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护理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24 00:07:58

品管圈护理论文

品管圈护理论文范文第1篇

1.1方法

1.1.1护理档案的质量管理:严格把关检验标本分析。患者入院治疗后,相关的档案记录随之开始。此时应建立针对性的品管圈管理方案,检验标本分析就是重要的一关。检验人员在以往的工作中各司其职,不参与他人工作,互相独立,导致部分问题无法发现。品管圈可将标本检验工作划分为一个“品管圈活动”,所有的检验人员和记录人员都要参与进来,每一项工作都要得到科室主任、上层领导、检验负责人三方确认后才可以记录在案,并且进行下一个步骤。对患者的病情、治疗方案、应用的医疗设备、药物、各个阶段的康复情况等信息,详细记录在案,虽然品管圈给予了工作人员较大的自、管理权,但最终录入的时候,依然要得到相关医生的肯定才能录入,避免出现医疗事故时,无任何判定依据,影响医患关系。

1.1.2护理档案安全管理:护理档案分为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两种,每种档案都要及时做好备份,防止意外事故;护理档案当中的部分重要文件,需放置在安全性较高的地方,即便是以电子方式保存,依然要设立相应的防火墙、防黑客攻击等程序,减少丢失的可能;护理档案的安全管理,需设立专业人员定期审查,一方面要查找档案空缺、及时填补,另一方面要排查安全隐患,制定相应的策略。

1.1.3重点环节管理:要将护理档案中的重点环节看做是一个整体,护理档案之间的联系比较紧密,单独拿出某一个模块进行管理,并没有办法得到最理想的效果。将所有的重点环节作为一个品管圈活动,可充分减少不必要的问题,并且促进各项工作的稳步展开。重点环节的管理需拆分进行,将患者不良反应档案、医疗器械档案等等,详细的划分为不同的品管圈活动,配备专业的工作人员,提高管理效率,保证管理质量。综上所述,运用品管圈进行护理档案管理,一方面可有效的解决固有管理问题,另一方面还可以充分提升品管圈的各项功能。今后的工作重点在于,充分挖掘品管圈的各项优势以及隐藏功能,结合护理档案管理的各项工作,促进医疗工作的全面发展。

1.2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将得到的数据,应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应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应用品管圈进行护理档案管理后,档案错乱事件大幅度降低,从之前的12次缩减到2次;档案规整程度也有很大提升,从原来的65%提升到95%;工作人员数量有所下降,从原来的40人下降到20人。通过运用品管圈进行护理档案管理,可有效提高护理档案的管理效率,并且在客观上对工作人员进行优化配置,提高档案的规程程度,为日后的医疗工作进步提供更大的帮助。

3讨论

3.1运用品管圈进行护理档案管理的优势。

3.1.1组织圈员自发参与活动:将品管圈运用到护理档案管理时,每一位护士都可以看做是独立的“圈员”,他们的工作在于,从客观上与主观上,提高自身的工作水平和工作态度,自发的参与到品管圈这个重要的“活动中”。比方说,某医院护理档案管理工作虽然长期稳步进行,但由于医院病患不断增多,护理档案堆积成山,在调取档案时,常常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此时可应用品管圈进行管理,第一,根据护理档案的类型、年份、重要程度予以分析,不同级别的护士派与不同的分类任务;其次,将护理档案录入相应的电脑程序当中,按照标准进行排序,老护士指导新护士,逐步提高工作效率;第三,部分重要档案需要作出备份,防止丢失;第四,建立良性循环的工作模式,将护理档案管理作为一个“品管圈活动”来展开,充分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组织圈员自发参与活动后,护理档案管理会逐步告别之前的冗杂管理,变得更加有条理性。

3.1.2促使工作人员享有更高的自、参与权、管理权:品管圈在上世纪90年代被引入到医院的管理领域当中,当时的管理方案并没有现阶段的先进,并且品管圈的应用也不是很熟练。相对于过去而言,品管圈的应用,可促使工作人员享有更高的自、参与权、管理权。第一,自。品管圈的每一位圈员都可以对自己的工作负责,他们的自较高,可以自主选择工作方式和工作流程,而不是像过去那样,不断的请示上级。第二,参与权。品管圈执行后,圈员的参与权大大增加,他们的互帮互助是建立在总体工作进步的基础上,不会耽误本职工作的正常进行。第三,管理权。管理权对圈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护理档案管理的难点之一在于,护理档案非常多,而且录入量非常大,倘若遇到某些特殊的危重病人,需调取所有的相关资料,便于临床分析。管理权的有效放松,促使工作人员高效率的管理,毕竟每个人的管理方法存在差异,但目的在于提高管理效率。

3.2对品管圈进行护理档案管理的讨论

相对而言,品管圈在护理档案的管理工作中,可取得非常积极的成果。从表1的数据来看,护理档案管理的不良事件减少,人员安排合理,为医疗机构的正常运转提供了较大的帮助。本研究认为在今后的管理工作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第一,加强质量方面的管理工作,提高硬性指标。护理档案的质量管理工作,一向是医疗机构强调的重点,也是近几年社会关注的焦点。护理档案质量不过关,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病历记录,同时会对治疗手段、康复方案、预后估计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必须将品管圈的优势发挥出来,充分提高护理档案的质量。第二,加强安全管理工作。护理档案作为医疗机构的重要文件,存储的位置、存储方式、相关责任人的安排、定期审查方式,都对安全管理具有很大影响。综上所述,运用品管圈进行护理档案管理,对医疗机构的发展以及医疗工作水平的进步,具有较大的积极意义。从客观的角度来分析,品管圈的应用并非偶然,而是医疗事业发展的一种必然产物。从主观的角度来分析,随着患者与疾病的增多,护理档案管理会更加复杂,需要寻求一种简单、快捷的管理办法。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品管圈与护理档案管理会获得更大进步,创造出更大的社会效益。

品管圈护理论文范文第2篇

全体c20法则,80分以上为实施对策,但本圈希望有较高达标率,全体圈员决定60分以上为实施对策,共圈出10条对策,依据对策共性,合并为4条。根据这4个问题点逐步设计PDCA计划进行对策实施。重点从优化工作流程、加强法律意识培训、合理排班、互相监督等方面进行改善。

2结果

2.1有形成果改善值为23.1%,与改善前的84.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目标达成率=108%,进步率=72.6%,有明显进步。

2.2无形成果用本圈圈员设计的评估问卷10分量表,从品管手法应用、责任感、沟通能力、团队精神、护理品质改善、积极性6个方面对无形成果进行评估,取得显著的无形成果。

3讨论

3.1保证医疗护理安全防范护理差错和事故确保护理安全已成为现代护理管理工作的重点。目前,手术病人不断增加,连台时因忙于清点、整理、检查工作,常疏忽了护理记录的及时性。工作流程不合理,人员分工不清,因忙乱极易造成代签名、记录错误现象发生,从而引起差错及医疗纠纷的发生。品管圈采取科学的方法进行原因分析,找出最根本原因,针对要因制定对策、实施对策,通过效果确认、评价,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规范了手术护理记录的工作程序,有效规避了医疗风险。

3.2提高手术护理记录单病历质量强化安全意识与法律意识,组织全科护士学习相关的法规条例,进行案例分析及手术护理记录单书写规范化培训。实施中通过交班、检查、考核等形式反复强化手术护理记录单书写的内容与要求,保证护士的执行力。改善前文书不规范发生率为84.4%,改善后为23.1%,此次品管圈活动取得明显效果。

