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改革探析

时间:2022-09-16 10:16:52

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改革探析

按照教学论的观点,教学方法是同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的心理特点、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密切联系着的。研究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必须紧密结合小学数学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适应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并且联系小学数学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1 在教学目的任务上,改变了传统的单纯传授知识,而更注意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由于教学目的的改变,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的教学方法显然不能适应新的要求。为此陆续出现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如发现法、探索问题法、研讨法、独立作业法等。有些教育心理学家还将其同传统的教学方法做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探索发现式的学习对启发思维、促进学习的迁移很有好处。由于这些方法更多地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不同程度地学到了获得知识的方法,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从而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2 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必须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

为了做到这一点,在改革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时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2.1 教师要善于说明学习的意义,创设问题的情境,揭示矛盾,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感到有学习和探索的需要,有兴趣,他们就会积极地学习。

2.2 教师要努力创造活跃思维的条件,引导学生去思考。只有学生主动地去思考问题才能算是真正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些提问可以具有求同思维的性质(如计算某个算式的结果),有些提问可以具有求异思维的性质(如一道题要想出不同的解答方法),这样更能激发学生去积极思维,并发展他们的思维灵活性和创造性。还要鼓励学生提问质疑,让全班同学来解决,从而促进每个学生独立思考。

2.3 教师要适当放手让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学生既然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就应当有计划地多组织活动,让学生进行观察、操作、实验、独立思考和练习,使其在多种活动中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并逐步掌握学习的方法,培养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2.4 教师要适当变换数学作业的形式。这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的理解。

2.5 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利用学习的反馈信息,搞好检查与评价,加强反馈的效应。反馈的信息,无论是对学生或是对教师都很重要。教师如果只重视讲授而忽视学生的反应,或重视课外批改作业而忽视课内作业的检查,就会使学生不能及时看到自己的进步,又不能及时改正计算中的错误,不利于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要做到以上几点,关键是了解学生,弄清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基础和学习潜力,使教师组织学生的认知活动建立在可靠的科学依据之上。

3 在教学方法上,强调多种方法的交叉使用和互相配合

传统的教学往往采用固定的教学方法,形成一套模式。现代教学论有了较大的改变。由于教学方法日益增多,对教学方法的本质研究日益深入,教育家越来越认识到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没有一种万能的教学方法。有经验的教师即使教同一年级不同的班,教法也不完全相同。但是也有的同志与上述原则相反,想搞一个普遍适用的教学方法,也有的同志想推广某一个教学方法或某一个课堂教学结构于各个年级,使每一节课都按照同样的模式进行教学,这种做法不符合唯物辩证法,还容易束缚教师的手脚,限制教师的创造性,因而不利于更好地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4 教学过程实现最优化,提高教学效率

近年来,由于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引入教学论的研究,有人把教学过程看作由教师和学生组成的一个信息传输和交换的系统,研究对教学过程进行最佳控制,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近几年,很多教师提出“向40分钟要质量”,“充分利用每一分钟”,并采取了一些措施。也有少数教师提出要制定最佳教案。但是总的来看,这方面改革的经验还不多,有待进一步加强。例如,①如何确定目的要求,突出重点,把有限的教学时间用在刀刃上;②如何充分估计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潜力,尽量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上引导学生类推,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能力,又节省时间;③如何根据目的要求、知识的难易以及学生的基础恰当地确定作业的质和量,做到有针对性;④如何尽量组织全体学生进行各种活动和练习,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⑤如何加强对学生的了解和检查,充分利用教学过程中教学反馈信息的作用,及时调控教学过程,以便以最合适的方式和速度进行有效的教学;⑥如何根据所教的课题和学生实际,从不同教案的比较中选择最佳教案,避免教学中搬用参考资料上的教案等。这些问题都值得广大教育者认真研究并总结经验,为提高教学有效。

上一篇:浅析中国当代建筑民族化审美趋向 下一篇:初中物理教学方法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