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何苦”与“何必”

时间:2022-09-21 03:09:25

摘 要:“何苦”与“何必”两个语气副词同是由反诘类语气副词“何”演化而来,由于“何”类反诘语气副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何苦”与“何必”作为两个单独的个体逐步完成了词汇化的过程。受两词历史同源性的影响,它们在语法意义与语法功能等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语义上,“何必”强调说话人主观上认为某事不值得做,劝说意味较强;而“何苦”侧重于说话人对做某事引起的不良后果的惋惜。句法功能上,“何必”与“何苦”属于反诘类语气副词,具有“唯状性”,常作状语修饰谓语,而在极少数情况下作宾语。句法位置上,两者位于句首、句中的情况较多,而位于句末的情况多出现于口语和剧本中。在时体上,“何苦”多强调对已然性事件的惋惜,而“何必”多是对未然性事件的劝阻。“何必”与“何苦”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换,但由于语义与时体的限制,两者还是有较大差别的,一般不能互相转换。

关键词:副词 “何苦” “何必” 语义 功能

一、引言

语气副词“何苦”与“何必”的语法意义、句法功能、语用功能等方面的异同,语言学界已有一些研究。由于“何X”类语气副词的历史同源性以及“何苦”与“何必”语义、用法的相似性,大多数辞书将“何苦”与“何必”的第一个义项看作是同义。《现代汉语八百词》将“何必”解释为:“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必”;将“何苦”解释为:“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值得”。而《应用汉语词典》则直接对“不必”与“不值得”进行互释:“不必表示没有必要,不需要;不值得表示没有价值,不必要。”《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与《八百词》类似,解释亦同。由此可以看出,“何苦”与“何必”的定义及相似性在学界并无太大的争议。

在对“何”类反诘语气副词的研究中,曲红艳认为“何苦”与“何必”具有多功能性且往往可以单独充当句法成分,因此,两者在表述功能上也具有独立性。同时,“何苦”与“何必”常用于肯定形式,极少出现在否定形式中,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换位置。[1]丁婵婵认为在语义表达上,“何苦”与“何必”具有相同的表疑问的构词语素“何”,因此,用法较为相似,且常用于现在时。[2]而其他学者如范宁、顿婷等,则倾向于研究“何X”类副词的词汇化、语法化过程。

可见,学界对于语气副词“何必”与“何苦”的意义看法比较统一,都认为这两个词语用法相似,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换位置。但在前人的研究中,大部分是建立在对“何”类反诘语气副词整体发展与认知过程考察的基础上,且尚未有系统性与深入性的理论成果的呈现,而对“何苦”与“何必”两个语气副词进行异同比较的更是少之又少。那么“何必”与“何苦”意义上有无差别?这两个词可以充当什么句法成分?这两个词语的语体色彩有何异同?位置关系又是如何?这些问题都需进行进一步深入性与体系性的探讨。本文通过对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的CCL语料库中的语料进行搜集和统计,对“何苦”与“何必”两个词的句法结构、语法意义、语用特征等方面做一个系统的考察。

二、“何苦”与“何必”语义特征的异同

(一)基本语义考察

齐沪扬在《现代汉语语气成分用法词典》中将“何必”解释为:“主要表达反问语气,具有文言色彩”,将“何苦”释为:“表示所做的事情没有必要”;[3]而《现代汉语虚词词典》中将“何必”解释为:“为什么一定要?不必”,将“何苦”释为:“没有必要自讨苦吃”[4];《现代汉语八百词》将“何必”解释为:“用反问语气表示不必”,将“何苦”解释为:“用反问的语气表不值得”。[5]

(1)“朝廷派您来劳军,又不是要您督战。别人把事办得那么糟,您[何必]背这个包袱呢?”(林汉达《中华上下五千年》)

(2)个人与个人的差异就远大于社群之间的差异,又[何必]老是着眼于由出生决定的差别呢?(李银河《女性主义》)

(3)“北京生活舒适,科研条件优越,[何必]要到那个冷地方去吃苦呢?”(《人民日报》1995年7月)

