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科学》教学质量评价之元评价

时间:2022-09-16 12:18:04

农村小学《科学》教学质量评价之元评价

摘要:文章以农村小学教育为背景,分析了小学科学教学评价的现状,指出了科学教学中评价环节存在的问题、问题出现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农村小学;科学教学;元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2.0

新的《科学课程标准》把小学科学课程定义为以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核心课程,国家对科学教育的投入也逐年加大,这使得《科学》这门课程越来越得到社会和学校的重视,学科地位的提升,必然要求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科学学科的教学质量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农村小学的教育环境下,科学学科教学质量评价主要体现了以下几方面特点:

1、特别重视总结性评价。以本地区为例,大部分学校采取的是期末考试的形式对科学学科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有一少部分学校进行期中测试,只有个别的学校采取作业法、成长记录袋等形式进行形成性评价作为辅助评价。

2、特别重视笔试形式的评价。尽管素质教育已经实施很多年,但应试教育的影响还很大,几乎所有的学校都会采取笔试的方式来评价科学学科的教学质量。本地区绝大部分学校采取的是闭卷笔试的形式来评价科学教学质量,一少部分学校采取的是开卷笔答的形式,无论哪种形式,涉及操作的题目都是以笔答代替。

3、特别重视评价科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分析2010年瓦房店地区的期末科学试卷,我们发现,三年级知识性评价试题分值占62%,技能型评价试题占38%;四年级知识性试题分值占94%,技能型试题占6%;五年级知识性评价试题分值占91%,技能型试题占9%;六年级知识性评价试题占85%,技能型试题占15%。

4、评价主体是教师,评价对象是学生。

那么,农村小学科学教学质量评价是否合理、有效呢?这就需要我们对现在的科学教学质量评价进行反思与再评价,这就是元评价。教育元评价是指对教育评价活动本身所进行的评价。[1]

元评价以现有评价为评价客体,具体评价内容一般应该包括:评价的目的,评价对象,评价程序和方法(包括评价技术),评价的结论,评价者的选择、组织与培训(评价制度),评价为谁服务,评价的影响,评价的理论基础,对评价工作所开展的研究,以及评价研究对评价工作的影响。[2]

下面我们结合元评价内容以及小学科学教育特点对农村小学科学教学质量评价进行深入的分析,找到问题及相应的解决策略。

1、评价的目标准确吗?《科学课程标准》将科学课程目标分为:科学知识、科学探究、科学态度、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当前,农村小学科学教学质量评价更侧重的是对科学知识的评价,忽视对探究技能、探究过程的评价,甚至完全忽略了对科学态度、科技与社会关系的评价,这种评价目标显然是不够准确的。评价目标的缺失,将导致教学方向的偏差,科学学科"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的总目标就将变成一句空话。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是应试教育对社会的影响还没有完全消失,"唯分数论"在一些人的思维中仍然根深蒂固;二是一些教师的教学理念还没有完全转变过来,过分重视知识的传授。

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要发挥好导向作用,制定好针对科学技能、科学态度、科技与社会关系等目标的评价标准;其次要从理念入手,加强对科学教师的培训,尤其是教学理念和教学评价观的培训;教师自身也要加强自学,积极转变观念,树立科学的评价观。

2、评价的方式科学吗?《科学课程标准》指出:评测包括对学习的形成性评测和总结性评测,应以形成性评测为主;并考虑采用多种方式和多个主体的评测方法。我们现在所采用的评测方式主要是总结性评测,这种评价方式对于《科学》学科来说,并不十分科学。科学是一门重过程、重实证的学科,这就决定了学生只有在亲身经历探究发现的过程后,才能真正领悟科学原理,锻炼科学技能,培养端正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与社会的关系。在此过程中,总结性评价并不能反映出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表现,而形成性评价则可以完整体现出每名学生在探究过程表现出来的科学态度、科学技能应用、以及对科学与社会关系的理解。

形成性评价的作用很多人都理解,但形成性评价实施起来费时费力,有难度,这是形成性评价受到冷落的重要原因。要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改革考试制度,将形成性评价作为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依据,同时,要加强形成性评价的研究,探索出简单高效的形成性评价方案。

3、谁是评价的主人?按照《科学课程标准》的要求,评价的主体应该有多个,既可以是教师,也可是同学、家长,更可以是自己。多重评价、多种思想的交织,才能更好的促进学生的思维,达到评价的最终目的。而实际操作中期末测试由教师评判、作业由教师打分、课堂表现由教师评定,学生在评价依旧处于被动的地位,扮演着评价客体的角色。

因此,教师要试着逐步培养学生的评价意识和评价能力,学会自评与互评,如果只有教师的评价,这种评价将是片面的,孤立的。

4、谁是评价的对象?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过程,教学的质量既体现着教师教的质量,又体现着学生学的质量,因此,评价的对象既要指向学生,也要指向教师,这才是完整的评价。

我们不妨在评价学生之后,也做一下自我评价,或者让同事、学生对我们进行一下评价,你一定会从中有所收获。

5、评价的过程合理吗?我们知道,现在我们所采用的评价主要是期末测试,这种标准化的考试收集数据的形式单一,很难由此得到准确的评价结果。因此,注重评价过程的形成性评价的实施已迫在眉睫。

6、评价有效吗?在对两所农村小学学生科学知识测试和动手技能测试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尽管两所学校的科学知识测试成绩相近,但A校学生90%能完成操作技能的测试,而B校学生的操作技能测试通过率却接近0;喜欢学科学的学生比例两校分别是85%和52%。A校老师主要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合作与探究,尝试实验;B校老师则擅长讲解,学生考试能力强。从调查中可以看出,知识测试这种评价并不能准确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水平,也不能完全体现教师的教学质量,更不能有效促进学生动手能力、学习兴趣的提高。

基于以上对农村小学科学教学质量评价的再评价,我们对现有的评价体系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要彻底改变这种现状,就要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树立科学的评价观,注重形成性评价,让科学教学质量评价成为学生进步、教师成长的推进器。

参考文献:

[1]《我国教育元评价的实践缺失及对策思考》霍国强《教育发展研究》2012

[2]《大学英语评价之元评价》王笃勤姜玉珍《高校教育研究》2008年第5期

上一篇:对幼儿挫折教育的一些探索 下一篇:高等职业院校校企合作信息化机制建设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