3.3促进标准化的建立将手术护理记录流程列入科室质量管理体系,纳入洁净手术部护士各班岗位职责与护士量化考核细则中,从而形成标准化作业规则,护士长以此为依据对全体护士进行检查、监督、评价,通过项目标准化而达到巩固成果和持续改进。

3.4提高护士团队精神及综合能力开展品管圈活动,不但提高护士的质量管理意识与安全意识,激发大家的工作热情和责任心,更能发扬团队精神并带来工作满足感。同时圈员们还学会使用品管工具来解决护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高科研思维能力,运用统计方法和图表有效地分析并解决问题。

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加强手术护理记录单的管理,有效地降低了记录不规范的发生率,同时提高了文书记录的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保证了护理安全。品管活动激发了护理人员参与质量管理的意识和加强护理管理制度执行力,是提高护理人员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方式,值得在临床工作中进一步推广与借鉴。

品管圈护理论文范文第3篇

1.1一般资料

对照组共107例患者,均于2012年1~12月于本院神经外科接受治疗,此时间段本院尚未全面推行品管圈护理模式。患者男女比例62:45,年龄14~72岁,平均年龄(50.5±7.1)岁。基础疾病:心脑血管疾病43例、肿瘤47例、脑积水12例、其他5例。观察组共117例,为2013年1~12月本院收治同类患者,此时间段本院已全面推行品管圈护理模式。患者男女比例66:51,年龄12~77岁,平均年龄(52.5±6.8)岁。基础疾病:心脑血管疾病47例、肿瘤50例、脑积水13例、其他7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案

1.2.1对照组

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护理,主要按医嘱开展护理,配合开展基础心理护理、语言交流、行为指导等。

1.2.2观察组

观察组联合开展品管圈护理模式:首先成立品管圈小组,由护士长担任组长,采取自荐及推荐方式,募集共11名成员,并以每月15号及30号为活动日,开展为期1h的品管圈活动;随后于活动期间开展头脑风暴,列举出上一阶段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由护士长挑选本次需要改进的主要问题,鼓励全体成员分析其发生原因,探究其解决方案;将获得的解决方案总结为具有实行性的项目,由全体成员深入实行;下一阶段活动中对改进结果进行再分析,探讨结果及不足。

1.3观察指标

统计护理不良事件及患者并发症出现率,以评价神经外科护理质量;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于患者出院时要求填写,以统计患者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质量对比

观察组共出现7例护理不良事件:3例跌倒、2例不按医嘱用药、2例锐器划伤;12例并发症:7例医源性感染、3例尿崩症、2例消化道出血;对照组共出现36例次护理不良事件:17例滑到或跌伤、8例不按嘱用药、4例锐器划伤、7例其他不良事件;41例并发症:31例医源性感染、3例尿崩症、2例顽固性呃逆、1例术后癫痫、4例消化道出血。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及并发症出现率均显著性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7%,显著性高于对照组7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神经外科疾病对患者影响极大,如难以保证预后效果,很可能使患者长远期生活质量显著下降,单靠改进治疗方案虽具备一定的效果,但考虑到医疗条件在短期内无法有效改善,因此从护理入手提升预后,更有价值。早期对护理的改进多集中于心理护理、饮食干预等,针对性较弱,而本院开展的品管圈护理模式,则强调“提出问题-找出解决方案-验证解决方案效果-改进解决方案”这一循环往复递进的过程,从最终成果上看,显然已较为理想,不仅能有效控制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且能有效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综上所述,本文的研究能够证实,以品管圈护理模式对神经外科患者开展护理,可有效提升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品管圈护理论文范文第4篇

自2013年3月开始实施品管圈活动,对手术室新护士进行手术室各项操作及注意事项的视频培训教学,对比活动前、后的数据,分析培训效果。

2方法

2.1品管圈的建立

根据自愿参加的原则进行招募,建立品管圈,取名“手长圈”,寓意手术室护士共同进步、一起成长。共12人,圈长1名,负责组织开展圈内活动,监督圈内活动内容;指导员3名,负责护理技术指导、示范及音视频采制、多媒体制作等,其余为圈员,均为新护士。

2.2主题选定

采用头脑风暴法确定“视频教学提高护理工作质量”的品管圈活动主题。通过采制最新的临床影像资料,配合既有多媒体技术资料,在品管圈质量管理体系引导下,进行学习、培训与交流。

2.3活动规划

确定品管圈的活动周期、活动细则、工作职责、圈员的培训计划和培训方式等。品管圈成员采用六何分析法(5,W1,H原则),通过每周的圈会进行相关资料的学习,交流学习经验和体会,总结和分析教学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方案,并收集、整理各种信息反馈。

2.4现状分析

手术室护理工作具有专业性强、无菌操作要求高、突发事件多等特点,护理工作紧张而繁杂,新护士在参加工作初期难免会感到无所适从。通过品管圈活动的问卷调查,根据帕累托法,将存在的问题进行排序,列出问题比较突出的前5项,分别为:术式复杂与医生沟通配合难;无菌操作要求高,容易出现操作失误;手术器械繁多,熟悉度低,物品准备不足;心理紧张,忙中容易出错,自信心不足;手术室环境布局复杂等。

2.5对策拟定与实施

根据手术室新护士在临床实践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拟定整改方案。定期开展品管圈活动,了解圈员的实际需求,在圈会活动中交流心得体会,通过有针对性的视频教学培训,提高新护士的理论水平和临床工作质量。具体措施包括:①圈长和指导员方面,将手术室的各项专业操作技术拍成视频短片,制成多媒体资料,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并分析异同点,使抽象的无菌化操作具体化,对较难掌握的部分可以重复播放,并指出其重点和难点;注意收集新护士在临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症结,提出可行性解决方案,并进行示范引导,分享临床实践和思想的心得体会,注重圈员核心能力的养成;运用双向反馈机制,通过对新护士圈员的综合考核及量表调查,评价品管圈活动的实施进展情况,掌握品管圈活动的实施动向。②新护士圈员方面,培养无菌观念,熟练掌握手术室操作的基础理论和无菌操作的基本技能,通过视频和多媒体资料的学习,对照自身找出存在的问题并适时加以改正;强化自身综合能力,通过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有意识地提高在临床手术工作中的沟通配合能力和心理素质;在圈会中积极提出临床遇到的困难,分享在实践中学到的好方法和心得体会,在互相交流学习中不断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克服工作压力,树立在临床工作中的自信心。

2.6效果评价

在品管圈视频教学活动前后,对新护士的理论和实际操作进行考核,理论考核主要采取试卷形式,操作考核计算多项技术操作所得分数的总和,其中包括器械物品准备的完备率、专业手术器械的熟悉度、临床实际操作的正确率等;通过向临床手术医师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了解新护士在活动前后与医师沟通配合能力的变化;通过发放自我满意度评价调查问卷,了解新护士在活动前后心理承受能力、行为控制能力和对自己工作水平主观感受的变化。

2.7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

3结果

3.1品管圈活动前后护理工作质量的比较

活动实施后,器械物品准备的完备率、专业手术器械的熟悉度、临床实际操作的正确率较实施前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2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医师满意度的比较

活动实施后,非常满意和满意的人数较实施前增多,一般满意和不满意的人数减少,满意度呈上升趋势,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3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自我评价满意度的比较

