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意产业视角下沟域经济发展模式创新研究

时间:2022-09-16 09:55:41

文化创意产业视角下沟域经济发展模式创新研究

摘 要:沟域经济是北京发展山区经济的一种崭新模式,通过整合沟域内资源,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实现经济的增长。在研究沟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基础上,从文化创意产业视角出发,归纳文化创意产业视角下沟域经济的发展原则,并提炼出沟域经济发展的创新模式。

关键词:沟域经济;文化创意产业;创新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13-0035-02

一、背景

沟域经济是近些年北京市提出的一种发展山区经济新模式。它打破原有的行政区划,以山区沟域为地理单元,以生态保护为前提,在有效整合沟域内各种资源的基础上,形成内容多样、产业融合、特色鲜明并具有一定规模的山区产业带[1]。

加快沟域经济建设步伐是北京城乡经济一体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从北京开展山区建设和沟域经济发展的过程来看,现在北京沟域经济建设已进入不同产业相互融合、共同发展时期[2]。大部分沟域在发展中将第一、三产业融合发展,尤其是将休闲旅游作为沟域经济发展的重点[3],然而由于目前存在的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因此将文化创意产业与沟域经济融合显得尤为重要。

文化创意产业有别于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是二者结合的产物,其核心在于创新,它不同于传统三大产业,是具有很强渗透力的新兴产业,同时还具有低能耗、低污染、高附加值的特点,将文化创意产业与沟域经济融合发展,可以优化沟域经济发展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产业附加值,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文化创意产业视角下沟域经济发展原则

1.生态优先,持续发展。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是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创新沟域经济发展模式,以文化创意产业为视角,在发展的理念上坚持生态优先,寻求一条生态友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生态保护与当地经济发展相协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突出特色,因地制宜。目前北京市各地沟域经济开发项目存在明显的趋同效应,主要集中在观光、采摘、农家乐等项目。就沟域的长期发展来看,会使沟域内良好的资源得不到深度的挖掘,造成资源闲置的现象,逐渐削弱竞争力,造成沟域经济发展的缓滞。因此,最大程度发挥当地特色,因地制宜,明确定位,是现在沟域经济发展需要突破的关键。

3.规划先行,产业聚集。发展沟域经济首先对每条沟域进行总体规划。总体规划的重点核心内容是各类标准的制定,同时利用资源优势,统筹安排,合理布局,精心打造。并且依靠北京郊区先期所形成的沟域经济产业聚集带,延伸产业链条,形成合力,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形成各区域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主导品牌。同时,积极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扩大沟域经济发展的规模与影响力,形成三次产业互动、城乡经济相融的新发展格局。

4.文化融入,创意创新。沟域经济建设不但要完善硬件设施,还需深入挖掘当地传统文化底蕴,提升经济发展“软实力”。就目前沟域经济发展现状而言,山区农业生产仍主要依靠传统生产模式,农产品的深加工和旅游商品转化率不高,农业生产和产品销售的组织化程度低,难以形成品牌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因此,运用文化生产力提高农业附加值十分必要。在沟域经济发展中融入文化创意,有助于增强吸引力,形成品牌特色,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拓宽产品销售渠道。

三、文化创意产业视角下沟域经济发展模式创新

文化创意产业视角下发展沟域经济,就是结合文化创意产业的特点,寻求沟域经济的新增长点。通过笔者的分析整理,总结出主导产业文化创意提升模式、文化创意带动模式两种沟域经济发展的创新模式。

1.主导产业文化创意提升模式。主导产业文化创意提升模式是将传统沟域经济发展模式下依托的自然资源分别与文化创意进一步融合,将沟域经济下主导产业依托的各种资源从文化创意产业的角度进一步开发,从而将发展模式创新,带动沟域地区的经济发展步伐。

将自然风光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创造性的挖掘景点的创意项目,例如现在已有的位于房山区十渡景区内的仙龙岛露营地,将仙龙岛优美的山水环境与露营结合起来,游客可以进行烧烤、骑马、射箭等活动,增加了游客的娱乐体验;将民俗文化、遗迹游览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加入更多的创意参与环节,可以增加游览乐趣。还可以在旅游纪念产品的制造销售中加入个性化元素,吸引更多游客,扩大民俗传统和历史文化遗迹的影响范围;将特色农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将农业产品加入创意元素,可以扩大农产品销量。

2.文化创意带动模式。产业融合推动农业发展是沟域经济的核心,但是产业融合不仅是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之间的融合,还可以与文化创意产业这种渗透力强的新兴产业融合发展。文化创意带动模式就是整合沟域内各方资源,以文化创意产业为核心,通过创意创新,形成新的沟域经济发展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丰富的自然、社会、资金、人力资源是发展的基础。比如举办大型文化创意活动,加入合理的文化创意,紧密联系周边产业,可带动景区旅游业、特色农业等产业的发展,一举多得。依托各种资源开发的项目以文化创意为纽带,合理规划,关注沟域整体的大发展,促进沟域内资源的活化与开发,实现产业集聚提升,从而加快沟域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史亚军,唐衡,黄映晖,王有年.基于山区产业发展的北京沟域经济模式研究[J].中国农学报,2009,(18):500-503.

[2] 姜翠红,李红,陈俊红.北京沟域产业融合发展机制与路径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1,(32):104-109.

[3] 陈俊红,曹均,易芷娟.北京沟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典型调研与思考[J].中国农学通报,2012,(29):169-175.

上一篇:《生育制度》的阅读和反思 下一篇:对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政监督的理性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