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类型

时间:2022-09-16 03:18:31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类型

新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要求学生思维表现得很活跃,改变过去死板的、单一的教学方式,充分体现出课文的深度和广度,使课堂的境界变得开阔起来。老师应该引导学生整体阅读感悟课文,充分挖掘教材中能促成学生动态思考的有效资源,进行拓展与迁移,调动学生积极地思维。课堂教学中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个性化的、有创见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了学生思维品质、阅读品位。这些都是动态教学所能体现的。我在教学中总结了如下几种语文课堂动态生成的类型。

1 改错变生成

教育学理论认为,教学过程是学生认识和发展的过程,是学生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从人格尚不完善到逐渐完善的成长过程,所以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出现错误是很正常的,教师要理解宽容,并鼓励学生从错误中找到“药方”。如我教学《桃花源记》,流程到从文章引出一个成语时,有不下五位同学填了“世外桃园”。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避免这一错误呢?我灵机一动,向学生“讨教”,不出所料,纠错方案出来了。

生1:桃源就指桃花源,题目是“桃花源记”。生2:渔人进出的是桃花源,而不是桃花园。生3:写“桃园”可能受《三国演义》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的影响。

这一“生成”小插曲,虽然表面上是对错别字作了纠正,但实际上是对文本某种程度上的加工,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又对名著有了一个情节上的理解与巩固,从知识的角度上做了一次相关的链接,增加了课堂的容量,让学生有个一兴趣的迁移。

2 示范变生成

新课程要求教师和学生要建立起一种新的关系,从“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从而主要是引导学生,“让每个学生创造奇迹”(《新世纪教师素养》)。为此,我们可以放手发动学生,让他们走到“台前”,成为示范者、表演者。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发展意向,学生的思维特点以及学生的个性有差异等,通过示范会给课堂教学滋生预设之外的问题,教师要灵活应对,并因势利导,使学生更好地融入文本的形象中去,更深切地领会人物的内心情感。

《孔乙己》一文的主旨:表现了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还表现了国民的冷漠与麻木。为此,我的教学设计是让学生在课前编写课本剧,由各兴趣小组推荐一位有表现力的同学在课堂上示范,扮演文本中的角色:孔乙己,“我”,掌柜,短衣帮,小孩子,以及一名舞台提示者。主要情节:阔绰的孔乙己;教小伙计识字;给小孩子分豆;掌柜和短衣帮的嘲笑。示范完毕,教室里一片掌声。我准备再物色有兴趣的几位同学来“体验”生活,突然,刚才的那位“孔乙己”说,他有了新的简历。是啊,这么好的设计教师怎么没想到呢?于是我把这一粗糙简历表列在黑板上,发动全体学生进一步丰富与补充。果然,同学们激情奔放,不到10分钟,“面容”出来了。一系列的做法都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尤其是表演的同学谈起体会很具体,对“排”、“摸”等动词的体会很深刻,把当时的心理都说出来了。引起了很多同学的深入讨论,对人物的形象有了全新的理解与切身的体会。

3 巧遇环境生成

在课堂教学中,环境往往存在着不确定因素。有一天,外面下着大雪,一个学生的妈妈没敲门就闯进教室给他送棉袄,然后打了个招呼转身就走了。这时我在讲《在梦的远方》,正在写板书“母爱”,整个教室一下子沸腾起来了,正常的教学秩序立即被打断。她的突然闯入,打断了课堂教学,我如果处理不当,不仅正常的教学秩序会被打乱,还可能损害自己形象,如果利用得好,会使课堂教学取得意想不到的好效果。面对这种情景,我急中生智,利用生成了的课程资源,在原来的思路上,作了个性化练习设计,母爱是……母爱是……,请看一组学生的习作:母爱是一生相伴的唠叨的话语,母爱是游子在外深切的思念,母爱是一百分试卷前最灿烂的笑容,母爱是生病时一个关切的眼神,让孩子获得心灵的慰藉……

这真是巧遇环境而来的妙笔生花,不但没有给正常的教学造成麻烦,而且使学生得到了美妙的情感体验,巧妙地实现了文本与生活的动态。

4 深入文义生成

语言在不断的发展与演变的过程中具有生成性,有限的语言能创造出无限的语意,它决定了文本的多义性和复杂性,同时由于新课标的要求,教师已把思维的时空还给了学生,学生就必然会对文本进行独特的发现、认识、理解、体验、联想、心理加工。教师要注意发挥教育机智,捕捉探讨研究过程中生成的“新创意”,只要言之有理,就要给予肯定。如我教《孩童之道》,当教学讲到“孩子知道各式各样的聪明话”时,请同学举例来说,同学们都兴味盎然,我说:这些都说明了孩子的什么特点?学生回答说,孩子的天真呗!突然一位同学说他有了“新发现”:孩子的天真是学习妈妈的嘴里说出来的话,不仅是天真,而且是对母爱的高度赞美啊!是啊,这不也是泰戈尔写这首诗,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吗。这让我心潮涌动,我便因势利导,问学生:“还有没有新发现?大家再找找。”果然,学生思想飞扬,创意出来了:诗人把母爱与童真一起写,是为了更好地写童真的圣洁与可爱。童真离不开母爱,童真依赖母爱。同学们真正找到了文本的真正内涵。

总之,这些动态生成艺术形式,赋予了现代语文课堂以更多的人文气息和创新精神,有效地弥补了“预设”先天的不足,使教学活动成为生成教学智慧和增强实践能力的过程,从而既促进了新课程下课堂意义的提升,长此下去,又必将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

上一篇: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因素 下一篇: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