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活动对老年患者吸入治疗效果的影响

时间:2022-09-16 11:06:06

品管圈活动对老年患者吸入治疗效果的影响

[摘要]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对老年支气管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吸入治疗的影响。 方法 通过成立品管圈小组,确立“提高老年患者吸入治疗的正确率”为主题。品管圈活动前,在本科室随机选取60例初次就诊患者作为对照组;品管圈活动后,随机选取6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对两组患者就吸入治疗的知晓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和吸入治疗操作的正确率分别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品管圈活动前患者对吸入治疗的知晓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和吸入治疗操作的正确率分别为13.3%、61.7%和8.3%,活动后则分别为93.3%、96.7%和95.0%。 结论 品管圈活动可显著提高老年支气管哮喘和COPD 患者的吸入治疗的正确率。

[关键词] 品管圈活动;吸入治疗

[中图分类号] R562.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34-0143-02

The effect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y on inhalation therapy in elderly patients

WU Lingli WEN Bin

Department of Geriatrics,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Fuzhou in Jiangxi Province, Fuzhou 344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y of inhalation therap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bronchial asthma and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 (COPD). Methods The quality control circle group was established with the theme "To improve the correct rate of inhalation therapy in elderly patients". Before the QCCA, 60 patient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the QCCA, another 60 patient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into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e awareness rate of inhalation therapy, satisfaction degree with nursing, and the correct rate of inhalation therapy operation were taken for questionnaire. Results Prior to QCCA, the awareness rate of inhalation therapy,satisfaction degree with nursing and the correct rate of inhalation therapy operation were respectively 13.3%,61.7% and 8.3%. While after QCCA, the rates of them were 93.3%, 96.7%, and 95.0%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QCCA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correct rate of inhalation therap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bronchial asthma and COPD.

[Key words]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y; Inhalation therapy

品管圈为持续质量改善小组,是指由工作性质相同或接近的基层成员自愿以小组形式组织起来,通过定期的活动,由圈员主动提出、讨论并解决与他们工作成效有关的各种问题[1]。为使老年患者能正确进行吸入剂治疗,我科于2013年1~6月进行品管圈活动,取得了较好的结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组织全科护士学习品管圈的特点、活动原则和方法,使护士对应用品管圈进行质量管理有充分了解。全科通过自愿并推荐的方式产生圈长及副圈长各1名,圈员7名,护士长任辅导员,设定圈名与圈徽,每月活动1~2次;并确定以“提高老年患者吸入治疗的正确率”为活动主题。

1.2 研究方法

患者入院后,在进行QCCA前后,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60例患者吸入治疗的知晓情况和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对吸入药物的药理性质、药物的味道、药物的储存方法、药物的使用技巧、药物的疗效、药物的价格、是否坚持用药、是否规范用药、是否知晓和对医护人员的健康宣教、服务态度、按时提醒用药、操作指导、护理技术及治疗是否满意等指标。患者对吸入治疗的调查问卷分完全知道、知道、基本知道、不知道、完全不知道5项选择;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调查表分完全满意、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完全不满意5项。对60例患者在QCCA前后进行吸入治疗的操作测试。分完全正确、正确、基本正确、不正确、完全不正确5项。

以上各项分别赋予5、4、3、2、1的分值。每份问卷满分为50分,≥40分为知晓/满意/正确,

1.3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χ2检验,检验水准为双侧α=0.05。

2 结果

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加强护理干预,在活动前后患者对吸入治疗的掌握、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操作方法的掌握见表1~3。

表1 患者对吸入治疗的知晓率

注:两组知晓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77.14,P

表2 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注:两组满意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22.28,P

表3 患者对吸入治疗操作的正确率

注:两组操作正确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90.23,P

3 讨论

支气管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老年患者最常见的慢性病,且易反复发作,给患者身心健康带来极大困扰,行吸入治疗是常规方案之一。从表1可以看出,大部分患者对吸入治疗是不了解的,在QCCA前后,患者对吸入治疗的知晓率显著提高。从表2可以看出,护士通过QCCA可以更加全面熟练地掌握吸入治疗的相关知识和操作技巧。因此,能给患者更正确全面的指导,患者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也显著提高了。从表3可以看出,由于患者更全面地掌握了相关知识和操作技巧,护士能更有效地对患者进行指导和帮助。因此,通过此活动患者吸入治疗的正确率显著性地高了,从而保证治疗的疗效。

