力,每天早早就到学校,每当搞清洁卫生时,他总是脏活累活抢着干。我找他进行谈话多次,但是效果甚微,后来家访才知道,他从小失去母亲,父亲再婚,常年在外地做生意,他和奶奶两人住。一方面是他奶奶的掌上明珠,凡事随着他,过于放纵;另一方面他得不到父母的关爱,造成他我行我素,目中无人,多动,脾气暴躁,学习基础差,但这也表明他内心自卑,渴望得到爱。我心中有了底之后,多次与他父亲打电话交流看法,只要有空,我就找他谈心,辅导他学习,买他感兴趣的书籍送给他。有空的时候,放学我就送他回家,顺便看看他年迈的奶奶。一天,我正准备进教室上课,几个学生一边向我跑来,一边大声喊:“校长,打架了,打架了!”我三步并作两步冲进教室,只见他与同学打成一团,费了好大劲才把他们拉开。黄同学怒发冲冠,手握拳头,身上的校服也被扯破了。我让他们回到各自的座位上,进行冷处理。课后,我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原来是他想与那同学玩,同学不理会他,他一生气就挥起了拳头。我指出了他的不对,同时在班上教育同学们团结关心他,与他交朋友,让他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几天后,我买了一套新校服送给他,他手捧新校服哭着对我说:“校长,我一定改掉身上的错误,做个值得你骄傲的学生。”此后,我密切注意他,上课鼓励他举手,多给他机会,课后常辅导他,他的作业首先批改指正。课间,多叮嘱他不要追逐,有事找老师解决,并尽可能多询问他近期的表现。对于他的进步及时给以表扬,更是在班上表扬他在大扫除时的表现,号召同学们向他学习。一点点爱,一滴滴情,终于唤醒他的心灵,慢慢地,他真的变了,脾气不再暴躁,学习有兴趣、有耐心了,看到同学打架甚至还去劝架。他和我之间的默契也增强了,每次去探望他奶奶,奶奶都不停地感谢。

笔者深切地感受到:爱像一团火,能点亮学生心头的希望之灯;“爱心”是架起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桥梁,对学生有仁爱之心,才能使学生做到“亲其师,信其道”。

二、细心――点燃闪亮点的火把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教育工作中,教师应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应具有一双洞察秋毫的眼睛,细心观察,善于捕捉、挖掘学生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善于欣赏他们的兴趣爱好、一言一行,乃至奇思妙想。同时毫不吝啬地表达你对学生的欣赏,及时把赞美送给每一个学生,增强学生的自尊、自信、自强,使之发扬光大,激励他们不断进步,使每个学生都感到“我能行”“我会成功”。

去年,我承担五(1)班语文课教学任务。邓同学是五(1)班有名的“捣蛋王”,从小养成自由散漫的习惯,上课不听讲,要么搞小动作,要么突然大声插嘴;下课追逐打闹,常惹是生非,一会儿动动这个,一会儿碰碰那个,让每个老师都头痛。我除了上课制止他捣乱外,按下火来,细心观察了他一个星期。同时,一有空就找机会与他谈心,还找了与他平时接触较多的几个“哥们”,了解他在校内外的情况。又暗中进行家访,掌握了他第一手资料。虽然他身上有许多不足,但并非一无是处,他喜欢打篮球。一天,学校举行年级篮球比赛,我在球场观看时,看到正好是五(1)班与五(2)班在展开激烈的冠军争夺赛。上半场结束时,五(1)班输给对手8分,班上同学在议论纷纷,很是着急。这时,我灵光一闪,叫来班长询问,为什么不叫邓同学上场,班长说,他是捣蛋王,同学们不愿他参加。我叫班长马上找他来,我看着他,二话不说,拍拍他的肩膀,说:“输赢就靠你的了,该你上了。”邓同学看着我,先是一愣,显得很意外,随后马上冲着我点点头。接下来,在他的带领下,很快把比分追了上来,比赛结束时,反超对手8分,夺取冠军,同学们拉着他的手高兴得不停地跳。在比赛后的总结大会上,我表扬了同学们团结拼搏的精神,还特意表扬了他,同时宣布让邓同学当篮球队长,同学们报以肯定的掌声,当时他受宠若惊,眼睛充满了对我的感激。第二天,我刚到教室门口准备上课,邓同学跑到我面前鞠了个躬,说:“校长,谢谢您!”还没等到我出声,他又转身跑走了。我知道,这是“长征”迈出的第一步。接下来的日子,我帮他制定学习目标,还有意识地交些任务给他,让他与同学多接触,完成任务给以肯定鼓励,细心观察他每天的变化,及时赞扬或批评指正。看到邓同学的点点进步,大家都很开心。他父母也非常感谢学校和老师的教育、帮助。