活动实施后非常满意和满意的人数较实施前增多,一般和不满意的人数减少,满意度呈上升趋势,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4讨论

品管圈活动有利于提高手术室新护士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有助于快速掌握手术室无菌操作的技术要领,提高综合业务素质和基础护理的工作质量。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将现代化的视频影像技术应用于新护士的培训教学之中,有利于新护士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通过指导人员的亲身示范讲解,并与自己的实际操作进行对比,从而更容易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通过品管圈管理模式的应用,加强了教与学的双向互动,有利于新护士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和实践的积极性,主动发掘自己的能力特长和工作中的诀窍,再通过与其他圈员的相互交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品管圈的开展有利于指导员及时发现新护士的技术短板,把握培训的重点和难点,剖析热点问题,并实时更新视频教学内容,就圈员关心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示范。品管圈活动有利于提高圈员的应急处置能力、与医师的沟通协调和配合能力,有助于圈员开放个性,增进护士及医师之间的熟识和沟通交流。此次品管圈活动得到了外科医师和麻醉医师的大力支持,在视频的采制过程中,突出了手术配合的流程以及手术医师的习惯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指导,有效地促进了医护间的沟通,提高了临床医师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使新护士通过不断学习,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逐渐提升自身能力和综合业务素质,这些改变都有利于提高新护士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5结语

手术室护士的培训工作难度大、周期长,而传统的护理技术随着外科治疗技术和观念的变化也在不断更新,加之新的医疗设备和器械的不断涌现,都对护士的知识储备、沟通配合能力和专业技能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开展品管圈活动,通过充分的沟通、交流和分享,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不但增强了护理人员的团队意识,创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同时也切实提高了新护士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自信心,使新护士能够快速成长,并融入到白衣天使的角色中来。

品管圈护理论文范文第5篇

一、品管圈概述

品管圈这一概念最早是在1950年和1954年分别在Deming教授的统计方法课程和Juran教授的质量管理课程提出来的,其全称为品质管理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品管圈活动起源于1962年,日本石川馨博士首次将其运用于持续改进企业质量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3]。

二、品管圈的应用现状

我国品管圈活动始于1978年,目前在临床护理、护理教育、护理管理等方面均取得较好效果,但尚未广泛推行[6]。品管圈活动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尚属于萌芽阶段。

(一)在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前,品管圈活动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成金焕等[7]研究显示,在产房医护人员中开展品管圈后,加强了医护人员的洗手认知,显著增强了员工的自律性,员工洗手率、洗手合格率及正确率均有明显提升,从而使洗手依从性维持在一个高标准的层面,同时,圈内成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王春英等[8]、吴毓新等[9]研究也显示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可以提高ICU医务人员洗手的正确率和护工洗手的依从性。此外,吴晓霞等[10]研究发现,通过品管圈活动,有效降低了老年患者鼻饲管非计划性拔管率,而且提升了全体圈员对品管圈的认识、运用能力和制度执行力,有利于为患者提供更安全、更优质的服务。孙莉等[11]研究发现,在护理质量管理工作中实施品管圈活动后,可以有效延长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且提高了住院患者术前宣教的知晓率;在这一过程中同时实现了护理质量和护理服务的持续改进,促进了护理团队的文化建设。

此外,品管圈活踊贡挥τ糜诨础护理、手术患者运送、饮食管理、健康宣教等方面,均取得了良好效果,可见品管圈活动是持续提高护理工作质量行之有效的科学管理方法。

(二)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目前较多的是用于提升临床护理教育的质量。黄美清等[12]在临床带教老师中开展品管圈活动后,其带教意识及带教能力都得以增强,护生对总带教老师的满意度由89.6%上升到94.2%,提升了带教效果。杜杏利等[13]将品管圈活动运用于骨科低年资护士培训和教育中,结果显示,与常规组相比,品管圈组的专科理论与操作成绩有所提高,且患者满意度也有显著提升,形成良性互动,取得良好效果。黄潇湘[14]通过在神经外科低年资护士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护士因业务水平差、医护沟通不到位、疏忽大意等原因造成的差错得到大大降低,护理差错的发生率远低于活动前。袁琦等[15]研究发现,在手术室低年资护士中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护士理论考试合格率由52.6%提高到100%,取得了较好效果。

关于品管圈在学校的护理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相关研究报道较少。石镁虹等[16]研究发现,在《护理研究》课程中开展品管圈活动,QCC组护生科研能力总体高于非QCC组护生,表现在护理研究知识的运用程度高,经常参加护理科研活动的比例高,在数量及质量、课题项目立项方面均要优于非QCC组学生。彭鹏等[17]在儿科护理技能教学中融合品管圈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创造性,结果显示将品管圈理念应用与教学中的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法,学生的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情感状态、达成状态均有所提高。赵君环等[18]在基础护理实验教学中开展品管圈活动,发现品管圈活动组学生的技能操作考核成绩、学习能力成绩均优于非品管圈活动组学生。

(三)品管圈理念在《护理学基础》课程中应用的探讨

基于品管圈理念的《护理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将进行以下改革:1.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首先教师要较好地把握学习内容和品管圈理念,在选定学习内容后将其分解为不同的小任务,再分别布置给各品管圈,各品管圈圈长再进行分工,结合圈员的特长布置相应学习任务。通过品管圈活动,不仅可以让每个圈员在完成各自的学习任务过程中掌握知识,还可以促进圈内成员相互讨论相互交流、集思广益,促使学生形成团队意识,并且同时锻炼其团队协作能力,让学生在今后的护理工作中也能充分利用护理团队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去解决问题。2.自主学习,合作共赢。为了完成任务,学生学习所需的资料将不再局限于教材,他们将更多地去查阅相关文献、与教师和圈内成员交流,不断学习护理新理念和新进展,最大程度上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实现共赢。让圈员在原有基础上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3.采取综合考评方式。一方面,教师和其他品管圈小组要依据考评表对品管圈内学生的发言和表现进行整体评估;另一方面,品管圈内同学之间也要进行相互督促、相互评价,促进共同进步。这种综合考评方式能让学生更加系统、全面地接受和提高,培养学生建立以解决课堂问题的思维指向及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圈内合作意识,从而有利于教师的课堂技能教学;同时,教师应对整个品管圈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在课堂中不仅要督促学生认真学习、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授正确的学习方法,使其逐步提升临床思维,为临床护理工作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欣,张颖,刘微,等. 对不同学习阶段护理本科生护理学基础课程学习需求的调查[J]. 中华护理杂志, 2011(05): 496-498.

[2] 桑东青. “自学-辅导式”教学模式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8(01): 78-79.

[3] 张幸国,赵青威,李盈,等. 品管圈在医院药学管理中的探索与实践[Z]. 中国湖南长沙:20097.

[4] Wang L R,Wang Y,Lou Y,et al. The role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s in sustained improvement of medical quality[J]. Springerplus, 2013, 2(1): 141.

[5] 伍勇军. 品管圈操作实务与案例[M]. 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4.53-59.

[6] 刘婷芳,刘勇. 中国医院品管圈操作手册[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3.

[7] 成金焕,温穗文,陈俊凯,等. 品管圈对提高产房医护人员工作前后洗手依从性的效果[J]. 广东医学, 2012(16): 2532-2534.

[8] 王春英,黄淑群,房君,等. 应用品管圈活动提高ICU医务人员洗手正确率[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3(10): 2408-2409.

