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儿童文学创作的变化

时间:2022-09-16 03:40:17

当前儿童文学创作的变化

【摘 要】儿童文学是儿童精神的营养剂,能满足儿童成长的需求。它的独特作用带给儿童无比美妙的精神体验。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儿童文学的创作也随之发生变化,本文从六个角度阐释目前儿童文学发展变化的情况,为儿童文学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儿童文学 创作 变化

【中图分类号】I0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17-0112-02

一 创作导向市场化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加强,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市场化、商业化成为主流,儿童文学也紧跟社会发展步伐,积极与市场接轨,形成别具特色的时代气息,作家创作导向的市场化也成理所当然。正如马克思所言:“作家当然必须挣钱才能生活、写作,但是,他决不应该为了挣钱而生活、写作。”儿童作家以市场为导向的积极态度,在创作中以儿童的需求为依据,从儿童角度入手,在某种程度上它符合了“儿童本位”的价值观。若达到了“愿意和儿童站在一起,善于从儿童的角度出发,以儿童的耳朵为耳,以儿童的眼睛为眼,以儿童的心为心”的境界,其基本目的也就达到了。但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孩子受各种影响,他们的阅读需求、阅读能力已不同往日。作家能立足儿童,迎合儿童需求,让儿童回归纸质油墨的时代,已实属不易,这不仅是对儿童文学的贡献,更是对整个民族阅读的贡献。

二 创作观念消费化

现代儿童文学创作建立在消费社会大厦之上,大众消费正引导作家的创作方向和手段,鲍德里亚曾说,“消费是一种积极的关系方式,是一种系统的行为和总体反应的方式。我们的整个文化体系就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伍美珍说过,90年代的儿童文学作家在逐渐向着作品的接受主体转移,体现着一种“读者至上”的创作观,这时期,儿童文学不但在创作中体现个性化,作家本身也要考虑出版社和儿童需要。作家将消费作为主动力,看重时尚文化和儿童读者的阅读取向。此时,儿童文学创作的第一要义不再仅仅是文化意识,而是消费意识,第一追求不再仅仅是文学性,而是可读性,社会对这时期儿童文学作家评介的主要尺度也变成市场销售量。读者关注的是图书排行榜上的作家和进入畅销书系列的儿童文学图书……对杨红樱、郁雨君、杨鹏等作家的评介和认可,首要是认可他们作为畅销书作家的地位。作为儿童图书消费者之一的年轻一代父母们更加注重了解中西方相关教育子女的知识,同时也努力为自己的孩子创造科学的愉快的童年。他们的儿童观对儿童文学的选择具有很大影响。对于儿童家长、教育工作者的选择,作家也会在创作过程中进行糅合,夸大自身作品的认可度。

三 创作内容快餐化

秦文君说过:“我发现孩子的审美需求改变迅速――文学作品里,写到伤心和悲苦,孩子特别能接受;简单搞笑最受欢迎,这反映了一代人的某些缺失。当一切变得快捷、直接,他们很难安静地品读文学,安静地构建自己的心灵家园。”的确,工业化、信息化步伐的加快使人们步入一种快节奏的生活状态。生活的快节奏影响着阅读节奏,形成一种快餐式的阅读方式:无须思考、无须想象、不求甚解。它让读者在走马观花中获得一知半解的信息,成为填充大脑暂时空白的一时消遣,又能为他们节省宝贵时间。这样的阅读环境大大影响着儿童读者,他们在没有辨别能力的情况下,选择那些有视觉冲击的图化文字,只为满足快乐。儿童文学作家探索儿童心理之时,也顺应此需求,内容浅显直白、嘻哈幽默,形式设计上追求时尚、前卫,装帧富丽堂皇、印刷精美考究以满足儿童好奇心理。数量上,有些作家更是快马加鞭一年出五六本不成问题,让儿童应接不暇。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梅子涵说:“儿童文学就是应当很精致、很风趣、很干净,我们都不要飞快地写。真正的儿童文学理应朝向经典的路途。”而快餐阅读正一步步腐蚀儿童阅读的灵魂。这不禁令我们迷茫。与此同时“娱乐至死”也随快餐化一起深入人心。今天是全球娱乐化的时代,文学作为一种媒介自然也或多或少沾染上娱乐气息。另外,创作导向市场化和创作观念消费化使儿童文学作家在创作中更带娱乐儿童的倾向。文学内容浅泛化、图像化、游戏化充斥着原本经典化的模式,朝着更为自由、随意的方向发展。对读者而言,他们不再悉心接受作家们过去式的说教式的叙述,宁愿选择使他们捧腹大笑的内容和方式。现在的儿童文学世界是读者的世界,读者对作品可指手画脚,由此,作家奉行读者至上原则。这样的局面更加深了作家对读者的迎合,有些作家甚至在创作时直接询问读者的要求,为读而写,娱乐读者。

