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番棋,经典的回唱

时间:2022-09-16 09:05:41

十番棋,经典的回唱

初冬的北京,涌动着一股新意。近200位社会各界名流现场见证了“Mlily梦百合世纪之战古李十番棋”的揭幕,时尚大气的开战仪式颠覆了以往对围棋赛事开幕式的认识,中国的古力九段和韩国的李世石九段肩并肩、手握手地站在起,告诉全世界的棋谜们:期待已久的古李十番棋终于到来了!

十番棋,皇冠上的明珠

2013年,中国围棋首次包揽了本年度所有的个人世界冠军。周睿羊、时越、范廷钰、陈耀烨、芈昱廷和唐韦星,每一位世界冠军都很年轻,都很优秀,但用“围棋之神”的眼光来看,他们也只是在整个浩瀚的“围棋宇宙”中的极小领域里,有了自己的独到研究。毕竟,这个棋种起源于中国,蕴含的变化难以想见。据北宋科学家沈括推算,围棋的变化约为10的172次方,这个数字相当于宇宙中目前已知的星星数量之和。

千古无同局。喜欢围棋的朋友都在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围棋奥秘的探索,经过国际大赛检验的职业高手则是这个领域的翘楚。上世纪,日本棋界认为,不可能有30岁以下的“名人”,但在年轻棋手辈出的今天,能在一段时间内屡获冠军的顶尖棋手自然就具有一种王者气质,也拥有一种超越时代的棋界号召力。如中国“棋圣”聂卫平,在上世纪80年代中日围棋擂台赛上的优异表现,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认识围棋、喜欢围棋。再如韩国“石佛”李昌镐,曾经像神一样让同时代的顶尖高手尝尽苦头,也提升了整个棋界对于官子的认识。

遗憾的是,无论中国的聂卫平、马晓春这样的棋坛泰斗,还是像韩国的曹薰铉、李昌镐师徒,都没有下过十番棋。不是每一个时代都有十番棋,更不是每个棋手都有资格和荣幸下十番棋。十番棋的份量远非一两个世界冠军所能比,古李十番棋的两位对局者已经收获了21个世界冠军!

通俗点说,在同一时代得有旗鼓相当的两位顶尖高手,双方都愿意以这种古老的方式来分出伯仲。胜者名声更盛,甚至独步天下,败者却要经受挫折的考验,甚至有可能颜面扫地,独自忍受千夫唾骂。

回望70余年前,吴清源与当时日本顶尖高手们的十番棋仍历历在目,他以过人的意志和才华在“悬崖边的战斗”中都取得了胜利,其中尤以和木谷实的镰仓十番棋最为经典,也最接分秋色的结局。

镰仓十番棋开创新潮流

之所以称为“悬崖边的战斗”,甚至被当时的一些日本媒体称作“悬崖上的白刃格斗”,是因为当时刚刚成名的吴清源要独自面对日本所有顶尖高手的挑战,一旦十番棋落败,便要“臣服”——以改变对局时的棋份来尊重胜者,类似于胜者可以像下让子棋一样来“指导”败者。

1914年出生于福建福州的吴清源,14岁时东渡日本,开始自己的职业棋手生涯。

1939年,木谷实七段战胜本因坊秀哉,吴清源也成为七段。当时日本围棋界八段空缺,九段仅本因坊秀哉一人。于是,《读卖新闻》社按古例策划了升降十番棋,让两人争夺日本围棋第一的宝座。至1941年,吴最终以六胜四负战胜木谷实七段。

在十番棋擂台上连续15年,吴清源将日本所有一流棋士与他对局的棋份,不是降为相差一段的先相先,就是降为相差二段的定先,充分展示了其过人的意志和才华。

血泪十局与当湖十局

十番棋的古例源自中国,古往今来中国著名的十番棋有黄龙士与徐星友的血泪十局、范西屏和施襄夏的当湖十局。

生于顺治八年(1651年)的黄龙士,被康熙年间著名学者阎若璩推崇为棋圣,与顾炎武、黄宗羲等并称为十四圣人。黄龙士是徐星友的师父,最初让徐四子。待徐达到受二子水平后,黄故意让三子下了十局,对局地点时间不详,胜负参半。因呕心沥血,殚精竭虑,十局之后不到两年,黄龙士抱病身亡。黄龙士与徐星友都在这次十番棋中用尽了心思,一些新奇、精巧的构思不断涌现。血泪十局是古代让子棋名局,转变了围棋的风格,轻灵多变,思路深远。

清代围棋突飞猛进,在黄龙士、徐星友之后,又诞生了称霸弈坛的四大国手梁魏今、程兰如、范西屏和施襄夏,其中尤以范西屏、施襄夏为难得的天才。

古代围棋对局前两组对角星位均有座子,白棋先行不贴目。作为古代座子制的巅峰,出神入化、景象万千的当湖十局,关键之处杀法精妙,惊心动魄,将围棋传统技艺发挥得淋漓尽致。在当湖十局之后,范、施二人的著作在深度上已超过《棋经十三篇》,成为诗入围棋与围棋入诗的典范。