[9] 吴毓新,林晨毅,陆烨,等. 应用品管圈活动提升医院ICU护工洗手依从性[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1(12): 2554-2556.

[10] 吴晓霞,董敏,吴玲燕.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老年鼻饲患者非计划拔管中的效果分析[J]. 护士进修杂志, 2012(18): 1649-1651.

[11] 孙莉,尹安春. 品管圈在持续改进护理质量管理中的践与探索[J]. 医学与哲学(B), 2013(08): 94-97.

[12] 黄美清,陈玉英,林平顺. 通过品质圈活动提高护生对临床带教老师的满意度[J]. 现代护理, 2007, 3(13): 235.

[13] 杜杏利,詹雪,吴明珑,等. 品管圈活动在骨科低年资护士培训中的实践[J]. 护理学杂志, 2013(18): 73-75.

[14] 黄潇湘. 品管圈活动降低低年资护士差错发生率的效果[J]. 护理杂志, 2013(10): 59-61.

[15] 袁琦,黄燕. 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低年资护士的护理理论水平[J]. 护理研究, 2010(19): 1761-1762.

[16] 石镁虹,章桦,肖建磊,等. 开展品管圈活动对护理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影响[J]. 护理研究, 2015(19): 2386-2388.

[17] 彭鹏,赵萍. 品管圈活动在儿科护理技能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实用医技杂志, 2014(02): 196-197.

品管圈护理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品管圈;会阴伤口;愈合不良;应用

会阴切开缝合术是在第二产程中为避免会阴及盆底组织严重裂伤或母儿有病理情况、需缩短第二产程、加速分娩的一种手术,近年来有成为常规施用的倾向,其感染率为10%[1],给产妇带来很多痛苦,影响产妇的生活质量。品管圈活动(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是同一工作现场人员自动自发地进行品质管理活动所组成的小组。这些小组作为全面品质管理活动的一环,在自我启发、相互启发地原则之下,活用各种统计方法,以全员参加地方式不断进行维持及改善自己工作现场的活动[2]。为了减轻产妇的痛苦,降低会阴伤口愈合不良率,我科于2013年10~12月开展QCC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品管圈活动前即2013年7~9月在我院自然分娩的产妇344例进行数据收集,其会阴伤口愈合不良率为4.9%。选择2013年10~12月实施品管圈活动后在我院自然分娩的产妇356例,实施针对性干预措施,观察干预措施对降低会阴伤口愈合不良率的影响。活动前后的两组产妇在年龄、孕周、新生儿体质量上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1.2.1成立品管圈 品管圈由7名护理人员自发组成,其中主管护师2名,护师3名,护士2名,由其中1名主管护师担任圈长,护士长任辅导员。

1.2.2选定主题,制定计划 召开品管圈圈员会议,通过头脑风暴法,从问题的紧迫性、上级重视程度、可行性、预期效果、圈能力等方面分别用5分、3分、1分3个等级打分,总分最高者为本次要解决的活动主题[3]。最终确定"促进会阴伤口愈合"为活动主题,并制定了相关的活动计划。

1.2.3现状把握 圈员详尽列出了会阴伤口愈合不良的原因,2013年7~9月自然分娩344例,发生会阴伤口愈合不良17例,发生率为4.9%,见表1。

1.2.4目标设定 通过品管方法的目标值设定公式[4],对会阴伤口愈合不良率进行了目标设定。目标值=现状值-改善值=现状值-(现状值×改善重点×圈能力)。在主题选定时根据得分及科室实际情况将圈能力设定为79%。从表1可知,阴道炎、助产士缝合技术不过关及无菌观念淡漠、孕期合并症(妊娠合并贫血及糖尿病等)是本次需要改善的重点问题,这三个重点问题所占百分比累计为82%,故本次活动的目标值=4.9%-(4.9%×82%×79%)=1.7%。

1.2.5原因分析 确定目标后,全体圈员对2013年7~9月会阴伤口愈合不良的原因进行分析,得出影响会阴伤口愈合的相关因素。①产妇因素:产妇患有阴道炎孕期未及时治疗;产妇孕期合并中度以上贫血及糖尿病等;产妇胎膜早破,产程延长;产妇产后会阴护理不当。②医护人员:年轻助产士缝合技术不过关,缝合时间过长;无菌观念淡漠,消毒不严格;产程中阴道检查次数过多,导致感染等。

1.2.6对策与实施 ①加强产前健康宣教,告知孕妇定期产检,阴道炎及时治疗,多食含铁丰富的食物,及早纠正贫血。胎膜早破的孕妇保持会阴清洁,减少阴道检查的次数,缩短产程。②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强调医护人员手卫生并严密消毒外阴。助产士应掌握会阴侧切指征,降低会阴侧切率,把握会阴侧切时机及切口长度,减少裂伤的发生。缝合前常规更换手套,缝合时按组织解剖关系对合整齐,不留死腔,防止切口缝合过密,影响血液循环,造成切口愈合不良。对复合裂伤的会阴,应由医生及高年资助产士共同参与缝合,避免缝合时间过长,减少切口暴露时间,降低感染。对低年资助产士应加强助产技术的培训,提高其缝合技术。③加强产后会阴护理,嘱产妇保持心情舒畅,注意合理营养及足够睡眠。住院期间2次/d消毒会阴,取键侧卧位,向后擦拭大便,便后及时清洗会阴,及时更换会阴垫,保持会阴清洁。会阴水肿者应2次/d行50%硫酸镁湿敷及红外线照射30 min,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组织营养,使创面干燥,减少渗出,利于组织的再生和修复[5]。如发现有会阴感染者,及时报告医生

并做相应处理。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P

2结果

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会阴伤口愈合不良率比较,见表2。

3讨论

3.1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了产妇会阴伤口愈合不良率,提高了产科质量 会阴伤口愈合不良给产妇带来很多痛苦,如:局部疼痛、切口裂开、感染、产后障碍等。因此,会阴伤口愈合不良率也一直是产房管理的重要内容。我院产科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充分发挥每个人的创造性思维,激发了每个圈员的主观能动性与工作积极性。学习使用品管圈常用手法分析会阴伤口愈合不良中存在的问题,拟定对策并实施。通过加强孕产妇围产期保健,阻断产前、产时、产后的感染因素,提高助产士的助产水平等,降低了会阴伤口愈合不良率,减轻了产妇的痛苦,改善了产妇产后的生活质量,提高了产科质量。

3.2开展品管圈活动可提高护士的科研能力、促进护士的团队精神 品管圈管理激发起圈员的聪明才智和管理热情,对品管圈工作方法的掌握,不但能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同时也是快速提升护理人员科研水平的最佳方法之一[5]。在品管圈活动中,圈员们都积极主动的翻阅教科书,查找文献,收集资料,寻找解决问题的理论知识,共同讨论确定选题、分析原因、制定措施,然后去解决与改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符合护理科研寻找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然后得出改善后的数据进行比对的过程,为护理科研和论文的撰写奠定了理论基础和思维框架[6],提高了护士的科研能力,同时也增强了护士的凝聚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参考文献:

[1]董金林.会阴切开缝合的失误问题[J].实用妇产科杂志,1994,10(4):169.

[2]钟朝嵩.品管圈实际演绎法[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9:1-2.

[3]何莉莉,王红艳.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院前急危重症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的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14,28(3):859.

