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渗透

时间:2022-08-01 10:47:11

浅谈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渗透

摘 要: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文章指出了当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相脱节的问题,并且指出了培养跨文化意识的重要性,相应地也提出一些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 跨文化意识 文化背景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5-132-02

一、引言

语言不是单纯的,它与人类的各种文化密切相关。文化是一种比较复杂的社会现象,语言则是文化的载体,任何语言都反映着某种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个层面,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语言是社会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随民族的发展而发展。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同时,语言是学习文化的主要工具。学习语言的过程,同时也应该是学习语言文化的过程,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依靠语言。随着国际交往的迅速发展,来自不同国家或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着越来越多的思想交流,即被人们称之为cross cultural communication。在跨文化的交际过程中交际双方由于文化差异如世界观、思维方式、言谈举止、风俗习惯和价值取向而造成了交际障碍,影响了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大量的实践也证明,影响学生交流的主要障碍就是隐含在语言后面的文化因素。他们共同的弱点是对英美文化中一些非语言形式的文化背景、社会准则了解不够,只重视语言形式的学习而忽视了语言在实际场合的运用,忽视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结果,在与外国人的交际中常常出现障碍,甚至产生误会。毫无疑问,如果学习外语的学生只机械记忆一大堆词汇和语法规则,而对所学语言赖以存在的文化不了解,同时也缺乏一种跨文化意识,那么他是无法正确理解和得体地运用这种语言的。

二、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跨文化意识的重要性

多年来,大学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语言输入多、文化输入少,课堂知识输入多、课外知识输入少,对语言能力重视多、对实际交际能力重视少。大学英语的教学成了英语应试教育的练兵场,如四六级的过级考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只重视语言知识的讲授和语言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对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导致学生把语法学习和词汇学习当作学习英语语言的全部,以至于学生整日埋头于记单词、背语法条目。由于应试教育是为考试展开教学活动的,它注重强化的是训练式教学,因此,分数和过级证书便成了衡量学生外语水平的标准,这个理念限制了教学手段,使以提高素质为目标的外语教学受制于应试教育。学生的语言使用不得体,这是跨文化差异造成的。不了解文化差异出现文化错误比语言错误更为严重,因为语言错误仅仅是表层结构的错误,而文化错误则意味着交际出现障碍。因此教师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必须结合相关的文化知识进行教学,双管齐下,这样有助于学生正确的运用语言,另一方面也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使他们成为合格的跨文化交际者。

三、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途径

笔者认为,大学英语课堂中的文化背景知识教学也就是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应做到以下几点:

1.传授文化背景知识与词汇教学相结合。词汇是语言的基础,是一个民族文化概念的指代方式,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要使学生准确地理解把握英语词汇(包括单词和习语、成语等)的含义和用法,需要对英语国家文化深入了解。如英语中的“dragon”是“怪物,魔鬼,凶残”的象征。然而,在中国,龙代表着吉祥,如意,神圣,高贵,权利。“龙”是中华民族渊源流长的五千年文明史的象征。因此,中国人常把自己比喻为“龙的传人”。再如:“熊”在中国人和西方人头脑中产生的联想意义更是大相径庭。中国人一谈到与“熊”有关的词汇就会想起“窝囊、没本事”等文化内涵,如“瞧他那熊样”、“真熊”等贬义词。而在英语中的bear可形容有特殊才能的人,如:He is a bear at math.他是个数学天才。由此可见,同一动物词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给人带来的联想截然不同。

由于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的不同,英语中几乎没有与汉语完全对等的词,因此教师在传授学生这方面词汇时应特别注意结合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使学生充分理解这类词汇在英汉意义上的区别,并对中外文化差异进行对比分析,使学生在语言的学习过程中,不断深化对语言所蕴含的文化的理解。

