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诊断心肌桥―壁冠状动脉中的应用

时间:2022-04-04 07:31:34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诊断心肌桥―壁冠状动脉中的应用

[摘要]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诊断心肌桥-壁冠状动脉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将2008年6月~2012年12月来我院临床疑似冠心病且心电图异常患者342例设立为观察对象,采用GE Light Speed Pro32多层螺旋CT机进行多层螺旋CT(MS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并对影像数据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在342例观察对象中发现71例(74处)存在MB-MCA(占21.6%)。MCA的平均长度(12.9±5.2)mm。MB的厚度:浅表型56例(占75.7%),深厚型18例(占24.3%)。MCA近心端发现粥样斑块21例。 结论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可清晰显示MB-MCA的数目、部位、长度、心桥厚度、周围有无冠状动脉硬化斑块等情况,为临床下一步治疗提供有利的指导依据。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心肌桥;壁冠状动脉

[中图分类号] R816.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09-115-03

冠状动脉及其分支一般走行于心外膜下的脂肪组织中。当冠状动脉某一段或其分支的某一段走行于心肌纤维中,被形似桥的心肌纤维所覆盖,该心肌纤维被称为心肌桥(myocardial bridge,MB),被覆盖的冠状动脉称为壁冠状动脉(mural coronary artery,MCA)[1-2]。近期研究表明,一部分壁冠状动脉(myocardial bridge and mural coronary artery,MB-MCA)狭窄可引起心肌缺血甚至猝死[3]。 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技术近年来广泛应用于冠状动脉成像(CA)方面,因此,MSCT对MB-MCA的检出率逐年提高。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08年6月~2012年12月来我院临床疑似冠心病且心电图异常患者342例设立为观察对象,均进行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扫描检查,其中男224例,女118例,年龄38~89岁,平均年龄 65.3岁,均为窦性心率,扫描检查时心率54~87次/min,平均心率为67.4次/min。

1.2 检查方法

采用GE Light Speed Pro 32 多层螺旋CT机,肘前静脉埋置19G套管针。先进行胸部正侧定扫描,在气管隆突下行同层动态扫描,注入20 mL非离子型造影剂碘海醇(350 mgI/mL),注射速度4~5 mL/s,延时4 s后每间隔2 s扫描同层动态扫描1次,共12次。然后在升主动脉腔内选择一个感兴趣区,测量计算感兴趣区的时间-密度曲线,计算出峰值时间,再加上4 s作为冠状动脉扫描延迟时间。最后应用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单扇区或双扇区采集与重建,注射碘海醇70 mL,随后使用相同注射速度注入生理盐水30~40 mL,扫描速度0.35 s。电压120 kV,管电流600 mA,层厚0.625 mm,间隔0.625 mm,扫描范围为心尖到心底部。

1.3 图像后处理

和最大密度投影(maximurnintensity projiection,MIP)重建进行分析及测量。记录MB-MCA的位置、数目、MCA的长度、MB的厚度、MCA管腔狭窄程度以及MB-MCA周围是否存在粥样硬化斑块。

1.4 评价标准

冠状动脉分段参考美国心脏学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推荐的冠状动脉分段方法[4]。心肌桥厚度参照Ferrieira研究根据MB的形态状MCA分为浅表型和深厚型[5]。冠状动脉管腔狭窄分为4级[6]:Ⅰ级为轻度狭窄,管腔狭窄程度75%;Ⅳ级为血管闭塞,管腔狭窄程度接近100%。

2 结果

3 讨论

1960年,Porstmann等[2]通过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在活体上第一次报告了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于心脏收缩期出现短暂的收缩期狭窄现象或挤牛奶现象(milking effect),并首次引入了“心肌桥”概念。

