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化学研究性学习客的运用

时间:2022-09-16 02:57:05

浅议化学研究性学习客的运用

摘要:提出应积极充分地利用和开发博客这一新的课程资源,使之为化学教学服务,成为化学研究性学习的好帮手。

关键词:化学教学研究性学习;博客的运用

文章编号:1005-6629(2010)11-0033-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作为一种网络传媒, 博客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而且能提供及时学习、及时记录和及时的自主学习工具,可成为支持群体交流并达到资源共享的平台及教师进行随时跟踪评价的优秀工具。作为一名化学教师,忽视传统的教育是愚蠢的,忽视网络的教育是近视的,在当今网络资源的知识海洋里,应积极充分地利用和开发博客这一新的课程资源,使之为化学教学服务,成为化学研究性学习的好帮手。

1运用实践

1.1定向与开放的平台

博客不仅能体现网络的开放性,使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互动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且还具有“定向和定点”的作用,能让学生在网络中有一个固定的停泊地,而不是漫无目的地在五花八门的论坛中随意畅游,这就有利于教师分层教学和个性化辅导,有利于学生在交流互动中开展合作学习。

班级授课制下,教师面对的是几十个学生,学生会因多种原因而形成不同层次,从而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不同的要求。教师为了确保教学内容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又只能面向大多数,而难以满足所有学生的需要,利用博客既定向又开放的这个平台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一缺陷。如教师在教学中既可将所教内容的设计思路或教学预案提前在博客中公布,让各层次的学生提出意见和建议,使化学教学尽可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又可将教学内容按不同层次学生的起点与诉求,设计成多个学案在博客上。这样,就有利于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能产生类似于分层教学的作用和效果。利用博客既开放又定向、定点的这个平台又可为教师对学生进行点对点的个性化辅导提供有利条件。一方面,学生通过它记录自己的学习过程、体验和感受,表述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困惑,有利于教师全面、及时、准确地了解各个学生的具体需求;同时,另一方面它延伸了教师辅导的时空,使教师能利用更多的时间、更便利地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量身订制,提供更切实有效和更具针对性的个性化辅导。

例如,我市的南湾水库素有豫南明珠之美誉,为了充分利用这种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我们开展了专题(专题来源:依据2009年9月25日河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的《河南省信阳南湾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的有关条文内容,结合学生熟知的日常生活、生产和社会中频发的水资源污染事件确定)为“南湾水库水资源和水污染及防治情况调查”的化学研究性学习。首先,在教师博客中建立一种树形资源导航模式图:

然后在博客相关资源栏目中放上:水库的地位与作用、相关的法律法规条文、水与人体健康、水与日常生活及工农业生产的关系、水体的自净能力、水资源紧缺与水污染及其危害、水的净化与污水处理、水库周边植被的破坏与居民生活垃圾和城镇化工业化的不断推进及化肥农药施用量的持续增加对水质的影响、 COD(化学需氧量)、总氮、总磷和大肠菌等材料,供不同层次的学生“按需所取”,学生会自觉不自觉地参照多种见解,对所学知识进行对照比较、展开联想、归纳总结,实现自我认识和评价,并在博客中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知识与见解,与有相同兴趣或同样学习范畴的人相互交流与探讨,共同进步与提高,在群体的交流和分享中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和进一步探究的意识。如某生在个人博客中提出水质质量检测的标准是如何确定的、都包括哪些具体的指标等问题;某组在小组博客上了由“现状、成因、措施”三部分组成的多媒体调查报告。学生一旦见到他人对专题发表的见解等信息时,便会积极主动地去思考问题,激发灵感,思维会更加敏锐,从而使自己的创新能力得到培养。同时,教师在浏览博客网页的过程中,可全面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准确掌握出现问题最多的地方,及时进行点对点和针对性的个性化辅导,引导学生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途径,根据学生真实的信息反馈,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效果。

1.省略)、中华网健康频道(health.省略)、全国食品网(www.省略)、大众健康网(www.省略)等,学生需要查看时可直接使用嵌在博客中的超链接就可以了。也就是说教师必须经过过滤、筛选出有效的信息,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搜索相关资源,无需依靠搜索引擎来查询就能捕获到专业的信息资源,这样不仅能节省大量的时间,还能提高学习效率。