(4)还没“”成“立”呢,倒有快趴下去的危险。,真是[何苦]!(阎肃《江姐二三事》)

(5)“你本是三代探花,风流翰林,名第高华,天之骄子,又[何苦]偏偏要到这肮脏江湖中来做浪子?”(古龙《小李飞刀》)

例(1)、例(2)、例(3)中的“何必”是说话人因主观上认为不值得而对对方进行的规劝,整体上带有委婉、礼貌的色彩,规劝色彩强,多发生于未然。而例(4)、例(5)中的“何苦”除了说话人主观上认为不值得而进行规劝外,还带有强烈的无奈、惋惜的色彩,强调一种对已发生的事情不得已的接受。与“何必”相比,“何苦”的规劝意味减少,而侧重的是对已然事件的同情与无奈的接受。

综合以上情况,我们认为:“何必”有[+主观][+委婉][+强调][+规劝][+未然]的语义特征;“何苦”具有[+主观][+规劝][+同情][+无奈][+惋惜][+已然]的语义特征。

(二)语义模式考察

(6)我有时觉得,既有“读者来信”,[何必]再开“读者之友”?似有重复之嫌。(《人民日报》1995年12月)

(7)你唱得再好也是重复,倒不如倾听,唱得难听又[何苦]唱,不如另辟捷径找自已的擅长。(冯兰《闲话》)

观察例(6)、例(7)不难发现,“何必”与“何苦”的语义模式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存在一个大前提,二是被劝者做出或将做出某事,三是劝说者主观上认为此事件违背了大前提。如例(6)存在一个前提:“既有‘读者来信’”;发生了一个事件:“开‘读者之友’”;说话人主观上认为已发生事件违背了大前提:“我有时觉得……似有重复之嫌”。例(7)模式与例(6)相同,存在一个大前提:“你唱得再好也是重复”;存在一个已发生或未发生的事件:“唱得难听”;说话者主观上认为已发生事件违背了大前提:“你唱得再好也是重复,倒不如倾听……不如另辟捷径找自已的擅长”。

三、“何必”与“何苦”的句法功能比较

“何必”与“何苦”属于语气副词,同大多数副词一样,二者通常作状语,修饰谓语动词或动词短语,有时还可以修饰形容词与形容词短语。但其特殊之处在于,“何必”与“何苦”可以在一定条件下作谓语和宾语,还可以单独运用。

(一)在谓语动词与介宾短语前作状语

(8)都是自己人,[何必]太客气!

(9)这么好的衣服,既然不爱穿,[何必]买它呢?

(10)大家都是兄弟,[何必]叫他难看?

(11)我又[何苦]为马谷山铺路,腾出这么两个紧要缺分?(高阳《红顶商人胡雪岩》)

(12)“我听别人说过几百遍了。[何苦]栽到你儿子头上!”(孙少山《八百米深处》)

在我们统计的200例“何必”与“何苦”的语料中,“何苦”与“何必”修饰动词的基本情况是相同的。“何必”修饰及物动词作状语的情况约占74%,“何苦”占58.6%;“何必”修饰自主动词约占96%,“何苦”占94.5%;“何必”修饰动作动词约占68%,“何苦”占61%。例如,例(9)中“何必”修饰既是及物动词、自主动词又是动作动词的“买”。部分外国学习者常用“何必”“何苦”修饰非自主动词,如“*生活很美好,[何必]死呢?”“*站得稳稳地,[何苦]摔倒了”,这是误用反诘类语气副词修饰非自主动词而出现的一种偏误。“何苦”“何必”也可以修饰部分能愿动词,如“[何必]要折磨自己”“[何苦]要这么做”,这种情况较少出现。在一定条件下,“何必”与“何苦”也可以修饰关系动词,如例(10)“何必叫他难看”。

“何必”在少数情况下还可以修饰名词,如“早知今日,[何必]当初”,这是历史上流传演变而固定下来的句式,有一定的特殊性。

(二)在句中作谓语或单用

(13)“做保健服务,挣不了多少钱,还整天辛苦诶郏[何必]呢?”