[4]张幸国.医院品管圈活动实践与技巧[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5.

[5]刘勇敢,许震,郭惠娟,等.直肠癌根治.会人工重建术常见严重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3,3(8):1202.

品管圈护理论文范文第7篇

1.1成立小组开展工作针对本院护理部只有1名副主任的现状,为加大护理管理力度和幅度,本院护理部从2013年5月开始,酝酿并组建了以经验丰富的护士长为组长的质量改进小组、教学培训小组和科研兴趣小组,3个工作小组组员均为各科室的护士长和本科学历的护理骨干。1.1.1制定各小组工作职责3个小组分别根据护理部指导方案和要求制定工作职责。质量改进小组主要任务是担负全院护理质量改进、护理质量监控、监督落实,发现质控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对策,组织改善及培训,并不定期安排小组成员对改善情况进行督促检查。教学培训小组主要任务是担负全院护理人员在职培训,开展临床教学工作,组织护士“三基”理论及操作技能考试及竞赛等。科研兴趣小组主要任务是带动全院开展科研工作,科研相关短期培训班,负责全院护理论文的审稿等。1.1.2组织全员培训组织多种形式的护士长及骨干培训,进行全院护士培训及专科护士培训。通过全员培训促进护士的自律性和参与管理的意识,让护士参与管理,增加护理人员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感、归属感[2],以达到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护理安全的目的。1.1.3小组工作产生高质量的护理效果短时间内组织修定了全院护理工作制度及服务流程100多项;制定全院护士及专科护士规范化培训手册;组织实习生及新护士岗前培训班及带教老师、护士长及骨干、科研培训班;组织全院性应急预案演练3次;组织全院性静脉输液竞赛活动;组织“增收节支”先进病房及优秀教师评选,完成了病房治疗车、药车、高危药品专柜、治疗室柜子统一改造;开展了病房“五多”整治月活动及优质护理病房口服药“看服”亮点工程;组织“5.12”护士节系列活动等。成立了护理员管理站,落实护理员“五统一”工作,得到医院评价专家的好评。1.2开展“品管圈”活动,促进全员参与的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成立了护理部“优护驱动”圈,由分管院领导担任辅导员,护理部副主任担任圈长,各科1名副护士长或护理骨干担任圈员,应用“头脑风暴”发现问题,开展对全院的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今年2月份护理部发动各科室全面开展以科室为单位的“品管圈”活动,各科护士长为圈长,科室护士为圈员,以品管圈为管理工具,对科室存在的问题进行持续改进,让全体护士参与科室管理以提高护理质量。1.2.1全员培训开展全院性《如何开展“品管圈”活动》学习及护理部“优护驱动”圈第一期主题《拍背预防肺部感染》授课,邀请三级医院护理专家进行有效拍背的指导,同时护理部组织护士长及品管圈圈员进行有效拍背的技能考核及理论考试,有效保证“品管圈”活动顺利开展。在全体圈员的共同努力下,本院护理部“优护驱动”圈荣获福建省立医院2013年度护理品管圈优秀项目奖。1.2.2临床指导品管圈长及辅导员到各病区现场指导护士和护理员为危重患者、肺部感染及长期卧床患者正确拍背,各病区护士长及圈员带动本病区开展有效拍背促进患者痰液咳出,预防及减少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1.3全员参与的护理管理网络通过成立小组及开展品管圈工作,形成护理部小组组长护士长(圈长圈员)的三级护理管理网络结构。护理部定期组织3个小组召开工作会议,每季度共同拟定工作计划,并对上一季度工作完成情况进行总结,结合品管圈活动,形成护理工作“千斤重担人人挑,人人肩上有重担”的全员护理质量管理网络。

2讨论

2.1盘活管理显成效3个工作小组可以同时开展多项工作,护士长及护理骨干全员参与其中。同时通过“品管圈”活动的开展,在全院形成以护理部为中心,人人参与决策的工作氛围,使工作扩大化、丰富化,短时间内开展并完善了多项工作,效果显著。2.2挑选人才,找准切入点挑选临床一线对工作有强烈责任心和进取心、有潜心钻研精神且工作上常有好点子的资深护士长担任质量改进小组的组长,这样护理部发出质量改进指令后能迅速在组长所在科室率先得以实施,从而带动其他科室积极跟进,起到风向标的作用,使各项工作能迅速见成效,改善了原有相互观望的工作作风,激发了科室间的良性竞争的环境。2.3搭建信任的桥梁让有能力的护士长参与护理部管理,组长得到护理部充分授权,赋予她们主角的责任,建立信任的工作环境,让她们勇挑挑战性的工作,并在工作中获得了锻炼,同时也造就了培养激励护士长的土壤和实现职业生涯规划的前景,实现了她们的自我价值,工作效率也大大提高了。2.4适时赞美,激活人才护理部参加3个小组的指导工作,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公正的评价,使护士长和护理骨干及全体护士的能力获得认可,人才得以脱颖而出,赞美给予了全体护士最大的力量,全院护士拧成一股绳,造就了医院未来愿景。2.5持续改进质量改进小组选派小组成员对开展工作进行不定期督查,收集执行过程中存在问题,通过小组讨论,提出整改措施,确保各项工作的落实。

3小结

护理专业涉及的范畴较为广泛,包括临床护理、护理教育、护理管理、护理科研等[3]。如何利用有限的护理资源,建立优质、高效、低耗的运行机制,保证护理服务质量,是每位护理管理者必须思考的课题[4]。本院通过1年的三级护理管理实践,护理部管理力度大大增加,组长、护士长、科室骨干和护士的工作主动性及积极性显著提高,各项工作配合默契,督查工作效果显著,完成了单由护理部难以完成的工作,工作效率显著提高,形成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的好风气。建立全员参与的三级护理管理网络,有效缓解了护理部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不乏为较好的加强护理管理力量的好方法。

品管圈护理论文范文第8篇

士的管理水平、护理科研能力及对QCC的认识、运用能力和执行力等。

关键词:品管圈活动;专科应急预案;培训方法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缩写QCC),就是由相同、相近或互补之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动自发组成数人一圈的小圈团体,然后全体合作、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活用品管七大手法,来解决工作现场、管理、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及课题,是一种比较活泼的品管形式[1,2]。笔者医院是一家三甲综合医院,其中妇产科病区设立床位120张,由于最近几年床位扩张迅速,工作难度增大且任务繁重,新进护士又多,导致专科应急能力不理想。因此,为提高专科急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2014年1月~5月在笔者医院妇产科以专科应急预案培训为载体,开展品管圈活动,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56例位护士均为女性,年龄21~51岁,30岁以下28例,30~40岁19例,40岁以上9例。职称:副主任护师1例,主管护师3例,护师18例,护士24例;规范化培训护士4例。学历:本科17例,大专35例,中专4例。

1.2方法

1.2.1成立QCC小组,确立活动主题 本着自愿的原则吸收圈成员12例,确立圈徽与圈名,选出圈长、秘书各一位,由圈长负责QCC活动的统筹安排及管理,并请科护士长担任辅导员,负责活动的日常督导和后勤支持。圈员们通过矩阵法选出提高护士专科应急预案知晓率为活动主题,活动计划时间5个月。