1.3过程记录与管理的平台

随着博客的不断积累,学生可以在阅读自己博客的过程中复习或者品味自己过去所记录的内容,修正自己认识或理解上的偏差,从而产生更多的体会与感受。教师可通过博客中的“在线”留言方式做出留言提醒,或通过“回复”形式进行交流与评价。但是,学生往往对学习活动的过程不注意及时记录,或记录的内容简单、不全面、不具体、不完整,或记录的资料丢失;教师在活动过程中也难以对每位学生进行客观、公允的评价,从而影响评价的效果。博客则有助于克服上述不足,它以日志的形式,且具有动态展示和即时更新的特点,能较完整的把学习活动过程全面展示出来。学生通过博客将自己的活动计划和方案予以公布,记录自己的活动方式与过程、活动内容与体验、活动成果与感悟,就形成了一个电子档案袋或活动展示区。这既有利于学生本人对自己某一阶段或活动的全过程进行梳理和评价,也有利于教师和其他学生全面了解该学生的表现,并对其学习过程和成果做出最即时的评价,从而有助于学生准确的自评和学生间互评,也有助于教师对每一位学生给以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使学生及时反思,不断改进,让化学研究性学习的过程评价落到实处。

例如,在“南湾水库水资源和水污染及防治情况调查”的研究性学习中,学生通过博客查询了解到水体中的有机成分非常复杂,并且来源多,排放量大,污染范围广;同时还了解到一些需氧有机物的其他知识,如需氧有机物无毒,在生化作用下易分解,其浓度常用生化需氧量(BOD)来表示等等。教师在看到他们的日志后,通过博客中的“在线”留言:借助博客的研究性学习过程而得出需氧有机物造成水体缺氧对鱼类危害最大的结论是正确的,所选择防止其危害的途径较为合理,但对水库水资源的保护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实施等问题没有更深入的分析等等。教师会时刻留意学生的研究学习动向,并在他们的日志后即时给以点评,指导他们的研究学习过程。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1.4电子作品的展示平台

电子作品的创作是学生将专题研究学习的过程和结果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表达出来的过程。例如把用Word制作的电子海报、PowerPoint演示文稿制作的汇报讲稿、Authorware制作的多媒体报告、Flash制作的动画、VB设计的小软件等转变成web方式,到自己的博客上,让大家共同讨论与评价。

例如,在“影响空气污染指数的因素及对策分析”的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将研究过程及结果以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形式公布在自己的博客中;在“南湾水库水资源和水污染及防治情况调查”的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将研究内容和方法用Authorware制作成由“现状、成因、措施”三部分组成的多媒体调查报告在小组博客中;在“有关香烟烟雾有害物质测定”的研究性学习中,学生用Flash制作的趣味动画展示在博客中等等,让学生相互交流,师生共同讨论与评价。通过观点交锋、思维碰撞,使彼此受到启发、产生灵感,实现问题突破、教学相长、共同发展的目标,形成了互助、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

2问题思考

2.1博客环境不是万能的

博客在化学研究性学习中的运用,使学生的学习具有了过程性、自主性和独立性,使教师成为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合作者与支持者,使师生共同成为博客信息的组织者、提供者和享用者。通过探索、筛选和整合与化学研究性学习专题相关的各学科知识,实现了课程内容与个人经验和社会发展的整合,将化学学科知识和体验性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能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使信息化为知识,知识化为能力,能力化为智慧。但是,博客环境不是万能的。从技术上来看,博客环境对多媒体的支持有限,某些功能也不尽如人意,注册的博客平台容量较小且存在数据安全性等问题,有条件的最好建在学校的服务器上。

2.2应试教育思想转变不彻底

博客是一种资源和工具,可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因此,在化学研究性学习中,应充分利用博客这种资源和工具来达到我们的教育目标,培养生动活拨、充满激情、个性鲜明的学生,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主动获取、筛选、整理、综合以及评价信息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人际交往的能力,体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思想。但在开展化学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仍有部分学生家长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过分看重考试分数,限制学生利用博客进行学习的时间(主要担心影响学习成绩、怕沉溺于网上等),这都将不利于今后化学研究性学习的进一步开展与实施,不利于博客环境的整合。因此,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各方面共同努力,提高学生的网络道德和信息素养,使博客环境为学习化学所用。

2.3博客环境下的化学研究性学习要求较高

教师应具备较强的教学组织能力,教师只有精心设计一系列问题、任务与活动,才能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欲望和兴趣,才能引导学生在博客平台上完成学习任务,否则有可能会出现学生迷航在信息海洋中、研究过程与程度收放失控、形式机械僵化、学生主体性偏失、忽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仍沿用传统的学习方式进行化学研究性学习等现象。

2.4构建新型教学模式

在运用博客进行化学研究性学习时,应体现在探索和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上。这种模式要能实现群体教学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知识传授与教学信息反馈、分析、决策相结合,真正实现“因人因材施教”。因此,教师必须坚持博客环境为教学内容服务的原则,应注意博客运用的适度和简捷。

参考文献:

[1]夏正盛.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教师读本(修订本)[M].第2版,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63~64.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上一篇:铁粉与水蒸气反应实验改进新法 下一篇:在实验探究中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