他眼中的他

早在2009年,古力与李世石的每一次对决都被棋迷们誉为“4000年一战”、“火星撞地球”,棋界有一些热心人士撺掇起古力与李世石的十番棋来。那时,中国年轻棋手还不能像今天这样在世界大赛上和韩国顶尖棋手“掰手腕”,古李十番棋的胜负极有可能影响到整个中国围棋的士气。加上十番棋独特的赛制与棋院的一些敏感性条款在诉求上并不一致,因此,古李十番棋当时并没有实现。

好饭不怕晚,有时候缘份就是在不经意间撮合成的。2012年12月8日,江苏恒康集团董事长倪张根在上海观看围棋大赛,被中国围棋队主教练俞斌的一席话打动,有了支持围棋赛事的初步想法。第一届梦百合杯世界围棋公开赛就这样“简单至真”地开始筹备。2013年1月底,倪张根在上海遇见了王煜辉、刘世振,闲聊间得知“韩国围棋第一人”李世石有个夙愿,就是和一生之敌也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古力下一次十番棋。倪张根瞬间有了一股不一样的心潮涌动。2013年4月初,新华社记者王镜宇的一篇文章《世界围棋需要古李十番棋》坚定了倪张根的信念。他在和中国棋院高层反复沟通中,得到了各方面的支持,之前的一些敏感性条款被突破,大家都是为了更好照顾棋手的利益,也都想为围棋多做点实事。

对于古力而言,李世石在2012年年底再次提出要下十番棋的想法让他很感动,一是因为自己也有这样一种默契,希望和李世石在棋盘前战斗到60岁;二是因为当时李世石在三星杯决赛中以两盘半目战胜了自己,李世石夺冠后还坚持这样的“挑战”,古力自当全力以赴。

对于李世石而言,古力是上帝给自己最好的围棋礼物,从古力身上能看到中国围棋过去和未来的发展脉络。每次和古力在棋盘上对决,李世石总能迸发出一种不一样的激情和力量。

有人说,古李十番棋已错过了最佳的时机,古力和李世石对此均有自己的看法。李世石认为现在是和古力“共性最大的时候”,古力则认为“30岁是精力、境界、技术最好的年龄”。

有人惊讶李世石的“赌性”,有人喜欢古力阳光开朗的性格。关于个性,两人彼此尊重,惺惺相惜。“输棋,所有的人都可以输;赢棋,却只能是有实力、有责任心的人赢”,一席话再次体现了李世石的气质,原来他更倾向于把别人眼中的“赌性”理解成自己的责任心。古力喜欢唱歌、踢球,李世石很欣赏,认为自己和古力一样,都是热爱生活的人。

关于来生还愿意不愿意当职业棋手,李世石的态度是可以下棋,但不太可能再成为职业棋手,因为他想经历另一种生活;古力则感谢围棋带给自己的快乐,希望自己在有生之年为围棋多作贡献。

以往的交手记录,36盘对决中李世石以18胜17负稍稍领先,其中一盘是四劫循环无胜负。没有分出绝对的高下,这也让李世石和古力更渴望在十番棋中证明自己的实力。

中国梦 围棋梦

中国围棋包揽年度六冠,已成为各类盘点中的一个亮点。近年来,中国企业支持的围棋赛事越来越多,赛制上对职业女棋手以及业余棋手的激励也有目共睹。越来越多的小孩子学习围棋,围棋文化的普及越来越广。所有的杠杆都离不开赛事这个支点,十番棋是其中相当重要的支点。中韩两国棋院已确认完古李十番棋前九站的时间安排,以后其他的世界大赛都要以此为参考。

作为史上首次两位不同国籍顶尖棋手参与的十番棋,作为奖金最高的2014年度围棋大戏,古李十番棋揭幕后,社会各界均纷纷发表祝福。大家都希望古力和李世石能下出传世名局。

中国围棋协会主席王汝南的围棋梦一直贯穿于自己的踏实工作之中。对于古李十番棋,王汝南考虑得更多:十番棋是公平公正的决胜,但像目前这样胜者全拿500万元奖金、败者分文没有的残酷赛制,他本人是不太赞同的。从知名度、影响力来看,古力和李世石无疑是这个时代十番棋最适合的对局者,他们俩也都是年轻棋手学习的榜样。古力在国内受年轻棋手冲击较大,李世石相对斗志更旺。古力唯有冷静、拼搏,才能在十番棋上取得好成绩。

天赋、专注、自我约束及自学能力,是王汝南提到职业棋手不断进阶的几个关键词。尽管古力和李世石最近都没能收获新的世界冠军荣誉,但两人对棋局内容的创造性仍然值得年轻棋手学习。王汝南认为,序盘的战斗李世石更敏锐,但古力的棋风是更均衡、更注重全局。古李两人的官子水平都很高,但和一段时间的状态起伏关系较大。

责编 柏强

上一篇:养血清脑颗粒对头痛防治作用的研究进展 下一篇:跑酷:在城市中疾走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