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旅游业影响力评估

时间:2022-09-16 02:00:47

江苏省旅游业影响力评估

摘 要:我国旅游业正在经历快速发展时期,成为实现扩大消费目标的重要经济战略部门。科学地评价旅游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有利于充分发挥旅游业在现代服务业中重要的引领作用。文章的创新点在于运用TSA的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对江苏省广义旅游业的影响力进行计量分析和实证研究,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江苏省旅游业对于拉动消费、扩大内需的重要作用,为江苏省以及相似地区旅游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旅游业 基于TSA的投入产出模型 江苏省

一、引言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现代意义上的旅游活动与经济发展之间有着更加密切的依存关系。尽管人们对发展旅游业能扩大内需、拉动消费和促进国民经济增长已经形成广泛共识,但是如何对旅游业影响力进行合理评估,准确计量旅游产业对拉动内需和经济增长的贡献力,却是困扰学界与业界多年的难题。近年来,一种采用宏观旅游统计核算方法,即旅游卫星账户的分析方法正在方兴未艾。该方法能够比较充分地反映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是一种相对合理的旅游统计核算体系。本文以江苏省旅游业为研究对象,利用最新出版的2007年江苏省投入产出表,旨在通过基于旅游卫星账户的投入产出的分析方法,对江苏省广义旅游业的最终消费、诱发系数以及产业影响力进行实证分析,以期从不同角度揭示江苏旅游业对于拉动消费、扩大内需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为江苏省旅游业“十二五”深化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本文的研究意义,从理论上讲,是对旅游业在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方面的产业功能及其理论模型进行分析,有助于加强对旅游业发展的理论指导。就实践发展而言,通过实证检验江苏省旅游业扩大内需功能的大小,具有现实的借鉴作用。

(二)相关文献回顾

国外对旅游经济效应的研究起步较早,研究文献极其丰富。需要指出的是,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以投入产出法和旅游卫星账户法为代表的数学模型的研究和运用趋于普遍。1998年,参与创建加拿大国家旅游卫星账户的核心人物之一,加拿大学者史密斯第一次将旅游卫星账户统计方法介绍到中国。此后,国内学者陆续开始对国外研究进展进行跟踪并对旅游卫星账户进行了基础研究。李江帆、李美云(1999)在《旅游产业与旅游增加值的测算》一文提出,旅游增加值的概念和旅游消费剥离系数的测算方法,这是最早定量分析我国旅游经济效应的文献。刘益(2006)在《广义旅游业产业贡献测算方法研究》和(2010)《旅游业对扩大我国最终消费的影响评估及对策分析》论文中,对旅游消费剥离系数进行了分析,并围绕旅游业在最终消费中的作用进行了必要的阐述。相关研究为本文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总体上看,国内对旅游经济效应的研究缺乏客观的量化分析和个案研究,关于最终消费生产诱发系数与旅游业的产业功能之间的关系的研究也并不多见。本文以投入产出法和旅游卫星账户法为研究视角,以江苏省旅游业为研究对象,尝试对旅游经济效应进行一个初步探索,为我国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借鉴作用。

二、研究方法说明

本文研究的立足点在于认识最终消费和旅游消费之间的关系,旅游消费和扩大内需的关系以及旅游业的区域产业影响力。一般的物质生产部门,其投入和产出都可以从供给角度来衡量,而最终消费等指标都可以直接进行计算。但由于旅游业不像传统的工业部门一样总是生产同质的产品,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旅游业并不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产业部门而存在的,无法对旅游业的产业功能进行科学的计量。所以首先必须确定旅游消费剥离系数,对现有国民账户重新进行调整和归并,建立一个虚拟的广义旅游业部门。在此基础上,再对广义旅游业的最终消费贡献、生产诱发系数和产业影响力进行测算,这就是基于TSA的投入产出模型。

三、实证研究

(一)旅游业最终消费贡献力分析

1.数据来源说明

由于我国的投入产出表5年才编制一次,因此,本文采用2011年公布的2007年江苏省投入产出表作为基础数据。此外,旅游业收入数据来自于《2007年江苏省旅游业发展统计公告》

2.最终消费的测算方法

一般认为,最终消费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对于货物和服务的全部最终消费支出。最终消费可分为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两部分。居民消费是居民为了个人最终消费需求而购买的物质产品和劳务全部支出。政府消费指政府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支出和政府免费或以较低价格向居民提供的消费货物和服务所承担的净支出。