2.传授文化背景知识与翻译教学相结合。大学英语教学中不可避免地会涉及英文句子或文章段落的翻译。翻译是两种语言的相互转化,也是不同文化之间的翻译,文化知识在翻译过程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例如汉语中人们常用“挥金如土”比喻花钱大手大脚,但是在翻译成英语时,“土”变成了“水”(water)。因为英国是一个岛国,历史上航海业十分发达;而中国位于亚洲大陆,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因此正确的翻译应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

3.传授文化背景知识与课文讲解相结合。大学英语的教学基本上以课文为主,大部分的课文都会涉及到西方国家的文化和历史。例如《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三册第二单元和美国的民权运动有关,在这篇文章中,作者精选了关于地下铁路的三个真实故事,通过这些故事作者在文章中穿插了一些有关基督教的基本知识,谈到了一些美国的土著文化,同时也提到了美国作家哈利特・比彻・斯托著名的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讲解课文时,教师应充分挖掘文章蕴涵的英美国家文化知识,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四、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方法

1.融合法:指将语言材料与文化内容结合在一起的教学方法。比如《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中很多课文的语言材料融入了很多文化的因素,内容大多是介绍东西方国家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风俗习惯等内容,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文化知识和语言知识的学习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并且课文信息量大,能生动地再现中西文化的差异,可读性强。同时教师还可以提高学生在教育观、文学修养、价值观、社会生活和风俗习惯等方面的跨文化意识,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全套教材的文章体裁多样,不仅有记叙文,也有议论文和说明文。第一、二册的课文选题大多反映表层文化。如第一册中的Growing Up、Friendship、American Dream、Romance;第二册中的Values、The generation Gap、Overcoming Obstacles、Protecting Our Environment。随着语言水平的提高,文化显得尤为重要,文化因素对英语学习的牵制作用更加明显,有关文化的选题逐渐增加。在第三、四册,教材中选入了一些反映中层文化(制度文化)和深层文化(观念文化)的语言材料。例如,第三册中的Civil-Rights Heroes;Security;The Human Touch;第四册中的Fighting with the Forces of Nature;The Multicultural Society;Cruelty;The Pace of Life;Terrorism。老师在讲授这些语言材料时,把文章里所包含的文化内容结合起来讲解对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会有很大帮助。

2.比较法:是跨文化语言交际教学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手段。只有通过对比才能发现不同国家文化之间的异同,从而获得一种文化敏感性。如将英美文化中的形象和标志与自身文化的相应内容进行比较,其中包括名人、建筑、风俗习惯等,以此来增强学生对文化概念的理解,如中国的春节与西方的圣诞节。又如中西方对待老人及孩子的态度也是截然不同的,中国认为“老”是成熟、资深,而在西方“老”则意味着无用、孤独; 中国对待孩子的一切都喜欢包办,如学习,工作甚至婚姻,而西方却鼓励孩子学会独立。

3.实践法:学生通过具体的语言实践,包括看英文录像和电影、幻灯片、多媒体课件等,观察英美人的日常生活交际习惯,获得感性认识;教师做讲座,介绍英美国家的风俗民情、文化概况,并与中国的相关情况比较。

4.讨论法:定期就课文涉及的内容和新近发生的中西文化现象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自由言论,结合真实情感世界,建立真实语言环境,展开真实交际,让学生学会用英语去思考、交流。《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每一单元都有和本单元的主题相关的思考讨论题,内容既针对主题又牵涉到了西方文化,在学新课之前,首先安排学生对这些主题进行讨论,通过讨论可以进一步强调文化与语言的密切关系,增强学生英语学习的跨文化意识。

五、结语

总之,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教材、学生、环境等诸多因素,加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注意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相结合,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而且能够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对于英语学习的重要性,以便更有效地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真正实现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Barry.Tomalin Susan Stemplesk. Cultural Awareness[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2.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J].中国大学教育,2004

4.王福祥,吴汉樱.文化与语言[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1994

5.庄淑娟.如何加强培养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意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5

(作者单位:湖南对外经济贸易职业学院 湖南长沙 410114)

(责编:吕尚)

上一篇: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 下一篇:分形理论在经济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