1.2.2现状把握 首先对全科护士进行了1次专科应急预案理论知识以及操作技能考核,理论考核采用问卷形式,问卷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一般资料,包括姓名、年龄、职称、学历、工龄、性别等;第二部分为相关疾病基础知识;第三部分为专科应急预案理论知识。共计20题,满分100分。护士专科应急预案知晓率为实际得分/满分×100%。应急技能操作考核纳入心肺复苏、简易呼吸器的使用、新生儿复苏三项内容。第一轮考核结果,应急预案理论知晓率为62.13%,技能操作考核合格率为85.93%,对此现状展开头脑风暴分析现阶段妇产科专科护理发展水平及全体护士的专科护理知识水平现状,应用特性要因分析,绘制鱼骨图,从人、物、法、环四个方面找出影响因素39个,其中主要因素4个。制作柏拉图,根据二八定律找出专科应急预案不便于识记、监控力度不够用、护士主观因素三项内容为改善重点,见图1。

1.2.3 设定目标 根据目标计算公式得出护士专科应急预案理论知晓率目标值为87.88%,应急预案技能操作考核合格率目标值为95.50%,以适应专科应急护理能力的需要。

2对策拟定及实施

2.1成立学习小组,明确学习要求 QCC小组成员均为学习小组成员,圈长为学习小组组长,负责组织讨论学习方案的拟定及执行。要求通过培训,全科护士能掌握妇产科疾病的基础理论知识及相关护理措施,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要求掌握妊娠合并高血压、新生儿窒息、宫外孕大出血等专科应急预案知识。

2.2编写应急预案歌诀 通过讨论精选出专科常见并发症应急预案8种:产后大出血、新生儿窒息、妊娠合并高血压、羊水栓塞、腹腔术后大出血、人流综合症、妊娠合并急性心衰、宫外孕大出血。圈员将这些应急预案编写成词,套用耳熟能详的旋律,组织大家演唱,交流意见,不断的修改完善。

2.3制作培训口袋书 通过收集资料,将应急预案制定成图文并茂的学习小手册,并分发到人,随身携带,以便于理解和及时查阅,使护士对专科急危重症疾病的护理做到得心应手。手册定期补充修订,及时完善手册内容。

2.4系统化培训 细化培训计划,每周固定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培训人员,列出专科应急预案培训周期表,采用情景剧等不同形式进行应急预案演练;根据护士职称分层次培训,分组形成"一对一"的帮扶;学习以自学与集中授课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结合临床出现的相应案例,组织大家讨论、学习和总结,让护士对专科急危重症的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有深刻的认识。

2.5完善考核制度 制定考核细则,指定专人负责考核,考核结果建档记录并纳入绩效,定期开会反馈考核情况,积极交流沟通;对于成绩不合格的护士,除了批评教育,分析总结后进入新一轮的强化培训;护士长还不定期的利用晨会5min的时间对应急预案进行提问,了解理论知识及技能操作的掌握情况,起到督促作用。

3结果

3.1有形成果 这是我科开展的第二期QCC活动,相比第一期,大家对QCC手法运用更熟练了,激发了更多成员的学习热情,全体护士专科应急预案的理论知晓率和技能操作考核合格率显著提高,见表1、表2。活动结束后,计算出全科护士的专科应急预案技能操作考核合格率由改善前的85.93%上升为改善后的96.06%;理论知晓率由改善前的62.13%上升为改善后的96.16%,目标达成率132%,进步率54%。说明此次品管圈活动所采取的措施有效。

3.2无形成果 全科护士对QCC的认识和运用能力、执行力和第一期活动相比有了更明显的提升。另外,团队合作精神、持续改进意识、解决问题能力、自我效能感也在一定程度上持续提高,见图2。

4讨论

笔者医院妇产科急危重症多,风险高,护士人员结构年轻化。因此,提高全科护士专科应急预案知晓率显得尤为重要,这也符合三级甲等医院评审的基本要求。其中规范化培训是提高护士专业素质的重要方法,临床护理专科化发展已成为衡量护理专业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4.1在临床护理专科培训中应用QCC活动能显著提高培训效果 QCC可以大幅度地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使圈员们能够自动自发地参与活动,圈员自己享有更高的自、参与权、管理权[3]。本期QCC活动由妇产科护士提出,圈长组织实施,使专科应急预案培训不再是以护士长为主,而是调动全科护士积极参与实施。在对策实施过程中,圈员自觉组织讨论出现的问题,并认真进行总结和分析,查找原因,寻找对策。比如在编写应急预案歌诀时,疾病类歌词和曲调很难完美契合,通过头脑风暴集思广益,就很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因此有学者认为QCC能使圈员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激发,并提高圈员的凝聚力,使管理活动效率更高[4]。通过此次QCC活动,使全科护士专科应急预案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有了明显提高,从而提高了急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专科护理临床实际工作能力的提升也提高了护士的自我效能感。有学者认为提高护士自我效能感可以提高护士的工作满意度和患者满意度[5]。这是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需要,我们将继续加强护士素质培养,持续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

4.2 QCC活动能提升护士管理水平和科研能力 QCC活动加强了医护之间、医患之间的沟通,加深了同事间的情感,增强了团队协作能力;让护士主动参与病房管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从而提高了护士的管理水平。QCC的工作方法就是通过PDCA循环法去进行选题、通过现状调查、设立目标及进行要因分析和论证、制定对策及措施、效果评价等一系列活动去改善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而护理科研是采用科学的方法探索、回答和解决护理领域的疑难问题,直接或间接地指导护理实践的过程。所以,两者之间极为相似,均以科学理论为前提。因此,对QCC的充分认识、熟练运用QCC手法,也是快速提升护士科研能力的最佳方法之一。两期QCC活动结束后,共发表护理论文6篇,为护理科研等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经验,也为持续开展品管圈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幸国.医院品质管理圈辅导手册[M].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2012:1.

[2]张幸国.医院品管圈活动实践与技巧[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5.

[3]陈芳.实施系统健康教育提高护理质量[J].中国医药导报,2007,4(4):71-72.

[4]梁美丽,谢伟红,陈雪丰,等.开展品管圈活动减少患者亮红灯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4(10):24-25.

品管圈护理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护理语言 护患关系

语言是人类所特有的思维表现,是人与人之间思想交流和表达情感的重要工具,也是协调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方式。尤其是在目前护患关系紧张的前提下,规范、文明、有效的护理语言可减轻患者的痛苦,使治疗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据临床调查表明【1】,因护患关系而导致护患纠纷的发生率为13.4-17.1%,而80%的护患纠纷和投诉是由于语言沟通不良或表达不准确引起的。章霞、陈嘉妍等报道【2】,沟通前、后患者的心理负担率分别为99.14%与21.57%,这一数据表明,护士的护理语言直接影响着患者心理与疾病的康复。本文通过对我科23名护理人员进行护理语言培训和实践,分析护理语言在协调护患关系中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收集在2013年1月-2013年12月间,我科参与护理语言培训的23名护理人员,均为女性,年龄在21-47岁间,平均在30.5±1.2岁;护龄平均在5.4±0.6年;职称:护士为12名,护师为8名,主管护师为2名,副主任护师为1名;文化程度:本科6名,大专13名,中专4名。并随机对来我科就诊或住院的300名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