根据2007年江苏省投入产出表,2007年最终消费贡献水平最高的5个部门是教育事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房地产业、卫生事业和农业。从表中无法对旅游消费在拉动全省最终消费方面的作用做出判断。因为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目录中,不存在一个独立的“旅游业”经济部门,所以无法直接通过投入产出表对旅游业进行测算和分析,必须把旅游消费从122个部门的最终消费中剥离出来。

首先,根据旅游卫星账户的原则界定广义旅游消费所涉及的各行业。这里的广义旅游业是指由各种提供能够满足旅游者需求的产品的企业所构成的集合,包括旅游企业以及旅游相关企业,具体包括旅游观赏娱乐业、餐饮住宿业、旅行社业、交通通讯业、旅游购物品经营业等其他旅游相关行业。在以上8个主要的旅游特征产业及相关产业中,餐饮业、酒店业和旅行社业直接对应国民账户中的餐饮业、住宿业和旅游业,显然这三个部门的类型划分比较明确,可以直接利用投入产出表中对应数据对其进行分析。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景区游览所涉及的最主要的部门是环境资源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本文的归并方法是,假定游客在景区的游览消费均发生在环境资源和公共设施管理业这个部门当中。因此,广义旅游消费范围如下,见表1。

其次,需要测算旅游消费剥离系数。具体步骤如下:

一是根据江苏省2007年投入产出表的数据,求出以上涉及的对应产业部门的增加值率(增加值占总产出的百分比)。

二是根据2007年旅游统计调查,在全省2508.3亿元国内旅游收入中,长途交通费收入363.7亿元,占14.5%;住宿费收入429.67亿元,占17.13%;餐饮费收入451.74亿元,占18.01%;景点游览费收入266.13亿元,占10.61%;娱乐费收入170.56亿元,占6.8%;购物费收入647.14亿元,占25.8%;市内交通费收入62.96亿元,占2.51%;邮电通信费收入27.84亿元,占1.11%;其它花费收入88.54亿元,占3.53%。

三是求出散落在各部门中的旅游增加值(各旅游收入乘以相对应的增加值率);

四是求出旅游消费剥离系数(旅游增加值占部门增加值)。见表2。

在采用这一方法的时候也会遇到困难,测算出来的旅游消费剥离系数有时会大于1(比如住宿消费和餐饮消费),这主要是由于产业范畴划分和统计技术不同造成的。本文的解决方法是扩大统计范围(全国范围)进行处理,不仅增加数据可靠性,而且测算的结果也趋向于符合实际状况。见表3。

最后,测算旅游消费最终消费贡献力。根据表格中各行业的旅游消费剥离系数,分别乘以2007年江苏省投入产出表中对应产业部门的最终消费,再将结果相加,得出了广义旅游业的最终消费水平,并与2007年江苏省投入产出表中122个部门的最终消费水平进行排序比较,得到如下结果。见表4。

3.最终消费的测算结果

根据计算,2007年江苏旅游最终消费水平在122个产业部门中排在第6位。如果排除受政府消费影响较大的教育事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以及卫生事业,那么旅游业对江苏省国内居民消费的拉动水平则排在第三位。从综合影响角度看,成为拉动消费的第三大产业。

(二)旅游业最终消费生产诱发系数分析

1.最终消费生产诱发系数的概念

某产业的最终消费生产诱发额是指当国民经济系统中的最终消费额增长时,通过产业间的波及效应所激发该项产业的全部生产额,其功能在于可以认识经济系统内各最终消费项目对诱发各产业生产的作用力大小。最终消费对某一产业的生产诱发系数等于该产业的最终消费项目的生产诱发额除以国民经济各产业对应的最终消费项目合计数额所得的商,最终消费生产诱发系数实际上也就是最终消费对某一产业生产的推动效果的乘数。某产业的最终消费生产诱发系数越大,表明国民经济的消费需求对该产业部门生产的推动作用越大。运用逆向思维来思考,一个具有较高最终消费生产诱发系数的产业,对国民消费需求的感应力比较强,也即是说具有扩大内需的功能。所以可以将最终消费生产诱发系数作为考察一个产业扩大内需功能大小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2.最终消费生产诱发系数的测算方法

