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食管癌患者手术期的护理

时间:2022-09-16 04:39:24

老年食管癌患者手术期的护理

【摘要】 目的 探讨老年食管癌患者手术期的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85例高龄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手术期的护理方法进行总结。结果 85例高龄食管癌患者中,手术治疗后4例出现水电解质平衡紊乱,3例并发肺部感染,并发切口感染1例,经及时治疗、护理,都给予有效的纠正。讨论加强老年食管癌患者手术期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对提高手术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结论 术前访视及手术准备的准确,术中高质量的手术配合和护理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环节。

【关键词】 老年;食管癌患者;术中护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833-01

食管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六大恶性肿瘤之一,食管癌根治术是治疗食管癌有效彻底的治疗手段[1]。随着社会的发展全球老龄化趋势日益显现,食管癌老龄化患者趋势也相当明显,其行手术治疗的人数不断增多。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往往年龄较大,机体组织器官衰老从而导致整体调节功能衰退且整体适应能力下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老年食管癌患者85例,男58例,女27例,年龄70-80岁,平均年龄78岁。咽下食物哽咽感,胸骨后烧灼样、针刺样或牵拉摩擦样疼痛;食物通过缓慢,并有停滞感或异物感;进行性吞咽困难,患者逐渐消瘦、脱水、无力、持续胸痛或背痛。

1.2 方法 患者均在全麻下行食管癌根治术。手术时间;120-180min,术后6h去枕平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吸氧、抗感染及对症营养支持治疗。

2 结 果

手术治疗后4例出现水电解质平衡紊乱,3例并发肺部感染,并发切口感染1例经及时治疗,护理,都给予有效的纠正。术后15-30d出院。

3 护 理

3.1 术前护理

3.1.1 术前访视 通过查阅病历,与管床的医生和护士交谈进行详细了解老年食管癌患者的身体状况,生命体征以及接受和对待手术的心理状态等[2]。准确评价和判断老年患者的需求,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和实施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和措施。并通过整洁大方的着装,和蔼可亲的态度赢得患者的信任和依赖[3]。通过通俗易懂的、科学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解使患者充分认识到术前保持自身良好的精神状态,对整个手术成功的重要意义,更加坚定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决心,从而更好地积极配合手术治疗,减轻心理负担和压力。同时做好家属工作,以消除思想顾虑,增强术后疗效。

3.1.2 手术的准备 老年患者耐受性差,且多伴有各种基础病,病情发展迅速[4]。医护人员对手术室的温度,湿度等各种环境条件进行最佳舒适度的调控。术前尽早建立静脉通道,应用营养及时输液改善水电解质平衡。术前1d检查电源、中心吸引装置、高频电刀等术中所需仪器设备是否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将物品摆放入手术间并在术晨再行检查补漏,避免物品不合适或缺如。

3.1.3 心理护理 积极做好情感与心灵上的交流与沟通,减少老年患者紧张焦虑的心理状态和巨大的心理波动,尽快赢得老年患者的充分信任和依赖,以增强术中舒适度。引导患者自我调节,减少应激反应,并乐于接受手术,增加手术顺应性,树立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3.1.4 暂停片刻是手术安全的关键程序 由手术者、麻醉医生、巡回护士三方协同执行。核对手术信息,包括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手术名称、部位、时间、房间等;确认医嘱信息,包括药物试验,术前针,备皮等。切皮前工作内容多,时间短,相互交替,重叠,应力求每次操作一次到位,同类工作要合并就手处理,加快工作节奏和速度。

3.2 术中护理

3.2.1 建立静脉通道 患者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在麻醉师的指导下协助给药,给药时应掌握好推药的速度,做好血压、尿量、心电图、呼吸功能以及血氧饱和度等相关指标的监测工作[5]。对各种监测数据做到及时反馈,如发现异常变化及时报告医生。

3.2.2 摆放安全 患者采用右侧卧位,左腿屈膝大致90度,左膝下和内踝处垫垫,避免血管、神经受压。右上肢置于搁手架上,注意骨隆突部位的保护。身体两侧用长柱形垫固定好,使患者身体不倾斜;头部放头圈固定。下肢加盖毛毯。固定带固定好患者。尿袋挂于下肢床边,以便观察尿量和颜色。