1.2 培训内容 根据科室护理内容不同结合医院的护理任务对我科护理人员进行语言培训:(1)使用得体的称呼,运用礼貌性语言。称呼是护患进行交流的起点,也是建立相互信任、尊重的基础。应该根据患者的身份、职业、年龄等使用恰当的称呼,避免直接用床号或姓氏称呼患者,在与患者交流时注意礼貌性语言如“请”、“您” “对不起”“谢谢”等字的使用,使患者感受到尊重、重视;(2)有效的沟通,运用保护性语言。指导护士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和变化,在与患者交谈时注意语气、语调、语序、语体【3】,尤其是对老年人或儿童,要有耐心,态度要温和,避免使用刺激性、命令式的语言,以免患者产生不良心理的状态。(3)运用保密性语言。指导护士做好“倾听多于说话”、“保密多于宣传”,尊重患者权益,保护患者隐私,尤其是对于恶性肿瘤、性病、艾滋病的患者,在未经患者允许的情况下绝不向他人透露。(4)沟通的有效性,注意语言技巧。指导护士注意语言的规范性、逻辑性、科学性、严谨性和艺术性【4】。使护士了解我们的语言在向患者传递疾病的状况、发展、转归等信息,也是影响患者疾病康复的最直接条件。指导护士在语言表达时有主动性、针对性、严谨性,尽量避开患者关注和敏感的话题,对患者的感受和困难做出理解性的正面反应,从而使患者达到身心的平衡和愉快。

1.3 评价 为患者发放《护士语言患者满意度调查表》【5】,内容包括护士礼貌性语言、保护性语言、保密性语言、语言沟通技巧等4个方面10个条目,分为满意(80-100分)、基本满意(70-79分)、一般满意(60-69分)、差(

1.4 统计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

2结果

2.1 培训前和培训后护士礼貌性语言、保护性语言、保密性语言、语言沟通技巧比较

经过培训,我科护士语言和沟通水平均有明显提高,护士礼貌性语言、保护性语言、保密性语言、语言沟通技巧较培训前分别提高3.5%、3.1%、2.7%、6.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培训前和培训后满意度比较

经过培训,培训前的患者满意度为87%,培训后的患者满意度为96.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小结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及整体护理的深入开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心理、社会因素对疾病的影响,护士在临床护理过程中与病人的交流也越来越多,护患关系已成为引发护患矛盾和纠纷的主要原因,而在护患关系协调中,护理语言贯穿于整个护理活动,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6】。因此,护理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及方式,因势利导,态度和蔼,善于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争取为患者创造一个信赖的护理环境,达到护患关系的最佳状态。本组资料结果显示,经过培训后护士在礼貌性语言、保护性语言、保密性语言、语言沟通技巧等方面分别提升了3.5%、3.1%、2.7%、6.2%;培训前的患者满意度为87%,培训后的患者满意度为96.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Bai Yong-qi,Li Dong-mei,SUN Cun-qiong Work-techniques of Head Nurses on the Impact of Nurse-patient Relationship[J],Chinese Hospital Management,2011,31(9):235-236.

【2】张素珍 浅谈护士长在缓解护士压力中的作用[A],全国医学发展中护理新理论、新进展研讨会暨护理风险、患者安全目标与护理优质服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3】李沫,张萍 优质化护理服务在维系良好护患关系中的作用[A],吉林省护理学会外科学护理分会第十五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4】章霞,陈嘉妍,陈爱等,护士长与患方沟通谈话质量对护理服务效果的影响[J],现代医院,2011,07,365-366.

【5】赵雪贞 护患关系中的人文重建[A],2013年新医改形势下护理管理创新论坛暨护士长(品管圈)培训班论文集[C],2013年.

品管圈护理论文范文第10篇

对患者安全的认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对比当今医学科学和管理科学的飞速发展,患者安全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快进步,但国内患者安全的现状仍不容乐观。

1.1患者安全教育缺失

既往的医学教育中缺乏患者安全教育的内容,关于患者安全的认识多数在于从医者、管理者在工作实践中自发地摸索与应用,往往是不自觉地获得相应知识和技能,鲜见于上升到完整理论水平及观念;对患者安全的认识显然失于片面,“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缺乏推广、普及、警示及教育意识,管理者对系统的改进缺乏积极性和敏感性[3]。

1.2医疗整体化概念缺乏

医疗从业者多数混淆患者安全与医疗安全的概念,缺乏医疗整体化概念,仅仅注重生物医学模式的运作特点,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见疾病不见患者,将疾病部位和患者总体割裂,缺乏诊疗过程中所有相关部门的交流与配合,缺少患者重要信息的传递与沟通;医疗、护理、检验、放射、后勤、物流、设备、水电、安全、财务、管理等所有相关部门各自为政,“就事论事”,无法将患者就诊全过程做到整体连贯,导致隐患处处,且反复出现、难以纠正[4]。

1.3患者安全文化建设被忽视

现代医院的体量增大,危重疑难患者的救治日益增多,尤其是区域性中心医院,医疗压力巨大。在近10年的医院扩张大潮中,多数医院的硬件设备得到极大提升,现代化诊疗设施应有尽有,医院的信息化程度进步加快,高素质人才积累增多,现代企业的成功管理经验开始应用于医院与科室及部门管理,如戴明环、PDCA、根因分析、项目管理、品管圈等;但医院的软实力,医院的文化建设,尤其是医院文化建设重中之重的核心——患者安全文化,多数医院仍认识不足,推进无力,造成医院文化建设落伍,缺乏发展后劲,持续磁吸效应乏力,缺乏现代人文医院发展所必备的“精、气、神”[5]。

1.4非惩罚性文化推行缓慢

优秀的患者安全文化,其特征必须包括:主动上报机制、非惩罚性处理过程、良好的沟通环节、注重持续改进与提高。处理个人无法提高患者安全;如果仅仅针对个案处理,而不去深究个案背后隐藏的系统性缺陷,其后相关安全事件依然会不定时发生,这是一个客观事实[6]。目前国内医疗不良上报管理存在以下不足:(1)上报系统多数不能较好满足科学管理需求,从业者对不良事件上报的内容、方法、途径不明确,管理者对随后的跟踪与改进措施不积极,反应迟钝,事件上报的开始往往就是结束,流于形式;其事实是很多有利于系统改进的不良事件没有得以上报,触目惊心的漏报事件比比皆是。(2)由于多年形成的惩罚性文化思维,从业者及管理者忽略现代医学中的固有风险,将发生的安全事件与个人的疏忽大意挂钩并对照处置,实施惩罚依然是管理者最爱使用的手段,更加导致从业者隐瞒不报、推诿过失,管理者则忙于救火,而危险因素持续存在。(3)涉事部门及团队自身难以形成公开、透明、坦然的讨论分析机制,将上报不良事件与对个人的惩罚和打击报复挂等号,各种评优先进与不良事件联系,与个人利益攸关[7];导致从业者主动上报安全事件、自发履行职业责任的积极性严重降低,患者安全工作水平提高缓慢。

2南京鼓楼医院患者安全建设推进实践与经验

2.1医院安全文化建设持续推进

针对国内外患者安全工作理论建设及实践工作现状[8-10],结合南京鼓楼医院发展的具体情况,就如何切实有效推进患者安全工作,如何建立和加强患者安全并进一步建设完善提升医疗质量所必须的科学体系,如何将医院文化建设的所有内涵向以安全为目标的方向推进,南京鼓楼医院进行了连续十余年的探索与医院文化建设,对患者安全文化的认识与推进逐步深入[2,6,11]。我们认为:对于患者安全文化内涵和核心的认识,不能一蹴而就;如果没有建立起系统化、科学化的管理方法与手段,单纯依靠行政部门的强力推行、依靠个别领导、少数管理者的智慧来管理患者安全,显然与时代落伍,与现代医院管理理念背道而驰。在重视医疗设备升级、人才配备优化、医疗环境改善的过程中,必须同步推行医院的文化建设;在其具体实施过程中,必须真正让患者安全文化思想落在实处,真正做到全面覆盖、深入人心、铸造品牌、打造精品。