三、恒心――琢塑灵魂的雕刀

学困生的某种不良行为形成习惯之后,要想让他痛改前非,一下子挖除病根,形成持久的良好心境是有困难的,他们往往自觉地“旧病”复发,死灰复燃现象时有发生。所以,教师要有足够的思想、心理准备,绝不能掉以轻心,不能有半点松懈,不可认为反复就是“犬子不可教”“烂泥湖不上墙”,简单地认为“朽木不可雕”。“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就决定了转化后进生工作的艰巨性和反复性,需要教师有极大的耐心、恒心,必须有“允许孩子犯错误,又允许孩子改正错误”的博怀。要善于用良好的班集体的同化功能及家庭社会的教育合力,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以促其积极转化,改过自新。

六年级有一个帅气的小男孩小梁,富有表现力,但从不服输,急躁冲动,上课总是犯错,常闹课堂,影响教师上课,他成了班上的“刺猬”,可爱又爱扎人。有一天,我下午上课时突然感到班上很安静,同学们很认真听课,我感到有些奇怪,放眼一扫全班,发现小梁趴在桌上睡觉,我走过去询问他是否不舒服,他摇摇头就不理会我了。一连两三天,我下午上课时都发现小梁在睡觉,我感到其中一定有什么问题,我向班主任了解情况,班主任说问小梁也总说没发生过什么事情。根据平日对他的了解,我分析他有上网的爱好,会不会是中午上网去了?我打电话到家里,把小梁这几天的情况告诉家长,并把自己的怀疑说出来,请家长第二天来学校。经教育,小梁承认前两三天中午是去上网,所以下午上课没有精神就趴在桌上睡觉。我严肃批评了他,并指出迷恋网上游戏带来的危害,同时给他一个改过的机会,没有处罚他。可是,没过多久,同班学生来告诉我,小梁又去上网了,真是“承认错误,坚决不改”。我想不能放任他,出现反复是正常的,只要我有耐心、恒心,他就一定会改掉这习惯。于是,我多次找他谈心,让他认识到自己意志薄弱,缺乏耐心。要求他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还经常提醒他,课后常为他辅导,同时,发挥同学间“一帮一”的作用。课余,我让他参与班集体的活动,充实他的生活。当他有一点进步,就及时给予表扬、激励。后来,我抓住他好表现的特点,给他套上“紧箍咒”,让他当起了值日生,管理班里的纪律。慢慢地,他变了。他说:“老师让我当值日生,说明老师器重我,我总不能给老师丢脸,得时时处处小心翼翼,不仅要认真学习,不能违反校规,还要制止其他同学。”我笑着对他说:“你长大了,懂事了,是真正的男子汉,我真替你高兴!”通过一年的潜心努力,精心转化,终于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果,小学毕业时,他顺利地升上理想的初中。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人都有一颗成为好人的心。”学生需要爱,教育呼唤爱。爱,是开启心扉的钥匙,是铸魂工程的一把雕塑刀。相信教师真诚和正确有序地引导,从每一个细节关爱学生,走进学生,拨动学生的心弦,细心、持之以恒地潜心育人,必然会帮助学困生逐步打开成功之门,在润物无声中奏出快乐幸福的交响乐。

参考文献:

[1]罗玉燕.如何在教育实践中落实赏识教育[J].新校园:理论版,2012(9).

[2]陶金.在自己的教育案例中反思[J].下一代,2012(4).

[3]叶春霞.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J].师道:教研,2012(1).第2卷 第17期

上一篇:加强集约化管理 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 下一篇:修改让学生作文妙笔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