以往认为有创性的常规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是活体检出MB-MCA的“金标准”,但CAG对MB-MCA的检出率与尸检相比明显偏低[3],这可能与心肌桥的长度、宽度、与相应壁冠状动脉的位置关系、冠状动脉周围组织情况、血管扩张剂和收缩剂的应用、造影技术、投照及观察者的经验等诸多因素有关。目前临床上多以冠状动脉血管内超声(IVUS)为活体诊断“金标准”,但因其设备昂贵,操作复杂及为有创性检查等特点,临床开展此项目较少。

多层螺旋CT随着技术发展,可以清晰完成心脏冠状动脉扫描。MSCT扫描速度快,可根据不同心率,调节扫描参数,采用心电门控技术使得扫描重建在心动周期同一相位完成,并可回顾性重建,查看不同相位MB-MCA的表现;空间分辨率达到亚毫米水平,图像质量达到各项同性,符合诊断要求。MB-MCA在MSCT中表现为壁冠状动脉由不同厚度和范围的心肌组织覆盖,该血管段与两端走行正常的血管相比,壁冠状动脉的管腔偏细边缘,有时边缘模糊。MSCT可清晰显示MB-MCA的数目、部位、长度、心桥厚度、有无冠状动脉硬化斑块等情况,为临床下一步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通过检查发现,动脉粥样硬化较少发生于壁冠状动脉及其远段血管,这种“保护效应”可能与血流切应力及血管超微结构有关。但壁冠状动脉前段血管,由于血管径变细、血流动力学改变等影响,相对较易发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MB-MCA共同影响,更减少了心肌的血流灌注,易发生心肌缺血改变[7]。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诊断MB-MCA过程中仍存有一定的局限性:(1)扫描技术限制,相对辐射剂量仍较大;(2)一般MSCT诊断时多采用单一(75%)相位分析,未能回顾性重建,观察多个时像,动态了解不同心动周期时MB-MCA的变化情况;(3)不能确定冠状动脉管腔内的血流方向、血流速度,无法取得血流动力学数据,对心肌缺血情况反应效果不明显[8-12]。

综上所述,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可清晰显示MB-MCA的数目、部位、长度、心桥厚度、周围有无冠状动脉硬化斑块等情况,为临床下一步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参考文献]

[1] Hayashi T,Ishikawa K.Myocardial Bridge:harmless or harmful[J].Internal Medicine,2004,43(1):1097-1098.

[2] Porstmann W,Iwig J.Die intramurale Koronarie im Angiogramm[J].Fortschr Rontgenstr,1960,12(12):129-133.

[3] Soran O,Pamir G,Erol C,et al.The incidence and significance of myocardial bridge in a prospectively defined population of patients undergoing coronary for chest pain[J].Tokai J Exp Clin Med,2000,25(15):57-60.

[4] Ishii T,Asuwa N,Masuda S,et al.The effects of a myocardial bridge on coronary atherosclerosis and ischaemia[J].J Pathol,1998,185(1):4.

[5] 童双立.多层螺旋CT的新进展[J].CT理论与应用研究,2005,14(4):50.

[6] 明利,金征宇.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临床应用进展[J].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2003,26(4):255.

[7] 葛英辉,吕传剑,文泽军,等.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临床价值[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5,24(12):1055.

[8] 李冲云,蔡勇,贺红艳,等.多层螺旋CT与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数字减影对主动脉夹层诊断的比较研究[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4,22(2):126-127.

[9] 冯美琼,李庆明.影响64排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质量的相关因素[J].临床误诊误治,2012,25(8):88-91.

[10] 郭洁,赵玉英.320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心病介入诊治中的应用价值[J].医药杂志,2012,24(5):55-57.

[11] 梁文琪,邓少兵,杨航.32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心肌桥-壁冠状动脉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科学,2011,1(7):27-29.

[12] 翟杏芬.超声心动图对急性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学创新,2013(4):83.

(收稿日期:2013-03-07)

上一篇:安徽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改革现状调研... 下一篇:重症颅脑损伤不同阶段病情的观察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