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治疗结肠癌致肠梗阻的疗效观察

时间:2022-09-16 07:52:22

手术治疗结肠癌致肠梗阻的疗效观察

[摘要] 目的 探讨应用手术治疗结肠癌所致的肠梗阻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结肠癌致肠梗阻患者40例,40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 结果 40例患者中,痊愈35例,死亡5例,痊愈率为87.5%。患者的病理类型和术后死亡和存活关系:各种不同的病理类型之间的死亡率有明显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手术治疗;结肠癌致肠梗阻;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 R735.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09-201-02

结肠癌是消化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仅次于胃癌和食道癌,癌肿致肠梗阻是结肠癌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部分患者最早的临床表现或是做出诊断时的症状[1]。由于其起病隐秘,发展缓慢,临床表现各异,因此极易被忽略。在临床上治疗结肠癌致肠梗阻的方法多种多样,本研究就我院手术治疗结肠癌致肠梗阻的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判断其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08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结肠癌致肠梗阻患者40例,其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32~78岁,平均年龄51.2岁。40例患者中,完全梗阻患者11例,不完全梗阻患者29例;26例患者为左半结肠癌,14例患者为右伴结肠癌;具体部位分布:降结肠癌患者16例,横结肠患者5例,升结肠癌患者7例,乙状结肠患者13例。根据Dukes分期:A期21例,B期14例,C期5例。所有患者根据病情均行手术治疗。

1.2 手术方法

术前准备:40例患者均通过术前禁食、胃肠减压、纠正酸碱失衡等方法缓解症状,症状缓解后对肠道进行清洁和消毒,以减少术中可能会造成的污染。

术中过程:右侧结肠癌致肠梗阻患者在Ⅰ期手术中行右伴结肠切除并回肠结肠吻合术,Ⅱ期行根治性切除。左侧结肠癌致肠梗阻,Ⅰ期一般先行梗阻部位的近侧横结肠造口,再行Ⅱ期根治性切除。手术切除病症后,用配备好的冲洗液在腹腔外进行近端肠管的冲洗,一直冲洗到灌肠液清亮为止。在结肠吻合口近端10 cm处置造瘘管,在吻合口旁留置引流管。术后放置肛管进行排气,防止肠管胀气导致吻合口瘘的发生。并且静脉滴注广谱抗生素,和间断给予白蛋白和新鲜血浆,以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术后总结:31例采用Ⅰ期切除吻合术,其中右伴结肠切除13例,左半结肠切除18例;26例采用Ⅱ期根治术。另外有先做盲肠造口解除梗阻5例,Ⅱ期闭瘘;4例Ⅰ期造瘘,Ⅱ期切除吻合。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3.0软件系统进行资料分析,采用x2检验,P

2 结果

2.1 各种病理类型术后存活数与死亡数比较

3 讨论

肠梗阻是结肠癌患者的常见临床表现之一,约有8%~29%的结肠癌患发生肠梗阻[2],且在老年人中较为常见。手术切除癌肿是目前临床上治疗结肠癌最有效的方法[3]。

治疗结肠癌所致肠梗阻最主要先行目的是解除梗阻,一般来讲,对于全身情况良好,无其他合并症的患者,应尽可能的行Ⅰ期治疗根除肿癌,避免Ⅱ期手术给患者造成的心理负担,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诸如对大肠癌导致的不完全梗阻,可做好术前准备行Ⅰ期切除吻合。

从本组的资料中可以看出,我们可以看出:(1)结肠癌致肠梗阻的患者的术后的死亡率与患者的病理类型存在的密切的关系,在本组的50例患者中,中、高分化腺癌的死亡率最低,在本组的资料中为0,而低分化腺癌患者的死亡率最高,在本组资料中达到了100%,作者分析这是因为2例低分化腺癌的患者年龄较大,结肠癌的恶性程度较高,并且术中发现癌细胞都已经扩散到了肺部,并在术后发生了肺部感染,同时2例患者的癌细胞扩散过快,是导致患者死亡的直接原因。从本组的资料中我们可以得出:癌细胞分化的程度越高,死亡率越低,两者呈反比。(2)根据本组资料中,Dukes分期和预后结果也存在着一定的关系。C期的死亡率均高于A期和B期,同时B期的死亡率又高于A期,说明A期的疗效高于B期和C期,作者判断可能是因为Dukes A期时,癌细胞进存在肠壁内,而处于B期和C期患者的癌细胞已经穿透肠壁进入浆膜,同时2例低分化腺癌的患者也位于B期和C期。(3)在本组的资料显示中,术后0.5个月存活人数为46例,而随着时间的延长,到术后1个月后存活人数为45例,有下降的趋势,所以当并且呈进行性加重时,不宜过长等待,应及时治疗,以免耽误最佳治疗时间,但处在Dukes B期的且出现肺部转移的两位患者术后的存活时间都在1个月之内,因此可见,处在Dukes B期且有肺部转移的患者进行手术并不一定是最佳的治疗方式。因此作者得出:病理处在低分化腺癌的患者,若确认癌细胞无转移且处在Dukes A期,可以行手术治疗的方式,但是若癌细胞已经转移且处在Dukes B期,由于术后的存活时间较短,可以考虑行单纯的造瘘治疗而非手术治疗,可能更加对患者有利。

对于大肠癌产生的急性完全梗阻,由于肠腔内的压力较大,肠壁会因为缺血而坏死而穿孔,因此对于这类患者应该及时的进行手术的治疗。对于右半结肠癌所致急性梗阻行一期切除吻合已经达成基本共识。最近几年对左侧结肠癌致肠梗阻行一期切除吻合的成功文献报道也在不断增多[4-5]。

通过本组资料作者认为,在手术的过程中应该更好的掌握手术适应证,最大限度的消除影响吻合口愈合的因素,保证手术的效果,手术的适应证一般包括患者的身体状况良好,梗阻时间短,腹腔的渗出液少,且无严重污染的患者,同时还包括进行良好的术前准备,保证患者的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给予足够的静脉高营养支持,预防感染等,并且有效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是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6]。

综上所述,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于结肠癌致肠梗阻的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应该及时行手术治疗,同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加强围术期中的处理,保证手术效果,但若患者已经处在了Dukes B期或C期且出现了癌细胞的转移不宜进行手术治疗。

[参考文献]

[1] 李兆亭,阮长乐.实用普通外科[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159-163.

[2] Corsale I,Foglia E,Mandato M,et al.Intestinal occlu-sion caused by malignant neoplasia ofthecolonsurgicalstrategy[J].G Chit,2009,24(3):86-91.

[3] 姜洪池,乔海泉.结肠癌致梗阻外科治疗的现代观[J].腹部外科,2008,21(4):55-56.

[4] 肖志强.急性梗阻性左半结肠癌一期切除吻合术28例报告[J].右江医学,2009,31(6):572-573.

[5] 曹旭,王会斌,王真,等.左侧结肠癌性梗阻一期切除吻合治疗(附58例报告)[J].山东医药,2010,16(9):927-928.

[6] 李俊峰.结肠癌至肠梗阻手术治疗54例疗效观察[J].医药论坛杂志,2011,23(9):98-100.

(收稿日期:2013-04-18)

上一篇: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诊断心肌桥―壁冠状... 下一篇:三踝骨折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