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媒介文化建设初探

时间:2022-09-16 04:53:25

大学校园媒介文化建设初探

摘要:媒介文化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形式,具有极强的整合力与扩张力,在大学文化建设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影响着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本文力图从媒介文化的视角重新审视校园文化建设,以期提供具有借鉴意义的研究思路。

关键词:校园媒介 文化建设 素质教育

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媒介文化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形式走上了社会文化的大舞台,它具有一种很强的整合力与扩张力。其整合力表现在将手机、电话、电视、电脑、流媒体以及报纸杂志等传播媒介融为一体,为大学生提供多媒体信息服务,为校园文化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扩张力表现在由校园文化向多元文化的扩展,诸如大众的消费文化、视觉的感官文化、时尚的流行文化、无历史深度的平面文化、全球性的同质文化等。也就是说,随着电话、电视、网络、手机、流媒体等现代媒体在我国大学校园的广泛应用与普及,校园的围墙进一步被“打开”。学生获得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广泛,获得信息的速度比教师还迅速,于是,大学校园内课堂传播的“受众”越来越开始“自主”与“多元”。与其说传统社会大学的素质教育主要来自于教师的主导作用,那么现代媒介社会影响大学生的素质教育的因素则更加宽泛。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怎样通过现代媒体用新的思路构建我们新的校园文化。

校园媒介文化建设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在“大学文化研究与发展高层论坛”上曾这样定义大学文化:“从广义上讲,大学文化是包括大学精神、大学环境、大学制度等方方面面的整个大学教育;从狭义上讲,大学文化主要是指大学精神,强调大学师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表现为一种共同的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也就是说,校园文化是指在特定教育环境中,除了课堂教学以外的一切教育文化现象,它以生活在校园内的学生、教师、管理人员和其他一切服务人员为主体,是在物质形态、精神产品以及活动方式和文化氛围上具有独特特点的文化类型。这是“由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大学人’在对知识进行传承、整理、交流和创新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与大众文化或其他社会文化相联系、又相区别的文化系统”。而媒介社会中的大学文化是社会大文化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大学文化不可能脱离社会大文化的母体而独立存在。作为思想意识形态的社会文化必然渗透到大学进而影响到大学文化的发展或丰富着大学文化的内涵。同时,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科技革命日益发展的时代大背景下,各种文化的相互交融、冲突势不可挡,而且,电视、电影、电台、报刊、电脑、电话、手机、网站、BBS、QQ、MSN、博客、播客等媒介几乎无限制地满足着人们视听感官的需要,大众文化信息对社会的影响已经到了“全方位”、“全天候”的程度,媒体已经成为社会的第二课堂,“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与周围世界打交道的方式,即人们很难做到真正自发地、不受媒体文化影响和媒体描述方式所干预地来观察和认识世界”。

校园媒介文化建设在大学文化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引进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大学生应对媒介信息的素质,创建媒介文化,是大学文化建设的创新之举、必要之举。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肩负着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特色社会主义宏图大业以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人才。要完成这一重任,高校必须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所谓媒介素养教育,根据传播学界的研究概括,“就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教育,通过这种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其功能是建立大学文化面对当代的开放架构,适应大众文化的全面包围,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速度,适应传播环境的复杂多变,为大学文化不断注入新生力量。

校园媒介文化建设与大学生素质教育

我国当今的信息传播环境已变得日趋开放和多元,信息与媒介的联合作用,已成为这个时代日益普遍的文化现象,人们在面对文化的同时,也面对着媒介。媒介作为文化的使者和纽带,无形中使大众的心理联系更加紧密,通过媒介接受文化知识和信息已经成为全社会普遍采用的方式。当代媒体环境为青少年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生活空间,为他们展现了多样化的生活图景,同时,青少年的审美意识也随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首先是审美的个性化特征表现为追新求异,力求展现自我;另一方面,青少年审美追求的感性化表现为他们更倾向于对直观形象的接受。从青少年对媒体的接触情况来看,电脑网络与电视是当代青少年接触最为频繁的媒介形式,并在不断冲击着传统的文字方式媒介,大学生对电影的诉求更为强调视觉上的冲击力。在生活中,电视、互联网和手机短信已普遍走人青少年的生活,报纸杂志关注青少年兴趣爱好的内容比比皆是、随处可见,所有这一切营造成的强大“攻势”,对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心理素养的塑造具有强劲的影响力。媒介形式的多样化、规模的逐步扩大化以及内容的流行化,都对“身处象牙塔中”的学子们的生活方式及思想状态,产生着前所未有的影响。

