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控技术学科建设目标

时间:2022-09-16 03:56:35

浅谈数控技术学科建设目标

摘 要:文章从构建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出发,介绍了打破传统的目标体系,建立新的高职数控技术专业学科建设目标运行机制,构建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体系建设,专家顾问委员会的设置,专业课程改革,学科精品资源平台建设,重点学科实训室建设,教学科研能力提升,院校品牌影响力提升目标等配套措施要提升专业建设。

关键词:数控技术专业;学科建设目标;专业建设

学科建设目标管理是一个全面的管理系统,它利用系统的方法把许多关键的管理有效地结合起来,而且又意识、高效率地实现组织目标。学科建设目标,要求我们有创新性,又要有开拓进取奋斗的精神。从大局出发,利用发散的思维,从整体出发来考虑实际问题,学科建设目标管理,就是在学校学科总体建设规标指导下,明确我们将要建设什么样的学科以及建成什么样水平的学科,对学术带人和专业带头的培养,学术团的建设、实验室硬件条件的建设、科研工作等作出统筹规划,由学科建设管理机构进行全面协调、检查、监督,使学科建设有的放矢,高效率地达到预期目标。所以从责任心、事业心,从远大的报负来实现目标管理,才是搞好工作的保证。

1 人才培养模式思路改革目标

数控技能人才与传统的技能人才截然不同,其更突出了技能型。在数控专业的建设中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改变传统的职业技能教育观念,打破旧的办学模式,探索出新型实用数控技能人才培养的路子。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以社会实际需求作为根本出发点,以满足数控产业应用型、复合型等不同岗位的需求。就要求学校培养出“基础宽、技能精、能力强、高素质”的全方位均衡发展的技能人才。这就必然要求强化实践、理论一体化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围绕数控技术与设计、制造相关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在人才培养上基于工作过程,以工作岗位能力为导向,加强高职数控复合型人才培养。依附强大的精品共享资源,辅助高职达建校企合作平台,对于数控技术人才的培养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而且通过校企合作平台,建立校企共同培养新模式,增强学生的实际创新能力。

2 人才培养方案体系建设目标

数控技术与制造学科建设在人才培养方面还要有多层次性和结构性。针对不同年级和教育层次,设计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建立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教学实践体系。循序渐进、逐步推动,来实现从基础专业认知、基本技能操作、高级技能操作、研发技能的培养需求为目标。针对数控技术行业不同岗位需求、融合教育信息化、市场营销学、计算机等不同专业的学科内容,设置多样化、层次化与结构化的人才培养体系方案,培养结构化、多方位的复合型数控人才,有针对性地培养出一专多能的高级技术工程师人才。

依托校内国家数控技术实训基地和校外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实行“分段式工学交替”的教学组织模式,学习与工作相互交替;实现“职业基础能力培养阶段、职业专项能力训练阶段、职业综合能力养成阶段”3阶段职业能力递进,素质教育与拓展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全面培养学生“职业素养、职业能力、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形成“工学交替、能力递进”人才培养模式并不断丰富其内涵。以“职业教育集团”内的中职学校及地方制造业企业为主体,搭建校校、校企合作平台,多方共建“先进制造技术中心”,构建数控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方案,探索实施中高职衔接一体化人才培养。

3 设置专业课程改革目标

针对目前国内外数控行业需求,确定正确的人才定位,制定出一套完全而且符合教学目标和要求的课程体系,同时完善课程资源等相关配套设施,完全紧跟课程教学进行实训室的建设,让学生在动手中学习,在学习当中动手,理论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锻炼时学生加深巩固理论知识,又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使感兴趣学生更愿意学习,教师更易于教学。同进进行校企合作,让学生活学活用,适应相应的工作岗位,满足社会适应需求。这就要求院校在相关专业学科建设方面针对既定的院校战略而设置较为精细化的专业课程,除公共模块课程之外,还应进行必要的基础必修与选修课程设置的改革,这样才能形成院校的专业特色。

4 重点学科实训室建设目标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学生巩固学到的知识,检验学习效果的一种方式。学科重点实训室提出的是完整实验室群理念;将多种教学设备,相关生产设备,仿真虚拟软件统一结合,既能节省资金,又能完成教学,还能让学生熟悉生产作业方式。根据人才培养改革的需要为实训室和实验中提供一套全方位、立体式的整体解决方案。这一方案从实验中心、实训室的定位到规划都是针对数控技术人才改革而设计的。如果通过大屏幕系统和虚拟和仿真实训室,可以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质量,让同学能够直接地吸收并融合国内外数控知识,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意识。通过居于网络平台和网络教育平台,学校可以进行渐进式教学,即根据不同年级设置不同的培养方式,从而达到高校紧跟市场专业方向需求进行的创新型、复合型高端人才培养计划。

5 教学科研能力提升目标

对于科研能力的提升,必须依靠的是科研硬件设备的建立,特别是实验室的建立,通过数控实训中心、实训室的资源整合,包括信息数据、智能化教育云平台、实验室人才、实训平台系统、教学实验改革、校企合作平台等形成教学科研能力提升的有效阶段。首先,帮助高校职院重点打造数控技术学科专业,完善数控技术人才梯队结构,建立一支稳定的数控技术学科人才队伍;其次,机械设计与制造事业研究中心结合高校特点,凝练数控技术学科主打方向,主要以科技创新或主要课题研究为切入点做精、做深数控设计与制造学科;再次,依托强大的教学资源,全力为高职院校打造数控技术科研团队,团队协作完成各项科研项目工作;最后,培养和辅助高职院校申报课题,围绕数控技术与制造学科主攻方向申报高层次课题,加强本学科科研能力的提升。

6 院校品牌影响力提升目标

针对我国数控技术相关专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很多问题,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和规划目标设计,在解决目前数控技术人才培养问题的同时,可以推动高校专业层次的逐步提升,高校特色专业品牌形象的形成;推动一流科学专业品牌走向国际化;提高中国数控技术与制造学科教育在世界学术界乃至实践方面的影响力。输出大批优秀人才、师资能力强、科学成果多也是提升院校品牌的有效方式,为学校招生、发展提供更好的平台。

上一篇:广播发射台自动化监控系统的应用与维护 下一篇:热轧卷取机夹送辊液压系统的研究及常见故障的...