临床上吸入剂种类多,由于老年人记忆力下降、文化差异,对吸入剂的相关知识及操作要点掌握不一,出院后因缺乏指导和监管,而不能坚持规范治疗,易复发,而增加住院次数,经济上造成沉重负担。将品管圈活动这一管理理念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通过圈员间的相互协作,依据PDCA 循环的程序展开,促进了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2],充分发挥圈员工作的主动性,使自己享有更高的自、参与权、管理权[3]。

根据现有的实际情况,我们制订了品管圈活动,圈成员针对可行性、圈能力、经济性评价等多因素综合考虑,按80/20 法则共拟订6个对策进行实施。①加强护理人员自身知识技能培训 请医生授课,为患者的吸入剂治疗提供科学、正确的指导。②进行健康宣教 每周组织患者就疾病的相关知识进行健康教育讲座,让患者明白吸入剂药理作用、激素的特点、吸入剂治疗目的和长期规范的吸入治疗对症状的控制的意义[4-7]。③进行操作指导 通过PPT由专人向患者讲解各种吸入装置正确使用方法及步骤和吸入剂使用的要点及保管方法;通过吸入模拟器训练患者,直至患者能正确使用。指导患者呼吸功能锻炼。④调整老年患者心态 老年患者对慢性病治疗不积极,怕花了钱而收不到效果。针对这一心理,进行个性化心理支持与疏导,使他们懂得通过长期、规范的治疗能有效控制症状,减少住院次数,提高生活质量;并让坚持规范用药的患者现身说法,提高有顾虑的患者吸入治疗的依从性。⑤寻求援助强化训练责任护士发药后立即开始示范吸入方法,解释吸入要点,并坚持检查,至患者完全掌握正确吸入方式。对于接受能力较差者,在强化训练同时,也可教会其家属等相关人员正确使用吸入剂,以利于其出院后的督促。⑥做好督察与随访 支气管哮喘和部分COPD患者需长期给予吸入剂治疗。在院时,责任护士要按时提醒患者并检查监督其用药;出院时,再次检查患者吸入方式的掌握程度,建立随访档案。出院后,通过电话或家访追踪吸入剂使用情况,督促病人规范用药。

自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护士能够积极地对存在的工作缺陷进行原因分析,制定改进措施并落实这些措施,使她们有被尊重、被认可、自我实现的成就感,从而激发了工作热情[8]。在实施过程中圈员各负其责担任吸入剂使用的示范、检查、宣教,不仅解决了存在的问题,还达到共同帮助与提高,并增加了患者的满意率;不仅充分发挥了圈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又提高了团队的凝聚力。质量管理不再以护士长为主,而是全员积极参与实施与改进[9],从而达到共同提高。

[参考文献]

[1] 方桂珍. 在护理人员中推行品管圈活动的探讨[J]. 护理研究,2008, 22(4C):1103-1104.

[2] 陈湘,莫丽. 品管圈活动对提高护理质量的影响[J]. 微创医学,2012,7(6):681-682.

[3] 杨丽,王卫琼. 参与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 护理管理杂志,2004,4(4):44-45.

[4] 陈萍. 2006 年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解读[J].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8,27(12):935-936.

[5] Goossents LM,Riemersma RA,Postma DS,et al. An economic evaluation of budesonide/formoterol for maintenance and reliever treatment in asthma in general practice[J]. Adv Ther,2009,26(9):872-885.

[6] 张铁锋,修清玉,黄海,等. 小剂量舒利迭治疗中度成人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试验[J]. 医学临床研究,2009,26(8):1400-1402.

[7] Jones MD,Santo JG,Yakub B,et 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rug concentration,mixing time,blending order and ternary dry powder inhalation performance[J]. Int J Pharm,2010,39(1-2):137-147.

[8] 叶妙满. 参与管理模式在科室护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及体会[J]. 护理与康复,2010,9(2):160-161.

[9] 国秀娣,陆俊,李益民. 持续质量改进报告160 份存在的缺陷与对策[J]. 护理与康复,2009,8(11):970-972.

(收稿日期:2013-07-24)

上一篇:钆贝葡胺与钆喷酸葡胺对单发脑转移瘤患者MRI T... 下一篇:6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降钙素原变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