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形势下高职英语精读教学的创新

时间:2022-09-16 08:56:19

浅谈新形势下高职英语精读教学的创新

摘 要:文章基于英语日益成为一种国际性语言的事实,通过对高职大学英语教学现状的分析,从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等方面初步探讨了高职大学英语教学创新的途径及方法。

关键词:高职 英语精读 教学 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5-142-01

一、目前高职英语精读教学现状分析

高职高专教育承担着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责任,是我国教育中与经济发展联系最紧密、最直接的部分。英语教学作为学校提升层次和培养现代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标志,一直受到各类职业学院的高度重视和学生的青睐。但是,作为高职必修课的英语精读课程在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

近年来,由于高校不断扩招,各大院校的学生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生源,出现了许多新情况。目前我国职业技术学院的英语教学的对象主要有两种:一是普通高中毕业生,经过了正规的高考和录取,具有一定的英语基础和知识,但整体水平不高,不适应现在的教学;二是从中专、技校、职业高中升入高职高专的学生,这部分学生在初中阶段学过三年英语,英语基础差,对英语不感兴趣。

在长期的精读教学中,以讲授为中心的教学占据主导地位。教师往往照本宣科,教师在精读课上对课文逐句进行解释,学生在课堂上主要是听讲解和记笔记,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不能协调,综合素质欠缺。学生学到的只是“哑巴英语”,无法适应目前的就业需求与人才培养目标。

二、英语精读课性质与教学要求

精读是高职英语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是听、说、读、写、译的综合体。高职英语精读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在深入学习课文的基础上,从词、句、语、篇等角度进行听、说、读、写、译等多方面的语言操练,着重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针对高职院校的学生结构,英语精读教学要充分体现个性化,考虑不同起点的学生。既要照顾起点较低的学生,又要为基础较好的学生创造发展的空间;既能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又能培养他们较强的实际应用能力。

三、高职英语精读教学的创新

1.创新教学理念,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什么叫教学理念?所谓教学理念,就是人们对教学和学习活动内在规律的认识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人们对教学活动的看法和持有的基本的态度和观念,是人们从事教学活动的信念。教学的创新不仅仅是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变化,更是教学理念的转变。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要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思想和实践,向以学生为中心,既传授语言知识与技能,更注重培养语言实际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思想和实践的转变。也要向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为导向的终身教育的转变。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应成为教学过程的组织者,自主学习的指导者,教学活动的督促者。

2.创新教学方法,建立互动的教学模式。在语言教学中,课堂教学的内容和组织形式都必须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课堂教学的内容不能僵化,形式要务求多样,一切都应该满足学生的实际和教学的实际。以大班精读课为例,这本身是启发学生心智,帮助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思考,集听、说、读、写、译于一体的交流活动。所以我们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积极引导学生参与,除了能够引起学生共鸣的课前演讲、讨论,讲解名人轶事等外,还可以在课堂上根据课文的主题,编排丰富的课堂活动。如双人对话(pair work)、小组讨论(group work)、课堂辩论(class debate)及演讲(speech)等。这些形式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避免学生出现疲倦的状况,又可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问也是最常用的互动形式。提问在教学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可以有不同的目的和作用。在讲授新课程过程中,提问可保持学生高度注意,了解学习理解情况,从而提高讲授效果。在讲授新内容之后,多用提问检查理解,推动学生运用所学材料积极参加语言实践,使大学生更主动更顺利地进行语言交流活动。

3.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手段。在教学手段上,要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和其它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进行多手段、多模式的教学。制作PowerPoint课件,有条件的,可在语言教学中穿插一些英语原声影音内容。鼓励将网络课件、授课录像等上网开放,尽可能地给学生创造出良好的英语语言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改进以教师教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

4.根据学生特点选择教材。教材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工具。以往的精读教材虽相当权威、经典,但有些内容显得陈旧。作为一部好的教材,既要有规范的语言,又要体现实用性、时代性、知识性;既为广大师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充实的语言文化知识,又给他们留有充分想象和发挥的空间,起到鼓励和促进学生学习的作用。在教材的选用方面,要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专业特色来考虑。教材的内容应该避免与基础英语教材内容相重复,要突出高职英语的特色。

5.创新教学内容,加强与专业知识的结合和文化导入。充分利用英语课堂上的教学时间,把学生所学专业方面的知识设计到教学内容中。英语教学与专业知识紧密结合,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师不仅具备英语讲授的能力,而且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背景知识。外语教学的宗旨是使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实现恰当有效的交际。如果忽略了文化差异这一因素,势必造成双方交流的障碍。在教学中结合大学生认知结构的特点,加强文化知识的导入,从英语“重逻辑,重明确”的特点入手,使学生学会用英语式的思维去运用语言。此外,还可以结合课文向学生讲授跨文化交流的礼仪、注意事项、日常用语、体态语等。这种文化因素的导入,突破了传统的语言知识教学的局限性,符合信息时代的要求。

总之,英语教学改革是高校改革中至关重要的一项,改革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从事这场改革的老师们的教学理念是否发生根本性的转变。英语精读教学的创新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取得明显成效的,它是一个系统过程,在教学中必须循序渐进,长期坚持,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取长补短。只有这样才会取得预期的成果。面对新世纪知识经济的挑战,我们教育工作者要用教育的创新来完成历史所赋予我们的培养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合格人才的使命。

参考文献:

1.李伯黍,燕国材.教育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袁振国.高等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3.左焕琪.英语课堂教学的新发展[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4.肖礼全.英语教学方法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作者单位:江西青年职业学院 江西南昌 330033)

(责编:纪毅)

上一篇:高职统计基础教学方法探析 下一篇:试析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的战略缺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