四 原创与引进并举

调查中,不难发现,如今,国内儿童文学作品已渐渐摆脱引进式的单一化模式。过去我国儿童作家虽然也创作了不少作品,但相对于引进的来说,还相差甚远。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印刷出版技术的跟进,市场产业化的发展,作家创作观念的转变,营销手段的变化,我国的本土原创作品越来越被小读者接受,除“童话大王”郑渊洁、畅销女王杨红樱外,本土儿童作家伍美珍、郁雨君等也接踵而至。出版社对儿童文学原创书的出版也加大投入且表现出色。他们对原创作品的发展做出几圈可点的成绩。互联网上也建立了相应的原创儿童文学网站,如儿童文学大本营,积聚众多名家名流,以不同体裁而分相应板块,同时链接各作家网站,以两天为周期进行动态更新,展示作家新作,推荐优秀作品。网站把世界各地的人联在一起,扩大读者圈,这对原创是种肯定和鼓励。原创对当前我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是种突破,它打破我国儿童只知“灰姑娘”“白雪公主”,却不知“皮皮鲁”“马小跳”的尴尬局面。原创的到来,揭开了我国儿童文学的新篇章。

五 表现手法多样化

当前儿童文学发展尤在表现手法上出现多样化趋势。特点如下:(1)幻想与传统撞击使中国式幻想文学诞生。中国很早就出现过幻想小说,有辉煌,有衰落,新世纪后,加之世界性幻想文学的影响,信息高速公路的铺设,使得我国儿童幻想文学焕发新生机。我国得天独厚的玄幻题材加上对西方魔幻文学的吸收、消化,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幻想儿童文学掀起新高潮的局面指日可待。(2)写实文学贴近生活,赢得童心。当下儿童文学发展有个重要现象就是众多儿童文学畅销书作家均从儿童视角看儿童生活,用儿童语言写儿童故事,他们似乎是孩子身边的侦探,能捕捉到儿童的一举一动。实际上,他们并非凭空捏造形象和事件,无论是畅销书一姐杨红樱,还是阳光姐姐伍美珍,他们都有过做教师的经历,对儿童的校园生活了如指掌;都为人父母,对自己孩子知根知底;都做过编辑,对儿童需要什么作品,眼明心澈;另外他们受过良好教育,接受过系统的与儿童相关的教育学、心理学、文学的学习与训练。他们无论在自身经历还是自我素养上都对作品创作有准确把握,即遵循读者身心特点,对症下药。这自然满足读者胃口,受到读者追捧。

六 作品类型化

儿童文学发展变化的突出特点主要反映在作品上,从当前畅销书看,其作品多呈类型化倾向。类型化写作较早出现于20世纪的日本,我国的类型化写作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盛行的有郑渊洁“皮皮鲁和鲁西西”系列、沈石溪动物小说系列,当时人们还没对他们的系列化进行研究。经过历史沉淀,人们发现类型化写作的价值,并开始自觉地类型化写作,尤在儿童文学领域,类型化作品往往成为畅销榜常青树,使得进行类型化写作的作家也名噪四起。如彭懿的“我是夏蛋蛋”系列、高洪波的“小猪波波飞”系列。据数据统计,2007~2012这五年间,伍美珍为《阳光姐姐小书房》共创作15部作品,每一部都一版再版,总印量超过600万册,称为名副其实的畅销童书品牌,也将伍美珍推向一个制高点。这类小说以系列化形式出现的好处是,一方面给读者一个适应的空间,减少阅读障碍,满足低幼儿童阅读群生理和心理的特点;另外降低宣传成本,作家和出版社只要在初期宣传到位,后期就可轻松坐收“畅销”之利。

对于当前儿童文学创作方面的发展,其最根本的莫过于作家在新媒介环境、新市场环境、新教育环境中对儿童文学自身的“儿童本位”的儿童观、“儿童趣味”的文学观、“儿童哲学”的语言观的一种新的认识、解读和整合。他们创作的中心和重心都是儿童,都是针对当前的儿童需要的一种应用性探索。他们的创作是时代气息的反映。

总之,儿童文学的这些发展变化既受时代影响,又影响时代儿童的阅读。它的这种变化利弊共存,我们应多元地、多角度地加以审视,扬长避短,择优而用,以促进儿童文学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卫炜.儿童文学火爆背后:利益高于教益[N].中国产经新闻报,2010.11.7

[2] 〔法〕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刚译)[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伍美珍、谭旭东.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儿童文学之路[J].江淮论坛,2008(6)

上一篇:MOOC与翻转课堂背景下的职校教育 下一篇: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减负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