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氧保健,亚健康的好帮手

时间:2022-09-16 02:38:56

吸氧保健,亚健康的好帮手

亚健康为什么更青睐于“白领”

亚健康是指无器质性病变的一些功能性改变。是人体健康和疾病之间的过渡阶段,虽然生理上、心理上没有器质性疾病,但主观上却有许多不适的症状表现和心理体验。这些不适症状可涉及人体的各个系统,往往以某个系统的不适感最突出,其中最常见的为耗氧量最大的脑部症状。

亚健康状态的发生率有报道接近1/3人群。“白领”作为一种特殊群体,每天奔波在都市的各个角落及不同的工作岗位,时刻面对工作、家庭、环境等各种压力,更容易受亚健康或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侵袭。

氧是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的必需物质,人在缺氧的情况下因能量产生障碍,则不能为机体提供足够的能量供给,从而影响到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这时会出现相应器官的症状。生理状态下脑的耗氧量占全身需氧量的20%,所以脑是机体耗氧最大的器官,所以对缺氧最敏感,最容易出现缺氧症状,对于长期从事脑力工作的白领而言,其耗氧量高于20%,更容易产生耗氧增加引起的相对性缺氧。轻度缺氧时可引起细胞内水肿,临床可表现为头疼头晕、心烦意乱、烦躁不安、注意力不集中,失眠、记忆力减退,工作能力下降等,此外还可有胸闷气短、全身无力,无食欲、嗳气等其他系统的症状。

吸氧有助缓解“白领”的疲劳状态

缺氧是引起“白领”等脑力工作者亚健康或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主要原因,这部分人群普遍存在睡眠障碍,人在睡眠状态下基础代谢率远远低于清醒状态,如果长期失眠身体耗氧势必增加,这时会造成机体的相对性缺氧,缺氧反过来又会加重失眠,周而复始,传统的干预治疗措施很难打破缺氧失眠缺氧的怪圈。吸氧可以尽快恢复细胞膜的钠钾泵功能,改善细胞内水肿,改善临床症状,尽快回归正常的生活工作。

曾有一个这样的病例很典型。

李小姐,23岁,学生,在澳大利亚上学,因为学习压力过大出现焦虑、失眠(每天靠药物维持在4小时左右)、烦躁、注意力难以集中,无法看书学习等症状,持续半年左右,在澳大利亚期间尝试了多种治疗无效,在国内先后接受了针灸、按摩、中药等治疗后症状无改善,最后朋友介绍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进行高压氧治疗,5次感觉睡眠改善,8次可以坐下来看书1个小时左右并停用催眠药,15次焦虑症状基本消除,睡眠基本恢复正常,可以连续看书2~3小时,20 次基本恢复到正常的生活学习,后因签证到期重返澳大利亚。

TIPS:吸氧误区

1. 吸氧会成瘾

所谓成瘾性包括了精神依赖和躯体依赖两种情况,精神依赖指服用某种药物后的变态渴求并从中获得变态;躯体依赖指反复服用某种药物所致中枢神经系统的特殊病理生理改变,需用该种药物持续维持以避免突然停药后产生的“戒断症状”。氧显然不具备上述条件,氧是人一生中需不断从空气中摄取的物质,吸氧时既不带来什么特殊的,停止吸氧后也不会产生“戒断症状”,它改善的只是缺氧症状,所以吸氧不会成瘾。

2.吸纯氧会中毒

不但是纯氧,只要氧浓度高于21%、超过一定安全时限确实有中毒的可能。但绝非大家想象的吸几分钟或几十分钟就会马上中毒,更有甚者认为吸几口纯氧就会中毒,存有吸氧恐惧心理,其实完全没有必要。

一般认为普通鼻导管吸氧(氧浓度30%左右),连续吸氧10~15天,面罩吸纯氧(氧浓度100%)连续吸8小时,有可能发生氧中毒。此外,氧中毒的发生除与吸氧时间的长短有关外,还与当时的身体状态、年龄、情绪、温度等多种因素有关。一般家庭吸氧或医院常规吸氧治疗远在安全范围之内,是不会发生氧中毒的。

3.只有生命垂危时才可吸氧

传统的吸氧观念,认为人只有生命垂危时才给予吸氧治疗,其实不然,氧作为一种治疗手段,我们可以把其当作药物对待,以冠心病为例,口服扩血管药的目的是为了增加血流量改善缺氧,吸氧则是直接增加血液中的氧含量改善缺氧,途径不同但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改善缺氧。如果坚持每日吸氧10~15分钟,对缺氧性心脑血管疾病具有保健和治疗作用,甚至更优于服用扩血管药物。

4.吸入体内的都是纯氧

无论是医院的管道吸氧,还是用氧气袋、氧气瓶吸氧,虽然氧是纯氧,但只要采取鼻导管或开放式面罩吸氧,吸入到体内的氧都不是纯氧,所吸氧浓度为:21%+(氧流量×4),计算下来氧浓度为35%左右。所以根据不同疾病选择不同的吸氧方法尤为重要,对于缺血缺氧性心脑血管疾病,以用“便携式高压吸氧仪”吸氧为佳,由于吸入的为100%纯氧,所以具有保健或治疗作用。

5.家用制氧机出来的是纯氧

家庭用制氧机确实为需要长期吸氧者带来了方便,但是很多患者错误的认为生产出的都是纯氧,事实并非如此,由于制氧机的产氧量是一定的,如果开的流量越大,氧浓度越低,反之,开的流量越小,氧浓度越高,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制氧机,流量控制在2升,氧浓度一般可达到90%左右,用制氧机吸氧更适合呼吸系统疾病,其他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用氧气瓶吸氧为佳,这样吸入体内的氧浓度会更高。

上一篇:自然疗法治痛经 下一篇:小改变让你远离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