关于生产诱发系数的具体计算问题,其理论根据是著名的列昂惕夫静态投入产出模型。简化的投入产出表模型如下图表5。

最终产品与总产品之间可以用一个特殊的矩阵联系在一起,这就是列昂惕夫逆矩阵。假设

那么,Y=(I-A)X ,其中I是单位矩阵,(I-A)就是列昂惕夫逆矩阵。计算最终消费生产诱发额的方法是:某产业最终消费栏的数据分别乘以(1-A)-1 系数表上该产业纵列的数据,然后加总。生产诱发系数等于生产诱发额除以全部产业该项最终消费的合计。

3.旅游业最终消费生产诱发系数测算结果

根据江苏省旅游局公布的2007 年旅游消费构成数,将各个相关部门的最终消费生产诱发额中由于旅游消费引发的部分产出根据旅游消费系数剥离出来,再归并到虚拟的广义旅游业部门中,则可以计算出2007年江苏省旅游业的最终消费生产诱发额为2897463.82万元人民币,除以全部产业最终消费的合计48115460万元人民币,得到广义旅游业的最终消费生产诱发系数为0.060218978,在投入产出表的122个产业部门中排名第11位。

(三)旅游业的产业影响力分析

1.产业影响力的测算方法

为了进一步探究旅游业对国民经济体系中其他产业部门的拉动作用,本文运用产业影响力这个指标分别对住宿业、餐营业和旅游社这三个旅游特征产业进行分析。产业影响力反映的是某一个产业的最终产品的增加对整个国民经济的总产出的波及程度。比如某产业的影响能力为2.8,表示该产业每增加1个单位的最终产品,就会推动国民经济2.8个单位的产出。某产业J的影响力的计算方法是,在上文提到的2007年江苏省投入产出表的列昂惕夫逆矩中,纵列第J列的数值之和,即为J产业的产业影响力。

2.旅游产业影响力测算结果

根据上述方法对2007年江苏省投入产出表中的122个产业部门进行投入产出分析,计算产业影响力,特别关注住宿业、餐营业和旅游社这三个主要旅游特征产业的产业影响力,计算结果如下。见表6。

从表6的计算结果看,2007年江苏省三个旅游特征产业的影响力排名总体来说处于所有产业的中下游,但在第三产业排名中旅游社排第八处于上游,餐营业次之排20处于中游,住宿业排名则比较偏后。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通过上文对旅游业的最终消费贡献力、最终消费生产诱发系数和产业影响力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第一,旅游业是综合性的最终需求型产业。从最终消费贡献力看,表明旅游业刺激消费能力较强,拉动内需效果明显。但是如果对构成旅游产业的各个部分进行单独分析,则推动效果不明显,因此,旅游业是综合性的最终需求型产业。

第二,旅游业在扩大内需方面具有显著的产业引领功能。旅游业最终消费生产诱发系数在江苏省122个产业部门中排名第11位,在34个第三产业部门中排名第6位,均处于上游位置,这表明旅游业与其它产业部门相比具有较强的促进内需作用。

第三,构成旅游业的各特征产业影响力不平衡。研究表明,旅行社业对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的推动能力最为突出,餐营业次之,住宿业较弱。

(二)建议

第一,政府管理部门必须充分重视旅游业对于扩大我国消费需求的地位和作用,加快区域内旅游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和旅游业人才队伍建设,改善提升旅游产业的供给能力和服务水平,进一步刺激旅游消费需求和旅游消费能力。

第二,在制定旅游发展政策时,必须运用系统思维,完善旅游产业内部结构。政策制定者需注意各个旅游特征产业及相关产业的不同特点和拉动内需、刺激消费的不同能力,政策要具有针对性,努力提高旅游业发展质量。

第三,促进旅游产业结构升级是增强旅游业扩大内需功能的重要途径。由于疫情等原因,目前旅游餐饮业倍受打击,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任务更为艰难。地方政府管理部门应该发挥统筹协调作用,使当地旅游产业的供给体系更加完善,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史蒂夫·史密斯. 旅游产业及旅游卫星账户[J].研究与探索,2003.

[2]最终消费生产诱发额和最终消费生产诱发系数. http://

[3]刘益.旅游业对扩大我国最终消费的影响评估及对策分析[J].旅游学刊,2010,25(9).

[4]2007年江苏省旅游业发展统计公报. http:///

上一篇:天津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满意情况调查研究 下一篇:浙江省舟山市产业结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