3.2.3 严密观察病情 手术中病情观察主要是检查各种管道是否通畅固定,身体有无过度受压,设备进行是否正常等;掌握手术进展,及时供应手术所需物品,如止血纱垫、缝合线、无菌盐水等。根据术野要求及时调整无影灯,高频电刀等。

3.2.4 术中根据患者的生命体征、尿量、失血量等情况,调整输入液体量、种类、速度。正确评估术中出血量,包括手术台上湿敷料和吸引瓶内的血量。针对老年患者体液调节功能差易发生肺水肿,心力衰竭以及肾功能不全等输液并发症的特点,对手术时间长且手术创面较大的老年患者给予实时的中心静脉压检测,根据相关数据以严格控制输液量和输液速度。

3.2.5 注意术中的保暖 由于老年患者年龄较大,身体素质较差,机体组织器官衰老从而导致整体调节功能衰退,且整体适应能力下降。处于麻醉状态时肌肉松弛,使产热减少,敞开的手术切口便散热增加,加之术中失血,补入液体多等因素易使患者产生低体温,而低体温可引起多种术中、术后并发症。因此在术中我们应加强保暖,将手术间温度保持在22-24℃,使用保温毯,输液、输血加温器,冲洗液使用37℃生理盐水等措施。这样可以减少患者体温下降的幅度及缩短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降低发生心脑血管并发症和低体温的风险。

3.2.6 预防感染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并监督手术人员的无菌操作流程。限制无关人员进入手术间,室内人员尽量减少走动和外出。手术用品均按卫生部灭菌规范执行,灭菌质量符合要求。

3.3 术后护理 在手术结束后及时擦净患者术区皮肤上的血迹和消毒液,撕去不用的心电负极膜,着装不便的患者应注意保暖,保护隐私。做好相关管道的保护工作,安全搬运患者,平抬平放。协助医生送患者回病室后,与病房护士交接。嘱咐和协助家属对患者采取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确保呼吸道通畅,防止肺部感染。由于老年患者年龄大,血液粘稠度高,在术中和术后根据各自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降低其发生的概率。术后做好随访工作,向患者和家属介绍相关的手术情况,了解患者有无术后不良反应和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给予术后相关保健和卫生知识的指导,也应使患者客观评价手术过程中的护理质量,了解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通过及时反馈不断调整护理计划和措施,提高护理质量。

4 小 结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寿命的增加,老龄化患者越来越多,老年患者要求手术的比例越来越大。由于老年人免疫力下降,各器官功能趋向衰退,应激能力和储备能力差且常合并有不同程度的心、肺、脑等重要器官的病变[6]手术过程是一个创伤的过程。麻醉、切割手术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生理机制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7]。尤其老年食管癌患者由于自身体质差和机能衰退等原因,容易产生多种并发症,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在护理过程中,重视心理护理,预防感染的发生,以及心脑血管疾病和低体温的风险,帮助患者树立手术治疗的信心。高质量的手术配合和护理,缩短手术时间就意味着减少创伤,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确保单位时间的工作质量与效率,促进老年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姜家艳,张亚男,黄红燕.食管癌根治术后早期液体治疗与心肺并发症关系的探讨.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9)20-21.

[2] 张雅君.手术室工作全书.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51-56.

[3] 周艳霞,高雪松.手术室护士对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的整体护理.中国医药指南,2008,6(2)102-103.

[4] 曹娟岩.高龄手术患者手术室护士人性化护理体会.社区医学杂志,2009,7(17)61.

[5] 黄谢红,蔡彩珠,徐远.整体护理在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河北医学,2009,15(3)350-352.

[6] Oskving Rm.Speriol problems in the elderlg.Chest,1999,115(Suppl5):158-164.

[7] 许佳佳.手术室围术期心理护理对老年手术患者焦虑心理的影响.当代护士,2006,(7)53-54.

上一篇:精神科护患纠纷分析及应对 下一篇:结肠灌洗机在结肠镜术前准备的应用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