(14)“这[何必]!”

(15)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何必]!

(16)天那么热,路那么远,[何苦]呢?(余秋雨《坡突围》)

(17)“他平白无故拉你去干坏事?他[何苦]来着!”(张抗抗《白罂粟》)

由例(13)~例(17)可知,“何必”与“何苦”作谓语时,常与“呢”“来着”等语气词连用。

(三)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作宾语

(18)你这是[何必]呢?咱们是老朋友了。

(19)“你这人哑巴啦!人家几句换不出你一个字,这是[何苦]!”(冯德英《迎春花》)

(20)“这是[何苦],反正这胡同有人扫。”(刘心武《如意》)

由例(18)~例(20)可知,“何必”与“何苦”多位于“是”后作宾语,多出现在“这/是+何必/何苦+呢”句式中。

四、“何必”“何苦”句法位置的对比考察

作为语气副词,“何必”与“何苦”常在句中充当状语修饰谓语,尽管在上面的论证中我们发现两者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做宾语和谓语,但考虑到其大多数的用法,我们认为“何苦”与“何必”与其他副词一样,具有“唯状性”。本节主要研究“何苦”与“何必”两者作状语时的句法位置。

根据北京大学CCL语料库的语料,从我们研究的案例中可以发现,“何必”与“何苦”不仅可以用在句首,也可以用在句中与句末。不过位于句首的现象较多,位于句中、句末的情况相对较少。通过分析可以发现,用在句末的情况多出现于口语与剧本中,较少出现在书面语中。下面,我们将对两者的句法位置进行详细的探究。

(一)位于句首

“何必”与“何苦”都可以位于句首。例如:

1.何必

(21)[何必]这么麻烦,让我看看。

(22)天涯何处无芳草,[何必]一棵树上吊死呢?

(23)他说,冷言冷语、挨骂受唾由他一个人去应承,[何必]每个人都去惹麻烦呢。

(24)[何必]现在出发,我们有的是时间。

2.何苦

(25)您有什么说什么吧,[何苦]把委屈都憋在心里。

(26)你不认可我也倒罢了,[何苦]到处败坏我的名声?你好自为之吧。

(27)你玩什么不好,[何苦]玩火把自己给弄伤了!

(28)你们想去探险你们就去,[何苦]这样逼我呢?

当“何必”与“何苦”位于句首时,大部分是强调说话人主观上认为所做的事情没有必要。在例(21)和例(23)中,“何必”可以用于主语前,而“何苦”此种情况较少。而“何苦”位于句首时,主要用于谓语动词前,一般不用于主语前,如例(25)~例(28)。只有极少数情况下,“何苦”在位于句首时,后边跟主谓短语,但一般前面仍然有主语,如“咱[何苦]一个人来?”。

(二)位于句中

在语料的考察中,我们发现“何必”与“何苦”也可以位于句中。副词位于句中是一种常态,但我们通过语料的分析发现,语气副词“何苦”与“何必”位于句中的情况不是很多。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

1.位于主语后、谓语之前

1)何必

(29)公园[何必]那么大。

(30)你[何必]妄自菲薄,我们也是211大学的人才啊!

(31)国内教育逐渐与国际接轨,国内可替代“海归”的人才逐渐增多,企业[何必]非抱着海归不放呢?

2)何苦

(32)他的服务让我非常不满,顾客就是上帝,我[何苦]给他好评!

(33)我已经给你这个称号了,你[何苦]纠缠不放!

(34)生活本来就很平淡,你[何苦]这么累,天天搞什么浪漫!

基于对语料库中的前400条有效例句的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何必”位于主语后、谓语之前的例句仅83句,而“何苦”位于主语后、谓语之前的只有56句。这说明“何必”与“何苦”位于主语后、谓语之前的情况所占的比例并不是很大。

上一篇: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改善课堂教学 下一篇:新余方言与普通话形容词三个平面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