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山桐子种子育苗技巧刍议

时间:2022-09-16 07:05:57

区域山桐子种子育苗技巧刍议

3月初进行播种,播种后浇足水并用塑料膜覆盖好,保持床面湿润,出苗后逐渐揭去塑料膜,6月中旬将小苗移栽于含有1︰3的蛭石与菜园土基质的塑料容器中,搬至温室外管理。第2种育苗方式即处理Ⅴ——露地播种,将种子直接播种于含有少量鸡粪的露地,播种后浇足水并用塑料膜覆盖好,保持床面湿润,出苗后逐渐揭去塑料膜。做好间苗、除草工作。1.2.3调查与计算方法当有种子发芽出土,且芽长度达1.5mm左右时,即被认定为发芽,此时开始观察并记录发芽状况。根据发芽高峰出现的日期计算发芽势,以连续5d的平均发芽率不到1%的日期为发芽终止日。发芽率和发芽势的计算公式分别如下:发芽率=发芽终期全部正常发芽种子数/供试种子数×100%;发芽势=到达高峰时正常发芽种子数/供试种子数×100%。

3种不同的种子处理方法对山桐子种子发芽影响的试验结果。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种子萌发的差异较大:处理Ⅰ的发芽率为零;处理Ⅱ即沙藏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均较低,分别为7.2%和10.2%;而处理Ⅲ的种子发芽率最高,其发芽势和发芽率分别达到19.4%和26.8%。此外,带果皮越冬还能使其发芽快且集中,播种后25d即可达到发芽高峰期。理(利用12月下旬至翌年2月的自然低温,打破种子休眠),其中以带果皮沙藏的效果为佳。试验中还发现,脱离果皮后沙藏的种子,若处理不当则偶有发霉现象。不同育苗方式对山桐子种子发芽的影响采用带果皮沙藏的种子分别进行了温室播种和露地播种试验,。露地播种的山桐子在播种后第25天开始有种子发芽出土,第30天可达出苗高峰,其发芽势和发芽率分别为12.8%和22.6%。而温室播种的山桐子种子开始发芽出土和达到出苗高峰的时间比露地播种的均提前了5d,分别是20和25d,其发芽势和发芽率也明显高于露地播种的。由此可知,温室播种的发芽早,发芽快,出苗较整齐。因此,温室培育种苗有利于种子的萌发。试验中还发现,覆土厚度会影响山桐子种子的萌发,山桐子的种子很细小,1个直径约为7mm的果实里有15~20粒种子,种子大小约为1.0mm×1.5mm,播种后应覆土1.0~1.5mm,覆土太厚会影响种子的出苗。不同育苗方式对山桐子幼苗生长的影响采用温室和露地方式播种后,6月中旬将温室培育的种苗移栽于塑料容器后再搬至温室外管理。随着幼苗的生长发育,从5月中旬开始,在整个生长季节,每隔1个月测定幼苗的株高和地径等生长指标,。分别为露地育苗2个月和5个月的山桐子幼苗的生长状态。生长方面的差异不大,在生长初期,温室苗稍占优势,而在7月份以后,露地苗的高生长却要优于温室苗。两者月生长量的差异也不大,高生长高峰均出现在8月和9月。可以看出,与高生长相似,生长初期幼苗地径的生长情况,温室苗稍占优势,而在7月份以后,露地苗的地径生长优于温室苗。两者的地径月生长量在7月份以后差异较大,地径生长高峰期也出现在8月和9月。以上结果表明,种苗生长初期,温室培育的种苗具有生长优势,但处于露地环境以后其生长优势逐渐消失,而露地苗的生长情况却逐渐接近甚至超过了温室培育的种苗。当年3月培育的山桐子种苗,到翌年4~5月即可露根移栽于大田中,且成活率可达100%。

采用带果皮沙藏,在播种前分离果皮和种子的处理方法,其发芽效果最佳,这可能是种子在后熟过程中果皮及果肉既为其补充养分,有利于种子营养成分的积累,又有助于打破种子的休眠。与露地播种相比,温室播种有利于种子的萌发,发芽率高,且发芽早,发芽快,出苗较整齐。但在当年生幼苗的生长后期,露地播种的幼苗生长状况占有一定的优势。因此,在山桐子种子充足的情况下,可选用露地播种方式来培育种苗,这样可节省大量的人力与物力。山桐子在上海地区的生态立地条件下生长良好,实生苗5年便可开花结果,其物候期表现为:2月底开始萌芽,3月中旬进入展叶期,4月下上旬至5月初为开花期,5月下旬为落花始果期,7~8月为果实充实期,11月上旬为果熟期,11月中下旬至翌年2月为落叶休眠期。山桐子苗木不太耐水湿,若种植于地势较低、排水条件差的林地,夏季暴雨会致使水淹后部分死亡现象的发生。制约上海地区普及推广山桐子的瓶颈是育苗技术的不成熟。文中的研究结果表明,秋季采集成熟的种子后,将带果皮的种子进行沙藏保存,播种前分离果皮和种子。在山桐子种子紧缺的情况下,采用温室播种方式,可提高种子发芽率,以获得更多的山桐子幼苗。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山桐子的发芽率仅有26.8%。为此,还需要对播种前的种子处理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以进一步提高山桐子种子的出苗率,从而满足市场对山桐子苗木的需要。

作者:殷丽青 朱建军 陈必胜 李秀芬 张永平 秦俊 单位: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上海植物园 上海海湾国家森林公园有限公司

上一篇:林业发展中容器育苗技巧释解 下一篇:小议白杨育苗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