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谁都X不了”的歧义现象

时间:2022-09-16 04:37:51

摘 要:本文以“谁都X不了”为研究对象,分析“谁都X不了”出现歧义的原因。根据对相关语料的考察,得出“谁都X不了”是否出现歧义,与动词的属性、宾语的属性、动词和名词之间的配价关系、语境等因素有关。

关键词:谁都X不了 歧义 配价

一、引言

2016年里约奥运会期间,一名网友发出一条幽默式的评论:“中国两大强项运动,足球谁都赢不了,乒乓谁都赢不了。”在这段话中出现了两个“谁都赢不了”,它们句法形式完全相同,但是语义却有所差别:前者表示中国的足球队不能赢任何其他球队,后者表示任何乒乓球队都赢不了中国队。本文通过对北京语言大学BCC语料库中的相关语料进行检索,结果显示:“谁都X不了”的语料共计649个,其中“X”是动词的有647个,“X”是名词的有1个,形容词的有1个,副词的没有。通过对语料的考察,我们认为不是所有“谁都X不了”的结构形式都能出现两种语义。当“X”是动词时,数量最多,且“X”多为单音节或双音节动词。如:

(1)谁都救不了。

(2)谁都阻挡不了。

当“X”是名词或形容词时,数量较少,且没有歧义现象出现。如:

(3)谁都上流不了。

(4)谁都近不了他的身。

本文以“l都V不了”(“V”是动词)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谁都V不了”出现歧义的原因。根据对语料的分析,得出“谁都V不了”的语义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单一语义,无歧义;另一种是两种语义,出现歧义。

二、“谁都V不了”无歧义

陆俭明(2013)指出,如果一个动词只能前面有主语,后面不能带宾语,那么这个动词就是一价动词;一个动词前面有主语,后面只能带一个宾语,那它就是二价动词。他还指出,利用动词与不同性质名词之间的配价关系来研究、解释某些语法现象,这种研究、分析手段,被称为“配价分析法”,由此而形成的语法理论就称为“配价理论”。本文运用配价理论的相关内容,解决“谁都V不了”的歧义问题。

(5)谁都动不了。

(6)谁都跑不了。

(7)谁都活不了。

(8)谁都走不了。

通过对语料的分析可以发现,例(5)~例(8)中,“V”多是单音节动词,且都是一价动词,主语多数情况下是有生命的名词,语义是“任何人都不能动/跑/活/走”,没有出现歧义现象。

(9)谁都解决不了。

(10)谁都掩饰不了。

(11)谁都平复不了。

(12)谁都解读不了。

(13)谁都写不了。

(14)谁都改不了。

例(9)~例(12)中的“V”是双音节动词,例(13)、例(14)中的“V”是单音节动词,且这些动词的宾语多是抽象名词(如:问题、缺点、心情、错误),或者是无生命的名词(如:文本、字),语义是“任何人无法解决这个问题/掩饰缺点/平复心情/解读文本/写字/改错”,因此,该形式不会出现歧义现象。

(15)谁都讨不了好。

(16)谁都起不了大作用。

(17)谁都占不了上风。

(18)谁都脱不了干系。

(19)谁都回不过去。

在例(15)~例(19)中,“V”多是述宾短语(讨好、起作用、占上风、脱干系、回过去)中的动词,且不能单独使用(如“*谁都讨不了”),语义更明确,因此也不会出现歧义。

(20)有些人说不出哪里好,但就是谁都替代不了。

(21)这是事实,谁都改变不了。

(22)我告诉他们,谁都帮不了你。

(23)不喜欢做的事儿,谁都勉强不了我。

(24)现代人估计是谁都离不了网络。

例(20)~例(24)中,“谁都V不了”的句法位置可以是句末,也可以是句中,即述宾短语中宾语的前面。“谁都V不了”受语境的影响,会出现重音现象,语气较为强硬,语义较为明确,不会出现歧义。

三、“谁都V不了”有歧义

(25)谁都赢不了。

(26)谁都养不了。

(27)谁都帮不了。

(28)谁都阻挡不了。

(29)谁都否定不了。

(30)谁都发现不了。

(31)谁都超越不了。

在例(25)~例(31)中,“谁都V不了”有两种语义:一种是“任何人无法对某人做某事”,表示能力强、意志坚定、无可救药等义,感彩较多是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另一种是“某人不能对其他人做某事,”表示能力弱、无可奈何等义,感彩大多是消极的。根据对动词的观察,我们发现出现歧义的动词较多是二价动词,且宾语是有生命的名词。

四、结语

“中国足球队谁都赢不了,中国乒乓队谁都赢不了”这句话按照语义理解,其完整形式是:中国足球队赢不了谁(其他足球队),谁(其他球队)都赢不了中国乒乓球队。根据配价理论,“赢”是二价动词,它的两个配价成分是“赢”的施事和受事,“中国足球队”可以成为“赢”的施事,在“赢”之前作主语;“中国乒乓队”也可以成为“赢”的受事,在“赢”之后作宾语。本文认为,“谁都X不了”是否出现歧义和动词的属性、宾语的属性、动词与名词之间的配价关系、语境等因素有关。因此,作为语言的使用者,应尽量规避歧义,节省交际时间。从另一方面说,句子的歧义有时也可以产生幽默效果,促进言语交际。

参考文献:

[1]陆俭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

(沈鑫 黑龙江哈尔滨 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 150025)

上一篇:“耐”常用义的由来 下一篇:趋向补语“起”对述语的限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