2.2南京鼓楼医院患者安全文化实践

2004年开始,南京鼓楼医院在国内率先[2]对Singer等人关于医院安全文化的研究结果进行了细致阐述,此项研究使安全文化开始得到了我国卫生医疗机构的关注,为随后全国兴起的医院安全文化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国内率先建立医疗(不良)事件非惩罚上报制度、最早开展患者身份识别工作(推行腕带身份识别)、最早提出安全问题的终极要点在于系统管理,简化程序、减少选择,将人为错误可能降到最低;特别指出医院的文化建设是提升医院软实力的核心,重视医疗安全、推进患者安全文化的建设是现代医院良性发展、提高核心竞争力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在注重医院文化品牌的建设过程中,南京鼓楼医院在全国率先开展人文医院建设,提出“建设国内最好的人文医院”的目标,连续不断地推进医院文化建设。2005年在全院范围内展开医院文化和职工价值观的专题调研工作,形成了10万字《鼓楼医院价值观建设调查报告》,制定了医院文化建设规划;2007年建成国内第一个西医院历史纪念馆,被定为省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外文化交流基地;2008年,医院提出“建设国内最好的人文医院”愿景目标,提出了“病人好,员工好”两项管理目标,构建了人文医院建设理论模型;2014年医院进一步深化文化建设内涵,提出建设汇聚“品牌医院”“优质医院”“精益医院”“人文医院”“研究型医院”为一体的“卓越医院”构想,将“人文鼓楼,卓越鼓楼”作为医院的发展愿景,提出“最好的优质研究型人文医院,建设国际一流医院”的建设目标,以“人文落地(人性化服务),等级医院建设(精细化管理)”为重要抓手,用最好的优质研究型人文医院文化来引领医院的医疗、教学、科研、管理等,以文化管理来推动医院全方位的发展。

2.3南京鼓楼医院针对患者安全推行的具体措施

患者安全问题体现在患者就诊的全过程中,涉及到医院运行的所有部门。有鉴于此,鼓楼医院采取下列具体措施,力争做到患者安全管理无死角。(1)改善医院就诊环境的安全、推进无障碍医院建设、升级改造就诊流程、无缝对接医技科室辅助检查。(2)推进非惩罚上报和积极干预医疗不良事件、讨论与整改非计划再次手术,实施针对患者身份识别及手术安全核查工作、严格执行医疗设备及药品的安全使用。(3)完善不同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交接、准确传递患者重要信息、建设患者安全信息化系统。(4)制定应对突发公共事件预案、防控院内感染,注重后勤与服务部门职工安全教育、逐步探索患者参与患者安全工作的方式和内容[11]等诸多方面。只有将患者安全的理念真正落地生根、全面覆盖,传递到每位员工,与所有员工的岗位职责密切相关,才能形成医院独特的文化和精神,并将其鼎力传承,发扬光大。

2.4经验交流与推广

除了多个部门积极参与患者安全工作,南京鼓楼医院特别注重将工作收获及体会与国内多家医院同行分享:如邀请国内患者安全问题核心专家来院授课,发表医院文化建设相关论文近两百篇,受邀至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及北京、上海、浙江、广东、山东、湖北、福建、安徽等地医院进行百余次的授课,在海峡两岸交流中行专题讲座,健康报、人民日报、中国卫生等多家媒体给予聚焦性报道,接待来自国内外两千余批次、两万余人次的参观交流。在该项工作的持续推进过程中,作为江苏省医院协会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该院每年主办的江苏省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管理年会,已成为国内规范科学管理、统一提高认识、积极推广患者安全理念的重要平台之一;连续两届全国品管圈大赛获一等奖、多部门参与全国患者安全大会典型病例上报并行大会分会场主持及交流;2014被评选为全国文明单位(江苏省惟一一所医疗单位),2015年获中国最佳医院管理团队奖和3个五星管理板块奖,分别为“医院形象与传播”“医疗质量与安全”“患者服务与体验”;围绕患者安全相关研究获江苏省卫生计生委、南京市卫生计生委及南京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多个部门研究课题资助等,南京鼓楼医院在推行患者安全文化工作中做出的努力得到了业界同行的认可。经过持之以恒、十年如一日的连续推进,南京鼓楼医院的文化建设逐渐被多数员工知晓和认同,人文服务和人文管理的理念开始被越来越多的员工所自觉践行,全面提升了患者满意度、员工忠诚度和幸福感,齐心协力建设人文医院、秉行患者安全理念的氛围方始形成。

3对现阶段中国医院患者安全工作的建议

3.1患者安全文化领悟与推广

作为对医疗安全工作引领、监督的管理者本身,必须深刻理解并掌握患者安全文化的核心与内涵。管理者自身必须持续学习和把握安全文化的理论和实践特点,掌握巩固其精髓,自觉运用非惩罚管理理念,针对系统做出改进[12-13]——安全文化建设永远在路上!在部级层面上可以有各级、各类医院或会员组织参与组成非政府背景的患者安全组织,该组织的成立与发展本身具有自愿加入、公开分享的文化特点;以该组织名义建设覆盖全省、全国范围的不良事件大数据分析中心,向所有单位倡议及提出患者安全警示,提供安全工作建议。

3.2学习与借鉴

以WHO教本《患者安全教程指南》(多学科综合版)为蓝本[14],广泛学习国内外患者安全推广教育经验;学习使用医院患者安全文化调查表(HSOPSC)[15],结合各级医院的实际情况,积极参与患者安全文化测评,并行相关数据统计分析,制定个性化患者安全工作方案[16];在医学院校、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阶段,开展患者安全培训,由国家、学会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患者安全工作指南》,并每年更新。

3.3患者安全事业的推进与困难

注重患者安全信息化建设[17]、加大患者安全文化宣传力度、加快推进非惩罚文化,注重不同部门、不同层次员工的规范化、系统化患者安全知识相关教育[18];强调必须达成视安全为第一要务的共识,甚至以牺牲生产和效率为代价。患者安全事业的推进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依然会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只有将患者安全贯彻到每位员工的日常工作中,当作其首要责任与义务来对待,深刻认识到在医疗全过程中所有岗位的职工具有同等重要的责任、担当共同的使命;克服这些困难,迎接这些挑战,患者安全文化才能真正做到枝繁叶茂、落地生根,中国医院的发展才会走上一个新的台阶,中国患者安全工作的推进才会取得更大的成功。

作者:刘志坚 孙蓉蓉 韩光曙 单位:南京鼓楼医院

参考文献:

[14]吴菁,叶旭春,沈洁,等.WHO的患者安全课程对加强我国患者安全教育的启示[J].护理杂志,2011,28(11B):73-74.

[15]李洋,刘鑫,韩硕,等.HSOPSC问卷在我国的应用现状研究[J].哈尔滨医药,2015,35(3):242-243.

[16]夏成凤,周山.我国患者安全文化测评的循证分析[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5,28(5):526-529

上一篇:护理品管圈论文范文 下一篇:护理学硕士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