从20世纪中期开始,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就已经发展和确立了较为系统的媒介教育体系及机制,从具体实施办法到国民的认识水平都有许多地方可供我们借鉴。自从我国引入传播学以来,更多的借鉴了美国传播学的思路,1997年国家教育部把新闻传播学设为一级学科,许多新闻院系纷纷涌现出来。从整体思路来看,高等学校应把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到公共课当中,作为综合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跨越专业学科教育的局限,使之成为大学生的日常行为教育。

加拿大传播学家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中认为,“媒介是人的延伸”,“媒介即是信息”,“电子媒介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媒介使人自恋和麻木”,“我们正在回到重新部落化的世界”。在现代社会中,深入理解媒介文化的功能和内涵,有助于我们学会更加从容地生存,从而提升人格品位以及思想品性,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媒介素养是一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在高等院校的建制中,跨学科、多学科的知识养分可以培养出既有科学素质,又有人文关怀精神的全面发展人才。媒介素养应被看作是公民必备的素质,其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具备信息理性的公民,可以说,媒介素养教育的一个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培养民主社会公民的独立人格与健康心态。

在现代信息社会,良好的媒介素养是每个公民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同时,这种能力也是信息时代公共社会意识的一种体现。对于当代社会的公民而言,尤其对于大学生来说,接受“媒介启蒙”已经成为其成长过程中的必要和必需。

校园媒介文化建设可行性及途径初探

高校引进媒介素养教育,进行媒介文化的建设,在中国现有的国情下,是具有可行性的。其一,鉴于我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的背景,大多数中小学是以高考为根本目标的升学应试教育,将媒介素养教育列入中小学正规教育内容尚存在一定困难,但大学教育体系相对宽松。可作为启动媒介素养教育的突破口和主阵地。其二,正如林爱兵、王希华先生所分析的那样,“我国大学已经有了200多个新闻、传播学学科点,这些学科点作为培养传媒专业人才的主要输出基地,经过多年的建设,无论在师资力量还是在学生的传媒专业理论和实践知识方面,都具有了相当的基础和平台,这些点应该成为启动和推广中国媒介素养教育的龙头和骨干力量”。

同时,实施媒介素养教育,建设大学校园媒介文化,符合现代大学的功能和国家推行素质教育的目标。专家指出:“大学的出现,是为了继承文化、传播文化、创造文化,通过文化的继承、传播和创造,促进受教育者的社会化、个性化、文明化,从而塑造健全的人、完善的人。”从根本上说,媒介素养教育就是使受教育者在媒介笼罩的社会里更加健全、更加完善的素质教育,通过建设性的媒介接触行为,进而丰富大学文化建设的时代内涵,并且其影响将超越校园,将在整个民族文化建设中发挥引领、示范和辐射的作用。

在我国,对媒介素养的关注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港台地区开展相关研究和教育稍早,2003年台湾就颁布了公民传媒素养白皮书;2004年上海交通大学在高校首开“传媒素养”课程,中国传媒大学开设了媒介素养硕士研究方向,复旦大学开通了内地第一个传媒素养专业网站。如今,媒介素养教育的主张已得到了传播学界和教育学界众多专家学者的认同,认为要率先在我国高校中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教学实验。作为一种新的教育主张,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就是使大学生获得“新数字公民时代”的全面素质。高校要发挥学科、师资和技术手段的优势,加强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论、价值取向和教学模式、方法等方面的系统研究,要积极建设专业教师队伍,开展课堂教学实验,总结经验,确定有关课程体系及编写专门教材等。

就校园文化而言,校园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三个层次,而物质文化是基础,制度文化是保障,精神文化是核心。校园制度文化介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之间,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并实现二者的相互结合和相互转化。校园制度文化将一定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加以升华、提炼和凝聚成一种自觉的、高级的校园文化形态。实施素质教育,建设大学校园媒介文化,还须建设体系完整、科学规范的校园制度文化。以优化人才培养为载体,以满足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丰富大学文化建设内涵。

上一篇:广电新闻专业基础课程实验教学分析 下一篇:从理论到实践的最佳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